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现状(一)土地重庆市幅员总面积 822.69 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 97.01%,水域面积 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 292.94 万公顷,林地 297.39 万公顷,居民点、 工矿及交通用地 55.01 万公顷,未利用土地 150.61 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 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 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 与 1997 年比较,2000 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 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 2000 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 252.29 万公顷,人均耕地仅 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 15 度以上坡耕地占 48.2%,25 度以上的坡耕地占 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 60%-80%不 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 80%左右。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 30.74%,大足等 5 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 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 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 1997 年相比,减少耕地 1.84 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 0.61 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 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2、牧草地 2000 年重庆市有牧草地 23.86 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 34.27 万公顷。与 1997 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 0.04 万公顷。退耕还 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 量为 670 万羊单位,而 1999 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 250 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 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 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 19%。3、林地 2000 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 297.39 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 36.53%。 其中有林地面积 177.92 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 59.83%,森林覆盖率为 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 平行岭谷区。与 1997 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 0.02 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 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4、水土流失 1999 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 52130.27 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 面积 63.26%。其中,轻度侵蚀 25.11%,中度侵蚀 48.42%,强度侵蚀 19.41%,极强度侵蚀 5.80%,剧烈侵蚀 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 公里 4261 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 2.22 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 7.5 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 2.3 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 1987 年相比,水土流 失面积扩大 3226.73 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 3.78 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 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 12.15 个百分点,极强度侵 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 11.62 个百分点。5、矿产资源开发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 6474 个,矿产开 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 320012 公顷,其中林地 102246 公顷、耕地 31641 公顷、草地 135851 公顷、其它类型 50274 公顷,造成 7995 公顷的土地受到污 染,被破坏的土地仅 2.8%得到恢复。(二)水环境状况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 4624.42 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 3981.32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511.4 亿立方米。在空间分布 上,西部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东南部山地相对较丰。在季节分配上,夏 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2、地表水水质 2000 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 1995 年水平。2001 年 2-3 月,乌江 220 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 现象。在重庆市 68 条次级河流、160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16.9%水质优于水域 功能要求,20.0%满足水域功能要求,63.1%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区 永川、大足等 8 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 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3、水面养殖 1999 年,重庆市水产养殖面积 54750 公顷,占重庆市水域面 积的 20.74%。污染严重的水库、池塘面积 10601 公顷,为水产养殖面积的 19.27%。网箱、围栏养鱼的不合理发展,引起塘、库与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 严重。自 1986 年以来,严重污染的面积以每年递增 20%的速度扩展,部分水 库、河道水质已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4、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 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 总面积 83.25%。(三) 生物多样性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 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22 种,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25 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 62.5%、4.1%、23.1%。珍稀 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 85.4%。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56 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13 种, 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43 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 120 科、358 属、550 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与蔷薇科植物。 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 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重庆市已建自然保护区 31 个,总 面积 606992.4 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 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 6 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 42 个,总面积 449290 公顷,占重庆 市幅员面积的 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3 个。 森林公园 49 个,总面积 60613 公顷, 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 0.74%。(四) 农业生态环境1、化肥 1999 年重庆市化肥使用水平 445.5 公斤/公顷,年使用的化肥总量 (折纯)为 71.03 万吨。从 80 年代开始,无机化肥的使用成直线上升。无机 化肥使用增加了 90%,但粮食增产不足 30%,其中增加的粮食产量仅 9%左右 来自化肥的贡献。由于作物吸收及土壤吸持力有限,全年有 17.63 万吨氮素、 磷素从农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2、农药 1999 年重庆市农药使用水平 10.01 公斤/公顷,使用总量为 7361 吨, 折纯量为 2544.6 吨。3、农膜 1999 年重庆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为 1.86 万吨。其中地膜使用 量为 1.28 万吨,使用面积为 152358 公顷, 使用水平为 84.01 公斤/ 公顷。4、畜禽养殖 据统计,1999 年产生畜禽粪便 9263 万吨。其中,规模化畜禽 养殖企业或专业户 153 户年产生畜禽粪便 167.8 万吨。大量规模化养殖场的畜 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主城区近郊部分土壤受到 Pb、Cd、Hg 等重金属污 染,引起部分粮食、蔬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但郊区以外的 农田未受到明显的污染,尤其市域外围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 良好条件。6、农村能源 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是薪柴与秸秆直接燃烧。从农村能源 构成调查来看,秸秆直接燃烧占 37.22%,小煤窑占 31.78%,小水电占 17.04%, 薪柴占 12.32%,生物能源-沼气占 1.63%。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一)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与 1986 年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仍在增大,侵蚀总 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 现为:一是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岩石出 露增加,严重的地方表土被冲失殆尽,出现“石化“现象,尤其 25以上的坡耕地 最为突出。重庆市石漠化面积已达 2903 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 3.53%。水 土流失加速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生产力下降。 如涪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 1958 年的 2.0-5.0%下降到目前的 1.3%。二是水利 工程受损,河道淤塞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工程效益降低。我 市不少河流淤积现象严重,造成河床抬高,过流断面缩小,洪水位抬高,洪水 危害次数增加。(二) 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于人为破坏与其他原因, 林地破坏与退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由林地灌木林 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森林覆盖率上升但质量不高。由于重庆市约 70%森林面积为马尾松林,有 林地以中幼林为主,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质量不高,防护效 益与森林抗逆力差。-林地分布不均匀。重庆市林地相对集中于海拔 500 米以上的低、中山区, 各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镇)周遍地区的林地 较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低。(三) 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类、 类水质为主,部分河段出现劣类水质,约 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 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 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 期大量使用农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 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基地,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 开发力度较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 胁。-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2003 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 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 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五) 农村面源污染失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 成为我市主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与次级河流 的污染,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尤其是水产养殖快速 发展,由于大量投放富含氮、磷的饲料、化肥及畜禽粪便进行肥水养鱼,池塘、 水库、河道污染面积呈高速发展之势,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 乏正确引导与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养分 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 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六) 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破坏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 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区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灌 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矿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 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水土流失与泥石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 化现象加剧,危及铁路、公路、航道的安全运行。三、生态破坏的后果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 导致重庆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 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 39.43 亿元,2000 年上升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