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游褒禅山记知识点一)通假字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六)状语后置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七)重点翻译句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八)多义词1. 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 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 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是因为” “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 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5. 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 其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 (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问其深。 (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 ,译作“那个洞”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 ,译作“那些”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 , “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 (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既其出。 (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 ,译作“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十)异义词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 ,介词,对;“是” ,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赏析一: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 、 “难” 、 “奇” ,因有人“怠而欲出” ,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 。接着,作者转入议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仰慕孔孟,立志高远。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就是探寻险远之处的奇伟瑰怪吗?当然,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 。王安石有这个志向,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要经世致用,这个愿望在他上奏仁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文章里讲得清清楚楚。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 。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从政治改革的角度讲,这个“力”是德、才、学、识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 ,也不能到达。这里的“物以相之”指什么?作者王安石是有深意的。王安石在做地方官时是就开始推行“青苗法” ,效果很好。初试改革,他信心十足。然而改革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阻挠。改革如果没有最高权利皇帝的评论赏析语文人生 支持是绝对不行的。特别是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怀疑者、攻击者纷纷而至的时候,关键就看皇帝的态度了。王安石对此十分清醒,他希望皇帝能支持他。当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后,并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或者说,宋仁宗根本就不想支持他变法改革。年仅 20 岁的宋神宗继位后,想有所作为,他重用王安石。于是,王安石上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论述了宋仁宗执政四十多年的种种弊病,指出了歌舞升平的背后存在的严重危机。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熙宁变法” 。神宗死后,不满十岁的哲宗继位,大权落在太后高氏手中。高太后对变法早就不满了,她执政后,起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于是变法失败。相之之“物” ,还包括一支高素质的官员队伍。王安石非常重视人才,可以说他是一个“人才决定论者” 。他笃信“有治人,无治法” 。要想振兴宋朝,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忠心,又有能力,可以胜任朝廷重托的各级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八字纲领。但由于宋神宗求成心切,熙宁变法在缺少一支精干的官员队伍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了。由此看来, “物以相之”是何等的重要啊!林纾评析游褒禅山记时说道:“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 志字是通篇之主,谓非定力以济之,即有志亦复无用。故公之行新法坚决,不信人言也。所谓无物以相之 ,相者,火也;火尽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须人以助。武灵王行新法,有肥义诸人相之;公不得韩、富为之相,专恃吕惠卿、李定辈,无济也。 于人可讥 ,则指同时指斥新法者;在己为有悔 ,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 尽吾志三字,表明公之倔强到底,不悔新法之不善,而恨奉行者之不力。按至和为仁宗年号,公实未相,新法亦为萌芽,吾言似少近穿凿锻炼。不知言者心声,公之宿志如此,则异日之设施亦正如此。 ”林纾的此番分析可谓“此言得之” 。令读者费解的是,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呢?是否对上段议论有所冲淡呢?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 “仆碑”虽“仆” ,毕竟是“碑” ,但“其文漫灭” ,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 。由此看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后人评价此文说:“逸兴满眼,而余旨不绝。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宋大家王文公文钞卷八)“借题写己,深情高致,穷工极妙。”(唐宋文醇卷五十八李光地语)“用笔最折。 ”(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这些论述都道出了本文的深层含义,可谓王安石的“知音” 。赏析二: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第 1 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 。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 “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第 2 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 1 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虽有美景而不险绝, “而记游者甚众” ,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 ,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 ”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第 3 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 。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