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汉口租界历史建筑存续与更新汉口租界历史建筑存续与更新武汉市鄱阳街街区为例- 2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 绪论绪论历史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灵魂,独特的建筑和人文风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宝贵的财富。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广泛地存在于城市中的历史街区迫切地需要加以保护和更新,即在保护街区历史文化信息的前提下,改善建筑质量,整治空间环境。使历史街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发展。 1.1.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跨入新世纪的现代城市,具备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同益明显,城市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广泛影响城市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即是人类技术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高表现,在一些古老的都市、城镇和社区中,城市与自然相互亲和的景观特色、普遍具备的生态群落特征就已存在。然而今天,能够代表历史的建筑在发展中的现代城市里显得那么的孤独,他们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将遭到毁灭,后人将无法知道这些建筑来自哪里和为什么而来。许多历史建筑富有历史 结构、意向和景观正在被遗失,现行的推倒重建的旧城改造方式强行将旧城区相对完整的历史建筑破坏,改造成新规划的分区结构,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对历史性建筑和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后果。- 3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历史建筑更新与再生“已成为城市设计与历史保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但常因参与者对“历史建筑更新与再生”的对象的认知不同,而形成不少争议,并造成实务推动上的困难。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现状普遍令人担忧:“脱胎换骨”式的旧区改造,商业性开发破坏的文物建筑,假古董和静态孤立的保护措施。从另一个角度说,即是:历史街区单体建筑或环境的保护、修复水平很高,却难以形成整体协调的城市环境的问题;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信息与改善建筑质量、整治空间环境之间的矛盾;保护历史街区,控制街区开发建设与保持街区经济活力之间的矛盾;更新导致的人口变迁与保护街区社会网络结构、保持生活真实性之间的矛盾。这主要可以归结为重经济而轻文化、地产价格因素促使的历史建筑亟欲改建以及居民普遍缺乏保存意识等经济、社会因素造成的。1.1.2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的梳理,总结和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初步建立以建筑学、城市设计学科的方法研究都市历史街区的保护的基础理论框架。在运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单体的建筑保护到整个历史街区保护的延续在更新,从而在理论层面上拓宽研究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视野。以此研究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完善和发展做一点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为国内- 4 -其它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研究是对汉口租界鄱阳街街区为原形来思考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扩展研究。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具有普遍特征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上的深入研究。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对象和范围汉口的老租界是这个地区一段历史文化的象征,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和地域文化特征,是地区文明的最好见证,也是城市居住集体记忆的承载者。鄱阳街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一条街道,西南到江汉路,东北到黎黄陂路,长不足 2 公里,与两侧的胜利街及洞庭街平行。中间与上海路、南京路、青岛路、北京路、天津路、合作路、兰陵路、黎黄陂路等多条街道相交,原分属英、俄两国租界。1.2.1 租界遗产租界遗产建筑物、遗址、非建筑物组成了文化遗产,其中,建筑遗产已经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遗产公约中,文化遗产的定义有 3 个:(1)文物古迹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分和结构。铭文、洞穴、居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组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环境- 5 -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工程以及考古发掘遗址的地区。1.2.2 租界保护租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区内一般划分为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1)保护区大小应该严格控制,其范围较小,一般是指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及其相关设施。在保护区内不得增建拆建或任何改建,只能在名城保护部门的批准下修缮或恢复原样。 (2)建筑控制地带是指导对直接影响文物本身的环境控制,在此范围内可以从事建设,但不能影响文物的环境风貌,建设活动要得到名城保护部门的批准。 (3)环境协调区则以保护整个风貌区的完整和协调,不破坏风貌区的基本特征,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为保护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完整和协调,使风貌区内城市改造与开发的依据,必须对风貌区的建设活动内的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控制。主要是确定风貌区的范围、性质和保护控制要点、如建设密度、容积率、建设高度和视觉走廊、人口调整、交通组织、用地性质的调整与控制、环境整治等。1.2.3 租界更新再利用租界更新再利用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稳固保护条件下的更新再利用“保护、更- 6 -新再利用”这两个词看似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要保护就不能利用,保护使事物处于静止状态,而更新使事物运行,处于持续的变化中。当然,这只是狭义的片面的理解。历史街区的更新再利用本质上包含着保护的意义,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为前提的,保护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恰当的更新利用为今后的保护提供基础。二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延续历史街区的内在生命,延续场所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使历史街区始终焕然生机。1.3 研究方法及路线研究方法及路线1.3.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的过程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市档案馆的大力支持,在近 3 个月时间内通过发放问卷、上门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汉口租界区内历史建筑的建筑质量、人口构成、改造等基本资料。实地调研法:通过对汉口鄱阳街街区的实地观察,对街道空间、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者的了解等方面对历史街区建筑进行观察,并予分析,寻找影响街区的重要事件和历史建筑的发展过程。同时,通过对汉口鄱阳街周边地段进行观察,分析该街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在观察中,独立思考和咨询,以保持自己的客观性。文献分析法:(1)对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相结合对其研究各自的- 7 -发展历史。 (2)寻找相关理论对历史街区的历史进行调查。1.3.2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研究共分为七个步骤:步骤一:运用发生学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通过对己有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和研究,总结其一般规律及保护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把握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步骤二:运用比较法,从横向的角度把目前建筑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寻求统一性和差异性,以期获得对所研究事物的整体认识。步骤三:开展范例研究,通过汉口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范例研究,既可以验证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又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反过来完善理论成果。实际上,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理论与实践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并进,相互制约与依托的过程,不分先后,也不分彼此。步骤四:现场调研、测绘,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问题进行多次现场调研与大量测绘,通过对实际调研情况的分析总结指导保护与更新实践,该地区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的合理策略。调查与记录分析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与广泛性,配合研究的重点与方向,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发放给当地居民。调查期间问卷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通过对这些- 8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整理,对于本文当中提出的某些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并且使得文章当中提出的保护与更新方法具有更强的现实性。现场调研法是获得论文理想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持和有效论据。通过该方法的调查,可以第一手获得使用人对历史街区空间的评估和认知,客观的资料统计将成为不可动摇地支撑,也为制定理想化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生成指明了方向。通过该方法的调查,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空间本身赋予的特殊空间氛围及集体生活记忆的空间元素,更加迫切的寻求此种记忆的留存方法,同时也是对这种留存诉求的肯定与支持。实地测绘方法将是真实感受历史街区建筑空间语境的有效手段,为街区的空间设计策略提供理性客观的数据支持。步骤五: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是综合科学,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理论是不能完全胜任其研究工作的。为了更深入地探讨人居环境的本质和特征,本文尝试从城市规划、建筑学、社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历史地段的价值特征与类型模式,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步骤六:运用类型学、比较分析学的方法,由于有关汉口租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分布与格局的系统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因此,面对大量前期较为散乱的基础资料,必须采用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将其归纳与整理起来。通过运用类型学、比较分析学的方法,对历史地段的演化、特征、体系、承袭与利用等展开研究,在分析与比较的过程中提炼与升华,得出相应的发展与利用对策,为大规模- 9 -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实现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步骤七:综合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将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的综合研究与对空间的保护性设计、以商业、旅游及文化产业为先导的街区更新策略等方向的重点研究相结合。第二章第二章 历史街区相关理论演变与实践评析历史街区相关理论演变与实践评析2.1 历史街区的定义历史街区的定义王尔敏曾说:“历史者,人类留存之重要活动记录,足以参酌而资以了解过去与未来者也”。钱穆认为:“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而就高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历史”一词有“过去的事实;沿革,来历”之意。因此,“历史”一词代表了一种由于时间的变迁而获得的稀缺性,在“历史街区”中应当是强调历史价值的意思,即某一文化遗产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当时历史具体而真实的实物见证,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就其字词本身来说,历史街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历史街区应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街区,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其次,历史街区具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是和周边街道及各种功能建筑、人群、公共设施等组合而成,并不是单个物体;其三,历史街区是个生活性社区,代表一种长期形成的开放居住形态。- 10 -经过一个世纪的变迁,汉口租界区已经成为建筑损坏、人口密集、公共设施不齐全,道路交通不合理等各种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一历史资源,展示武汉多元文化。武汉市政府应该将这一区域发展成为更加具有文化特色商业旅游区。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参考各省各国的成功保护更新的案例,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保护办法,使街区不保留生活的原真性,不失去原有的活力。应尽快采取对这个历史街区应有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应有有效措施,恢复和提升历史街区的活力,成为汉口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最大挑战。2.1.1 美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本身自有其内在的美学价值。老的建筑和城镇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本质上美的或“古董”的特征,或更简单的说,因为它们古老而产生出珍稀性价值。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品质,它们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真实技艺和个人魅力的时代,而这些在现代化的建筑及建造系统中都以消失殆尽。 “老城市展示了人的尺度、个性化、相互关怀、手工技艺、美轮美奂和多样性这些在机器制造的、现代造型的城市中匮乏的一切,后者只是单独重复及尺度巨大的特性” 。2.1.2 建筑多样性价值建筑多样性价值一个历史场所的美感当是由许多建筑的组合并列产生的,而不是其中任何一栋特殊建筑单独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都是由一系列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与风格的建筑所组成的。正是因为过去的建筑- 11 -与现代建筑并置一处才显现出它们的价值,特别是许多稍早一点的建筑与许多及其单调贫乏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芒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