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德镇地名文化探析景德镇地名文化探析 摘要:摘要:地名文化是由这一区域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区域的地名文化必然反映城市的历史文 化。景德镇地名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象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记了千百年来 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历史足迹。本文从地理环境、历史移民、地域经济、宗教信 仰、意志情感、民俗文化六个文化现象阐述景德镇地名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色。 关键词:景德镇关键词:景德镇 地名地名 文化现象文化现象 历史历史 特色特色 地名,顾名思义,就是地理实体的名字,可以认为是人们对地理实体的命名。它是人 们对地理环境中地理实体的一个认识和创造的过程,是对地理环境的一种改造。地名在漫 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发展和演变,其成名规律不仅与地理实体有关,更与人类 的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在一定区域内,一个时期的地名,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缩影。 “地名 不是随便命名的,它是人们根据某一理由对特定的地方进行命名的。命名的理由取决 于许多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命名的历史时期、命名的文化程度以及命名者的社会的、政治 的、宗教的和爱国的态度和动机。 ” (巴浩编译:地名是时代的标志 , 地名知识1983 年第 2 期)因此,地名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地理演变和文化发展的某些本 来面目。 一、景德镇地名与地理环境一、景德镇地名与地理环境 地名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在地名产生之初,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用自然,对 自然地理实体打上文化烙印,这就产生了地名。所以地名的产生,一开始就是人类与环境 相处或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名的产生,必然体现着地理环境的特征。在地名文化反映的自 然环境特征中, “山” 、 “水”等自然地理实体可以说是地名文化起始天生的“摇篮” 。1“山山”地名特征地名特征 景德镇位于黄山、怀玉山与鄱阳湖的过渡地带,总体走向为东北至西南向。地势四周 高,中间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延绵起伏。所以景德镇以山、岭作为地 名非常多见,如珠山、苦珠山、凤凰山、向阳岭、观音岭、江坑岭等。特别常见以地貌形 象特征命名的山岭,如狮子山,牛角杪、黑牛山、大狼尖、双龙尖、高龙山、棉花岭、冬 瓜岭、茅屋岭等。根据地理实体形象命名地名是自古以来常用的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复 杂崎岖的地形地势演化了具有特色的取字地名,如尖(白帽尖、毛岭尖、鹿角尖) 、坞(葫 芦坞、白蛇坞、和尚坞、牛角坞) 、畈(茅家畈、汪家畈、高里畈) 、坦(毕家坦、南安坦、 何家坦)、岗(杉树岗、油榨岗、黄泥岗) 、坪(杨家坪、枫树坪、项家坪) 、垄(芭蕉垄、 果儿垄、黄雀垄) 、坑(杨梅坑、坑口、林家坑) 、洼(郑家洼、高家洼、何家洼) 、墩(匣 钵墩、草鞋墩、唐家墩) 、坳(洪家坳、徐西坳、雪山坳) 、包(胡家包、狮子包、秦家包) 、 坡(黄土坡、阴坡、 ) 、塅(黄家塅、乌珠塅、金村塅)垇(麻石垇)等。 景德镇城市建在山岭之中,其聚落地名不免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如木鱼墩因地形形似 木鱼;纱帽墩形似纱帽;老罗汉肚地势呈坡状,形似罗汉肚;犁嘴头因地形似犁头嘴;鲤 鱼洲因州地状似鲤鱼;麻布袋,因地形呈麻布袋状。弄巷因地势的高低,通常以“上”和 “下”分别命名,地势较高用“上” ,较低的用“下” ,如墩头上、沿沟上、沟下、亭垄下、 程家上巷与程家下巷、彭家上弄与彭家下弄、祥集上弄与祥集下弄等。 2、 “水水”地名特征地名特征 景德镇境内河流以昌江为主,昌江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境,经皖赣边界倒湖右岸纳入 北河。北河为昌江上游大支流,主流自东北向西南曲折回旋至王一桥,汇陈田诸水而南下 倒湖入市境。东河发源于皖赣边界的白石桥南侧山地,从凤凰嘴人昌江。南河源于婺源县 五花尖的南麓,河水由东向西,然后南行,经南安入昌江。西河起自皖赣交界的分水岭西 侧,自北往南流,斜穿城区的西岸,流入昌江。城区就在昌江两岸,江水穿城而过。南河 环绕于东南,西河贯穿于西岸,形成了三水环城之势。景德镇发达的水系造化了众多与“水”相关的取字地名,除了江、河,溪(明溪、英溪、洛溪、南溪) 、湖(梅湖、百湖滩) 、塘(青水塘、茶园塘、尖嘴塘、方家塘) 、湾(岭下湾、枫树湾、胡琴湾) 、滩(老鸦滩、 旸府滩、泥家滩)渡(招宾渡、涧潭渡、建溪渡) 、潭(金鸡潭、沽潭) 、洲(黄家洲、郭 家洲、麻田洲) 、港(磨刀港、源港)等地名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有江河必有桥,自古至 今有许多以桥命名的街道里弄,通津桥、五龙桥、韦陀桥、一心桥、小桥上、何家桥、十 八桥、秀水桥、太平桥、落马桥、杨家桥等遍布古城。虽然朝代变迁,城市建设,大多数 的桥已经被毁,但是人们仍然对桥有着清晰的记忆,以桥作为地名顺其自然。 从对自然地理实体和附加在实体上的人文景观的命名可以看出,景德镇自然地理环境 的特征,山岭起伏,平原少,降水丰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池塘众多等特点。这些地 名的分布皆有一定的地域性,都是对特定地理环境的反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地名 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时刻反映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二二 景德镇地名与历史移民景德镇地名与历史移民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移民是带动一个区域发展的推动性力量。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载 体,把一种文化传播到一个区域,当地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自身优化。景德镇 作为一个单一的手工业城市,古代移民为瓷业城市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景德镇还是历 史上兵家战事之地,因其自然地理环境的战略性地位。我们可以从地名中窥见植入景德镇 区域的移民文化。 1 陶瓷工匠的迁移陶瓷工匠的迁移 宋元之际,就有不少外地陶工来到景德镇,如吉州陶工逃到饶州,带来了先进的陶瓷 制造技艺,对早期景德镇瓷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明清,景德镇人口数量增长惊人, 其中绝大多是外地的陶工。嘉靖四十二年(1563) ,饶州府通判方叔猷说当时景德镇“本镇 统辖浮梁县里仁、长香等都居民,与所属鄱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万年及南昌、 都昌等县杂聚,窑业佣工为生。 ” (同治饶州府志 ,卷三)这类“以陶为业”的佣工,嘉 靖间“聚佣至万余人”(明世宗嘉靖实录 ,卷二四零:“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 至万余人”),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 ,萧近高参内监疏:“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 籍之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 (参见明神宗万历实录卷四一九。 )嘉靖间,景德镇“主客 无虑十万余” (乾隆浮梁县志 ,卷四, 典礼 群祀 ) 。这样,在嘉靖至万历后期这五六 十年间,在景德镇十万以上的人口中有万余至数万陶工。清末, “据景德镇地方说法,在必 要期其人口超过 10 万,开窑期间最多达到 30 万,虽然说是开窑期,恐怕也不过二十万而 已” (明治四十一年,北村弥一郎:清国窑业视察报告 ) 。从古代先民的大量迁徙,可见 景德镇已从小城镇上升位置当时著名的都市, “大之而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 为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洲、景德镇诸镇” (嘉靖 江西省大志 ,卷七陶书 ) 。 浮梁县志也记载:“景德一镇,隐然大都会焉” ( 乾 隆浮梁县志 ,卷首, 旧序 ) 。 1.1 景德镇地名折射出移民文化的宗族观景德镇地名折射出移民文化的宗族观 “在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地名的命名只表示所命名地物的特征或景观,在文化发展 的高级阶段,许多地方时以其拥有者的名字来命名的,有采用种族的名字,也有采取个人 的名字的。 ” (巴浩编译:地名是时代的标志 , 地名知识1983 年第 2 期)中国古达社 会是一个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对于宗族、血缘观念非常重视,在移民迁移到一 个新的地方时,他们会将宗族的观念印记到所居住新区域的名称上。 景德镇有许多地方的名称冠以姓氏,这就是宗族观念在地名上的体现。古时的景德镇 是江南重镇,瓷业繁荣,贸易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周边地区移民。都昌“土瘠民众” (都 昌县志 ,卷一, 风俗 ) , “东乡地少人多,特别是三都、六都、九都、十都更苦,都来景 德镇找生活” 。同乡同地的外籍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集聚在一地生息繁衍,因此,景德镇许多弄巷的名称都冠以姓氏,有的建立家族祠堂。彭家弄,彭姓家族聚于此地,后因宋 中期瓷业生产发展,坯坊增多,渐渐渐成为弄巷,以姓氏命名彭家弄(景德镇地名志 第 40 页) ;陈家弄,因明朝都昌陈氏家族迁入,故名(景德镇地名志第 139 页) ;沈家 祠,明初有沈姓迁入居住。沈氏在此地建立家族祠堂,后渐渐形成弄巷景德镇地名志 第 51 页) 。此外,以姓氏冠名的村落数量非常普遍,如彭家(宋朝,彭氏建村。鲇鱼山乡) 、 刘家(清末,刘氏建村。荷塘乡)、胡宅(唐末,胡氏迁入。蛟潭乡) 、施家(清初,施氏建 村) 、胡家(明朝,胡氏建村。西湖乡)、罗家(元初,罗氏建村。勒功乡) 、朱家(宋末, 朱氏建村。江村乡)等。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他 某些规定性,用以形成一种姓氏制度。 ” (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长春大学学报 第 13 卷第 1 期第 81 页)在中国,姓氏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是宗法制度的体现。地名冠以姓氏, 正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1.2 景德镇地名折射出移民文化的地缘观景德镇地名折射出移民文化的地缘观 除了以姓氏命名地名外,景德镇以会馆(书院)命名街巷里弄的数量也非常可观。会 馆,也称“会所” ,是中国旧时都市中同乡、同业的封建性团体。明代后期,景德镇杂聚了 大量来自邻近各县的佣工,以同乡的地缘关系集结起来,并成立各自的商业组织行帮。 瓷业者通过乡族扶持而来,技艺又乡族袭承, “其人守职之专,世世相承,至以族姓著称 (如都昌之冯、余二姓多业烧窑) ,历数叶而不替” (景德镇陶业纪事上篇,第 4 页) , “所执之业,各据一帮” “各据一行,不传他人” “其业之精者,且仅传其本帮,而世守其 业” 。 因此行帮的地域特征是以乡族为核心,行会对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限制性。据调 查,全国共有 18 个省、34 个州(府)68 个市(县) ,在景德镇建有会馆(书院)三十多个。 会馆(书院)所在地的地名,几乎都是会馆(书院)命名的。城区以会馆(书院)命名的 地名达 24 个,有的会馆(书院)还派生出许多弄巷地名,如徽州会馆(新安书院)就派生 出了新安上巷、新安下巷、下新安巷;福州会馆(昭武书院)派生出抚州弄;瑞州会馆 (筠阳书院)派生瑞州弄;饶州会馆(芝阳书院)派生饶州弄;湖口会馆(湖北书院)派 生的湖口弄等。从这些地名中不但可以探出移民给予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揭示了景德镇是历史上商贾云集、五方杂处并封建主义思想浓厚的工商业都会。 2 2 景德镇地名与军事战事景德镇地名与军事战事 王权争霸,是导致大量移民的政治因素。一方面,平民为了逃避战乱,从一地迁移到 另一地;另一方面,军队作战也必须根据战事战况进行迁移。虽然古代战争已经在历史长 河中流逝,但从地名中我们可以追溯这些战事的足迹。历史上,景德镇曾名新平镇。据史 料记载,东晋时新平镇处在战乱年代,因陶侃平寇而取名新平,意为新近平定之地域,具 有镇压、征服、驻兵戍守之意。从商代至东晋,景德镇以军事为中心,源于自然环境的战 略性地位。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最适于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因此,景德镇这一区域的 地名有不少与军事有关的地名,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军事信息。如勒功街市一个重要的古镇, 也是一个军事要塞。唐朝熹宗年间兵部尚书王壁率领部队在此镇守。南宋抗金将领岳飞也 曾在此地驻军。吕蒙乡原名古城,传说三国时将领吕蒙曾在此屯兵。后人为纪念吕蒙,把 驻过吕蒙军马的村庄称为吕蒙村。运送过吕蒙军马的渡口称为吕蒙渡。兴田乡的传芳里系 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制造战船之地,因所造战船名扬四方,故名。三龙乡的招军畈,系 太平天国在此招兵而名。近代,江西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保存了多处完整的 “红色文化”遗迹和遗物。景德镇的地名也蕴藏了这种“红色精神” ,如“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