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课稿讲课稿(20062007 学年下学期使用)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哲学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结构】 一、 “什么是哲学” (一)关于哲学的定义与对象 (二)反思性的认识 二、西方传统哲学发展概要 (一)古希腊哲学 (二)欧洲近代哲学 三、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派别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完全的意义” 【阅读教材】 第一章第 16 节,第二章第 6 节 【重要术语】 世界观 反思 传统哲学 古代哲学 近代哲学 本体论 形而上学 本原 存在 理念 实体 辩证法 经院哲学 认识论 经验论 唯理论 感性 知 性 理性 精神 思维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 哲学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科学主义 【思考问题】 1哲学与科学之作为人类思维方式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完全的意义” 。 3近代哲学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一 、 “什么是哲学”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为学懂马克思主义哲学打下一个必要的知识基础。“什么是哲学”,既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一个问题,也是贯穿本单元的一个主题。 (一)关于哲学的定义与对象(一)关于哲学的定义与对象 定义一门学问,就是言简意赅地对这门学问的内涵做出准确概括。由定义开始而展开对于一门学问的探究,通常可以起到开宗明义、提纲挈领的作用。 但是哲学例外 虽然哲学已经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曾经被尊作“知识之母”,然而迄今为止,哲学却并没有为自身找到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围绕如何界定哲学自身的问题,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以至于有人把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的回答,视为哲学领域中“哲学家们最感兴趣、最引人入胜,而又最令人困惑、最为头痛的问 题” 。用“老大难”来称呼“什么是哲学”的问题绝不过分。从定义开始,哲学这门学问给予大多数人的感受,恐怕不是茅塞顿开的省悟,而是百思不解的困惑。这才是“爱 智之学”P1这一美誉的真义。汉语中“哲学”一词的由来: 从词源上看,在中国古代语汇中并没有“哲学”一词。中国古代是用别的词来表示今之所谓哲学这门学问的诸如先秦时期的“诸子之学” ,两汉时期的“经 学” ,魏晋时期的“玄学” ,以及宋明清的“理学” 、 “义理之学”等。其中,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哲学在涵义上最接近的,应属魏晋时期的“玄学” 。当时的人们把源于 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论的学问,称作“玄学” (“玄”字有混沌一片幽暗无际之意, “玄学”遂取其意而名之) 。大抵自魏晋以后, “玄学”一 词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就成为了中国人对今之所谓“哲学”之类学问的一种称谓。 及至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转向西方学习,很快发展成为亚洲最先进的国家。在“西学东渐”的学术思潮发展背景下,据考证,有一位名叫西周的日本学 者取汉语中的“哲” 、 “学”两字合用,来指称发端于古代希腊的西方哲学思想。而留学日本的中国学者黄遵宪(18481905)又进一步将日文译成中文自此, “哲学”一词被引入中国,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对于我们如今所理解的“哲学”这门学问的统称;“玄学” 、 “理学”等古代语汇在实际使用中则日渐式微。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P2是见诸于许多教科书的一种关于哲学这门学问的定义式表述。但推敲起来,在这种最常见的定义式表述中, “系统化、理论化”这 两个用为定语的形容词,其实既可有,也可无。谓其可有,意思是说, “系统化、理论化”强调哲学在知识形态上同“自发性”认识的区分(“系统化”一词指谓哲学并非一堆杂 乱无序的知识,而是一种结构严谨的知识体系;“理论化” 一词指谓哲学并非经验性感受的表达,而是一种超越感性经验的“概念性的认识”参阅 P2) ;谓其可无,意思是 说, “系统化、理论化”绝非哲学的独有特征。凡是可以被视作“学问”的人类知识,都程度不同地表现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形态。由此说来,即使不用这个定语,也不会妨 碍我们对哲学这门学问基本内涵的理解,即:哲学就是世界观。 说“哲学是世界观”当然没错。把这句话当作哲学这门学问的定义,却未必准确。按照“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关系的总体认识” P2这样一种解 释, “世界观”这个称谓显然并不专属于哲学。换言之,哲学只是世界观的形式之一。诸如艺术、科学乃至宗教等人类观念,也都表现着“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关系的总体 认识” ,故也都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其间差异,主要在于认识方式和形式的不同。所以,在用“世界观”来界说哲学时,需要指出它与艺术、科学、宗教等人类观念形式的区别所 在参阅 P3P4 。用“世界观”这个术语来界说哲学这门知识,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尽管哲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考证,最早用“世界观”一词指称哲学的,大概是 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16941778) 。2 “世界”是什么? 定义哲学之难,关键在于搞清楚它的研究对象。根据特定的(即可以识别出来的)研究对象来定义相应的知识领域,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通例(就其作为一种主要的科学分 类方法来说) 。例如,语法学、经济学、几何学以及化学等学科,就主要是根据“语言规则” 、 “稀缺资源的配置” 、 “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 “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这些特定的事物 或事物现象来界定的。由此而论,哲学这门学问是以什么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的呢? 在有关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诸多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世界” 。这表明,哲学乃是一种指涉“世界”的观念。由此,我们姑且认为,哲学是以人们称之 为“世界”的那个东西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那么, “世界”是什么?从词义上看, “世”指谓时间, “界”指谓空间;两者合在一起并用,指谓时空统一体。 辞海中与之相关的释义,一是指“全地球所有地方” ,二是指“宇宙” 。相近 的释义应是“宇宙” 。故“世界观”也被称作“宇宙观” 。面对“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将真正感受到哲学这门学问的困惑所在恐怕没有人能够讲清楚“世界”这个东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的究竟是怎样一种观念。至 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若欲略知一二,请尝试一下能否从两个不同方面实现对它的区分:一是把“作为万事万物之总和的世界”与这个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区分 开来,即在“总体”和“部分”之间划出一条界限;二是把“我”和“世界”区分开来,即界定清楚“要认识世界的我 ” 和“我要认识的世界 ” 。关于认识活动中的“区分”问题: 认识活动中的区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对于认识对象的区分。所谓区分认识对象,就是指把某个事物从它所在的由许许多多事物构成的背景当中识别出来,形成指 向特定对象的“这个” (或“那个” )的观念。没有对于认识对象的区分,脑袋里就是“茫然一片” ,就谈不上认识。这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逻辑。不仅孩提教育始于识别 (如训练幼儿指认各种事物) ,其他认识活动也都始于识别(如人们初次见面时双方自我介绍或由第三方引见、教材开篇关于课程内容的界定) 。只有在观念上把“这个”所 指的范围确定下来,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究“这个本身如何” 的问题。因此,区分对象不仅是认识活动的开始,也是认识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前提。 在思维操作上,认识对象的区分是通过识别事物本身固有特征或属性来实现的。在事物本身,其固有特征或属性使它成为它而不是成为其他事物;对人们来讲,这种 (这些)固有特征或属性则成为人们据以把它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界限(如“两个氧原子”就是双氧水的固有特征,这一特征构成了我们把“这个”即双氧水同其他 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界限) 。在观念上形成对于这种界限的认识或把对于这种界限的认识表达出来,就叫做界定或界说。科学认识活动中,像上面提到的“语言规则” 、 “稀 缺资源的配置” 、 “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 “元素的化合与分解”等,实际上都是对于不同事物或事物现象本身固有特征(或属性)的一种识别与刻划。正是基于这种识别与 刻划,我们才得以界定或界说相应的不同学科。 认识活动中区分的另一个方面,指的是“认识者”把自己和自己的认识对象区分开来。用术语来说,就是形成“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两者互为规定,互为条件: 没有自我意识,便没有对象意识;没有对象意识,自我意识也无从形成。有关这个话题,我们以后还要讨论。3哲学与科学的“研究领域”之争 “古代科学以萌芽的形式蕴含在以知识总汇姿态自居的哲学内部” P17,哲学与科学浑然不分地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总体。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没有、也不可能 对这两种不同的理论性认识活动作细致的区分。然而,15 世纪以来,随着近代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逐渐生成,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日趋紧张,乃至成为了一个“问题” 。科学 “从哲学的母体解放了出来” P17 ,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一路高歌,不断“蚕食”哲学的“世袭领地” ;哲学则从“知识之母”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且战且退,乃至于陷入到了 自身在人类知识领域中继续存在下去的合法性都受到了怀疑的窘困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既有哲学家,也有科学家)不得不思考如何区分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对象(或划 分研究领域)问题。有关争论今天仍在持续。 在我国,长时间以来有两种主流性认识。其中之一,认为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或世界整体,科学则“以现实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类别的具体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 对象” P3 。这种观点所表现的,是一种按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区分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的思路。简要评析:就任何一门“具体科学”在“科学之作为由各门具体科学组成的一个总体性知识系统”的内部分工来说,这种认为某一门具体科学“以现实世界的某一领域、 某一方面或某一类别的具体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并无不当。但问题在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并不是科学的内部分工问题, “科学”一词在这里(即在与“哲学” 这个知识门类相对应的意义上)指的乃是一个有别于哲学的“总体性知识系统” 。由此而论,对于“现实世界的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或所有类别的具体事物” , “科学”的触 角无所不及。如此想来,按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区分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的思路是不是有些问题呢?另一种主流性观点认为,哲学研究的是“一般” ,而科学研究的则是“个别” 。 “哲学在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各种具体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作为自己的思想源头, 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P3这种观点所表现的,是一种按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来划分哲学与科学研 究对象的思路。简要评析:从现当代哲学和科学发展的现实来看,哲学研究的未必全是“一般” (例如管理哲学、艺术哲学、军事哲学等“专门”哲学) ,而科学研究的也未必全是“个 别” (例如在理论表达形式上“偏向于科学”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般方法论学科) 。故,以“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作为划分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的依据,未必恰当。(二)反思性的认识(二)反思性的认识 尽管围绕着“什么是哲学” 、 “哲学研究什么”之类的问题进行的争论与哲学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但近代以来由于科学发展而引起的人类知识体系的革命性重构,却是把争论“升级”为冲突的主因。在当代人类知识体系中,科学处于强势地位, “科学的眼光”几乎成为衡量一切知识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种眼光中,哲学怎么看都“不够科学”: 科学“实”而哲学“虚” ,科学“有用”而哲学“无用” ,等等。这些实质上并非基于学术立场的功利性世俗偏见,妨碍着人们对哲学这门学问的理解。 实际上,哲学和科学虽然同属理论认识,但却是理论认识的两种不同形式。 “反思性”是哲学思维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它是一种“反思性的认识” 。 作为时下流行语词的“反思” ,主要是在回顾、回忆、反省的意义上被使用的。这和作为哲学术语的“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