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自当班主任以来,我利用 舞蹈和音乐创编出适合小学生心理状态和情境的心理剧,每一次的编排首先要把主题把握 准确,利用班会的分组讨论找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以及交往中碰到的烦恼和问题,并围绕 这为中心思想,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如何适当的应对,从而确定心理剧的主题,并通过 组织学生集体参与剧本创编,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也使学生在编剧的过程中 就进行了一次自我的教育一、切准学生心理脉搏,积极创编校园心理剧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摸清找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创编出符合学生心 理状态和情境体验的心理剧,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用有效的根本保证。实践中,我们注 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家长的参与作用,准确把握主题,认真创编剧 本,保证了剧本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1准确把握主题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学生自主选取主题。每次编剧前,班级都组织学生进 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的冲突、烦恼、困惑等问题表达出 来,找出影响自己成长进步的典型事件,找出问题的症结、原因和合理恰当的应对方式, 从而确定心理剧的主题。其次,家长配合确定主题。为了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 要性的认识,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组织家长培训会、召开家长座谈会 等多种形式,让家长讲述孩子的成长故事,及时反映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参与研究制定 剧本主题。目前,我校参加培训的家长已有 1000 余人,参与剧本选题的家长达到 100 余人。 再次,教师指导确定主题。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课任教师平时与学生交流谈话多、交 往多、接触多,他们能及时洞悉学生出现的思想变化,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 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准确把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 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心理剧主题的确定常常是由心理健康教师最后把关,他们帮助学生 归类、总结、分析,综合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事例,找准共性问题,确定心理剧目的 主题。2认真组织创编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影响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注重发挥学 生同伴群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集体自主进行剧本创编。从剧本结构到内 容设计,从台词推敲到剧务安排,我们都让学生自己去策划、去构思。这不仅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他们在编创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体验和感悟,使编剧 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更加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过程,成为学生相互交流沟 通、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为了使剧本更具有教育性和引导性,我们提倡班主任、任课教 师、心理课教师都要参与创编,对剧本进行指导和修改,使其不断完善。同时,我们还鼓 励家长参与。在创编过程中,学生、家长、老师“三方” 积极配合,在心理上相互认同、 在情感上相互理解、在行动上相互协作,形成了共同创编心理剧的合力。二、注重心理情境体验,精心排演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关键是让参与者学会如何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在排演校园心理剧时,注重 发挥学生自主作用、突出学生情境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真实的情绪中获得实实 在在的体验和感悟。截至目前,全校已编演心理剧 30 部,其中,有 2 部心理剧分别在全市 中小学第一届、第二届 “阳光杯”优秀校园心理剧评选活动中获奖。1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排演我们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普遍存在 的一些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创编心理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以台上演出这种学生最为喜 闻乐见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增强了课堂教学 的直观性、生动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的心理需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 志等良好心理品质,从而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更好地实现心理课的教学目标。2在班(团、队)会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中排演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心理剧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根据班(团、 队)会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设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并引入与之相关的校园心 理剧。克服了原有班(团、队)会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注重言语说服、才华能力展示、活 跃气氛的单一目标,变言语式、结论式的班会教育模式为体验式的、感悟式的自育模式, 不仅促进了同学们间的友情和团结,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互助和自助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3在家长学校上排演我们把校园心理剧特别是反映亲子关系的心理剧作为亲子沟通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在 家长会、 “家长学校”活动中进行排演。让学生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感动家长、带动 家长。为了进一步增强家校教育合力,我们还创造条件鼓励家长参与角色扮演,或者鼓励 家长与孩子进行角色互换表演,增进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家长教育观 念的转变,对于构建良好的家庭心理支持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强化教育跟踪反馈,放大校园心理剧影响创编和排演校园心理剧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个过程,发挥心理剧的持 续影响,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研究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形成“创编排演效用 创编”的良性循环系统。实践中,我们在组织学生和家长认真创编和排演的基础上, 着力在“论”和“思”的环节上下功夫,有效地增强了心理剧的教育效果。1设置议题,组织讨论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和所有参与者进行深入思考,每次我们都设置讨论议题。比如 “剧中讲一个什么故事?” 、 “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 “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得对吗?”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 “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等等。让学生围绕这些问 题敞开心扉,自由发言,讲经历,谈感想,说体会,辨别是非,明析事理。不仅使学生主 动地把自身的心理问题表达出来,而且促使他们认真思考那些不想和别人谈及的心理问题, 思考那些让自己感到无助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2概括总结,记录心得为了让学生敞开心扉,更充分地表达感想,更好地接纳别人的经验,我们在组织讨论 的基础上,还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征集书面心得体会,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更为深刻 的思考,将原来零散、肤浅的认识,经过梳理、提炼,上升到理性层面,使学生在对每一 个情节的回忆中,在对每一句台词的理解中,在对每一个角色反思中,学会从正确的视角 看待心理问题,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心理问题,与剧中人物一同成长进步,使心理健康 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助人自助的过程。3交流探讨,鼓励实践为了增强心理剧的后续效应,针对心理剧反映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式,我们积极组织 家长进行讨论。特别是动员直接参与了心理剧编演的家长谈体会、讲经验,帮助家长换位 思考,体验孩子感受,反思自身不足。许多家长表示,在观看了校园心理剧后,他们对孩 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更加了解了,对孩子的正常心理需要也更加理解了,学会的教育方法也 多了。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鼓励家长进行实践,使剧本中表现的矛盾冲突在现实生活中 得到很好地解决,使心理剧不仅解决了孩子的心理问题,更解决了家长的心理问题。四、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利用校园心理剧,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性,是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 题。实践中,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使校园心理剧的编演活动规范 化、有序化,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1加强组织领导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心 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量化考评细则。专门成立了由心理健 康教师、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校园心理剧指导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剧本的创编和排演。2深化理论研究我们除了积极参与长春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 题研究外,还结合实际,就“如何有效运用校园心理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如何构建良 好的家庭心理支撑体系”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更好地发挥校园心理剧的作用、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撑。3开展评比表彰我们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心理剧评选表彰活动。评选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两轮。初赛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推荐 1 个剧目参加比赛,获奖者参加全校比赛;决赛以年级为单位, 每个年级推荐二三个剧目参加比赛,获奖者参加长春市中小学“阳光杯”校园心理剧评选 比赛。我们还设立“最佳家长编剧奖” 、 “最佳家长素材奖” 、 “最佳家长支持奖”等专门奖 项,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家校联合”开展心理教育的机制。4加强队伍建设我们经常组织学校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教育培训、外出考察、校际经 验交流等活动,定期邀请东北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开阔视野,提高素 质,增强本领。同时,我们还经常聘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研究生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活动,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当然,校园心理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以心理剧为载体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愿意借助这次会议的有利契机,与大 家交流共勉,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