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想企业文化联想企业文化 故事 1 文化的螺旋发展 文化链接: 特色理论:“初创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拼搏、开拓。 1初创文化 1984 年1987 年,联想创业初期,也是联想人开始打天下的时候,11 位创始人,揣着 20 万元贷款,在一间窄小的传达室里,开启了民族 IT 产业之梦。 这 11 个人,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他们是中科院计算机所里的研究员,面向市场他们感到了生存的压力。环境恶劣,他们拿出了“研究员站柜台”的勇气,敢于“用热脸贴冷屁股”,嘴边最常挂的话就是“用户是我们的皇后”。这就是联想诞生时的“初创文化”。“初创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拼搏、开拓,另外,“初创文化”有坚定的目标导向,即“目标所定、轮番冲杀、不达目的不罢休”。在这总思想的指导下,1985 年,联想汉卡诞生,获国家一等奖,盈利 70 万元。1986 年成功开发联想汉字系统与 FAX 通讯系统,1987年,代理 HP、AST 产品。 创业艰辛,这一点通过后面的故事我们可窥一斑。但越艰苦,越能折射出联想的智慧光芒,“联想天条”、“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比金子还贵”等个性化的语言浓缩了历史、反映了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 2严格文化 1988 年以后,联想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开始逐渐由一支小部队向正规军转化。这期间,联想提出“管理三要素”,即“建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提出“做事三原则”、 “沟通四步骤”。 将“绕着目标转”转变为“围着规则转”。 联想志在通过规则, 实现“精准”与“效率”,要求人人做到“严格、认真、主动、高效”。“严格文化”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诞生了。公司文化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由目标导向转变为规则导向。 3亲情文化 90 年代末,联想人开始更关注团队意识,讲究“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提出“互为客户”的理念。对员工,联想要求“对内协作、对外谦和”,推出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合作,共享资源。“亲情文化”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开始实行“称谓无总”,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这时的企业文化也开始由规则导向向支持导向过渡。 联想文化: 严格文化 亲情文化 创业文化 服务文化 初创文化 大船文化 舰队文化 4二次创业的文化 目前,联想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向技术与服务转型。面对新的挑战,联想提出“居安思危,从头再来”的思想,创业精神又一次回归。联想要求员工“做岗位的老板,像发动机一样工作”。在联想一项名为“创业工程”的文化运动正在进行,其目的就是激发广大联想员工的创业热情,克服大企业病上的管理弊端。 点评: 联想的企业文化有很强的代表性。企业发展的阶段中,企业文化将随着资源、战略的变化而改变。螺旋式上升是联想文化成功之所在,新文化有老文化的精华,也更有前瞻性、指导性。联想的点点滴滴都在塑造文化,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将联想变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故事 2 创业艰辛 文化链接: 联想精神:在创业中创新 1“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创业之初,联想为了提高会议效率,就定了一个规矩:大家开会不准迟到,谁迟到就要自觉罚站一分钟。 被罚站的第一个人是吴文洋, 被罚的员工一身汗, 柳传志也一身汗。因为吴文洋是计算所老科技处长,是柳传志的老领导,柳传志对吴文洋说:“老吴,今天你在这儿站一分钟,今晚我到你家,给你站一分钟。但现在你必须罚站,不这样,今后会议没法开,所有的人都忙,都有理由迟到。” 吴文洋的脸立即变得通红,但他真站了一分钟。但那一分钟柳传志的背上也冒满了汗。 柳传志承认自己被罚站过三次,“其实不算多,我开会最多,迟到机会最多。有一次,电梯坏了,我被困在里面,我拼命敲门,叫人请假,可周围没人。” 2临时“秘书” 86 年底,柳传志到济南和浪潮集团谈合资办公司的事。当时公司规模小,柳传志还没有专职秘书,为了提高谈判的地位,柳传志让何其庆给他当临时“秘书”。在火车上,柳传志说:“这次你以我的秘书身份出现,在正式场合一定要喊我柳总,替我提包,没人的时候我替你提包都可以。” 为了起草协议,柳传志干到凌晨 3 点多,然后叫何其庆起床说:“下边该你的活儿了,你要认真抄一遍,读几遍,明天就说这是你起草的,有不当的地方请对方多提意见。” 为了节约费用,在当时连一个合格的秘书的钱都能省则省。 3有点钱,先买车 在公司成立初期,没有自己的车,当时街面上的出租车也很少,公司用车的时候只好求助于各所的车队。 有一次,柳传志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谈判,提前一天在所里订了车,何其庆提前半个小时去调度室催车。当时的车和司机都在,就是调度忙着下棋,不发话,车就是走不了。还差 20 分钟的时候,何其庆催那位调度,说快到点了,可是那位调度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就“将”,还差 15 分钟的时候,何其庆急的汗都出来了,用哀求的声音请他下令发车,结果那位调度头也不抬,继续“将”。结果谈判迟到了十五分钟。柳传志大发雷霆,激愤地说:“只要有点钱,我们先买车!”。 点评: 创业就是在一片带有荆棘的灌木林中,辟出一条路来,要快,更要准,路必须直指正确的方向。他需要智慧、 坚强、胆量。这也意味着企业家不同于管理者。 用柳传志的话说, “一个想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经过无法回避的关口。”创业的艰辛会写满无数个故事。在柳传志心里,一个人受到的磨难、历练是没有人能代替得了的,“圣人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一个企业,能否打胜仗,司令和司令部成员的意志品质是最根本的必要条件。”柳传志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下一代年轻人。 故事 3 “这样的公司肯定能办成” 文化链接: 联想精神:在联想的文化里,团结是根基 胡锡兰是联想创业元老之一,说到与联想结缘还有一段佳话。 话说胡锡兰还在中科院计算机所做副研究员。 一天她正在办公室写总结, 联想的同志正好承接了 IBM 500 台机器的验机任务,但是他们没有地方,就借用了胡锡兰的办公室。就这样,胡锡兰每天看着他们从小楼把机器搬下,再搬到北楼的二层最西头。在他们当中既有总经理、又有书记,他们有撩胳膊的,有挽裤腿的,你根本看不出来谁是领导,谁是被领导的 当年的技术服务不像今天,连个平板三轮车也没有,说破了是卖苦力。人少,机器多,无固定用房、无搬运工具、无钱,只有老一代知识分子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总经理到职工,用肩头将机器从计算机所北楼二楼西头扛下来,穿过偌大的院子,绕过南楼上400 号三楼(大型机机房楼,三层楼有六层楼高),过一阵子又得折回南楼饿了,啃一口方便面(自备的);渴了,喝一杯凉开水。为了节省钱,电梯也不愿用。当时研究院的其他人说:这哪象办公司,跟蚂蚁搬家似的。 但胡锡兰觉得他们是那么的齐心协力,没什么条件,硬是用两个手,肩扛背驮来干活,靠得是用蚂蚁啃骨头那个精神,胡锡兰认为这样的公司肯定能办成。当时被他们的精神感染了,她就很快也进了联想。 点评: 20 万元在 16 年后(2000 年)市值 800 亿港元(100 港元兑 106 元人民币),联想创造了中国企业界的奇迹。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联想并不具有资本技术的绝对优势,但联想能在 PC 领域用一席之地, 分析其原因就是联想有强有力的战斗力。 他们不分彼此,同甘共苦,以一当十。 在联想的文化里, 团结是根基, 联想决不允许山头主义, 可以牺牲业务, 可以牺牲收入,但堡垒内部必须坚实有力。 故事 4 研究员站柜台 文化链接: 联想道德: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 联想精神:服务客户、诚实共享、创业创新 胡锡兰是联想创业元老之一,1985 年进入联想之前,已经是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位副研究员了。 胡锡兰到联想后,恰逢 1985 年北京展览馆举办全国科技成果展览,所以她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展览会上办展览。当时有人说,一个副研究员,跑到展览会去站柜台,像什么话!但胡锡兰却没那么多包袱,她说:“我关在机房好多年了,还真想到展览会上去看看人家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了。” 展览开始了,一进门儿就是联想的摊位,把大门儿,挺显眼。可是四周一看,胡锡兰就有点难为情了。 其他公司讲解员都是年轻的小姑娘, 站在那儿, 挺漂亮, 穿的也漂亮。以胡锡兰自己的话说:“联想这摊,就我和张品贤,他是正研究员,两个干巴老头老太太,也不吸引人。”但后来情况就不同了,别的摊位冷冷清清,而联想这儿围着一大堆人。 当时胡锡兰介绍的是“联想汉卡”。那时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很低。有的人不停地问这问那,胡锡兰来者不拒,耐心给人解释。“由于我态度好,人看上去踏实,又精通技术,而且参加展览会的人都是大老远从全国各地来北京,就是希望了解技术。”回忆起当年,胡锡兰一脸兴奋,“后来,到我们展台的人逐渐多起来,招来好多顾客围着问。等别人都下班了,我们这儿顾客还是走不动,惹得工作人员拿大喇叭喊:计算所公司的,快收摊儿啦!。被撵出来后,大伙儿就把我围在展览馆门前的水池子那儿继续问。一天下来, 虽然口干舌燥, 非常累, 但心里非常高兴, 觉得自己有价值, 对公司有帮助。 ” 点评: 联想用它的热情与技术,赢得了消费者,80 年代,人们对下海、经商还是一种不懈与疑惑的态度,胡锡兰一个中科院的研究员,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工作,却到一线去摸爬滚打,在胡锡兰身生上体现了联想人的勇气, 联想能完成外国人看起来不能完成的任务,要归功于它的创业者、领导者,他们在为联想打下了基业的同时,更为联想培育了一种文化。 文化有继承性,当今天联想提倡创业创新时,它背靠的是自己的历史与故事,联想用前人的故事教育后人,联想人终将前仆后继,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奋斗。 故事 5 初创品牌 文化链接: 初创文化:目标所定、轮番冲杀、不达目的不罢休 1987 年,联想和四通爆发了“大牌子事件”。联想和四通花了 73 万元合租了一栋楼,那是中关村当时最漂亮的一栋楼。租这栋楼,柳传志下了很大决心,联想当时一年的利润也才 100 多万。 门市楼要挂牌子,柳传志想挂一个大的、“有影响的牌子”,但底下人按比例做出来的牌子比四通的要小,柳传志不满意,于是对他们说:“甭讲审美,就给我做一个大个的牌子,比四通的大!”联想换完大牌子四通不干了,他们将自己的牌子也改大了,后来联想又改成更大 周光召院长批评柳传志说:“大家比牌子多大有什么意思?美国黑人杀手才比金链子呢。”但是柳传志不服气,他站在中关村街头看,路过 100 个人,有 90 个抬头看联想的大牌子。除了大牌子,那时的联想没有多少更好的宣传方式。后来又发生了“四通桥命名事件”,两家公司差一点闹出危机。当时北京市要对三环上的桥命名,四通和联想都看中了现在的“四通桥”。四通动手早,走下面具体工作人员的路线,联想走的是上层路线, 有条件把既定的“四通桥”推翻, 联想最后没有这么做, 否则, 真的要跟四通火拼了,因为品牌树立也不是一座桥的事。 点评: 创业之初,联想就认识到品牌与宣传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为了一个牌子、一座桥也要争的你死我活。这太正常了。 联想很在乎那座桥, 但他放弃了。这是联想睿智的地方。 正如柳传志说的:“仗打到最后是组织能力的较量,不在乎一两个奇巧的点子。” 更不在这一招一势。四通桥,让联想想的更远,走的更远。 故事 6 热脸贴冷屁股 文化链接: 联想精神:服务客户 在联想流行这样一句话“热脸贴冷屁股”,这是柳传志比喻迎合顾客、打开市场、委屈自己。 杜建华,现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感受 。1993 年,杜建华在上海分公司的时候,有一次柳传志到上海办事。杜建华觉得老板来了,就请柳传志去宝钢帮着攻单, 在当时有 600 台的单子已经是非常大的了。 接待柳传志与杜建华的是宝钢自动化部的部长。柳传志先让杜建华介绍联想,杜建华想:既然老板来了就一定要给老板增光、给联想提气。从内容到语言,杜建华都说我们联想如何如何。没到几分钟,柳传志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柳传志打断了杜建华的介绍,用一种非常谦恭地口吻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