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媒江湖 投稿在新闻学中重拾我们生命的激情 一位老记者致一位苦恼 的新闻系同学的信(110 作者:bjb123 提交日期:2005-10-23 23:18:00 在新闻学中重拾我们生命的激情 一位老记者致一位苦恼的新闻系同学的信(一)孟勇的回信缘于这样一张帖子普通院校的新闻系学子的困惑 作者:段弦 提交日期:2005-10-4 15:51:00 今天在读李希光教授写的,觉得象我们学校新闻毕业以后 工作真没混了!我是江西某所高校在校大三学生,怀着对记者职业的崇敬选择了这 所学校的这个专业.可两年的学习生活过去了.我对新闻学的激情都快磨光了,今 天读了李教授的那本书我才似乎从睡梦中醒来自己还是新闻系的学生.平时开的课程讲的那些理论条条框框基本都把同学们灌趴在桌上 了。专业课基本都没多少人愿意听.而老师也基本是讲写书上的东西.大家都知 道考试都会画重点,所以REN为平时上课去不去无所谓.我是觉得自己的理想至少还应该坚持不要轻易放弃,所以抱着认真 的态度还是坚持去听.但上堂专业课全班80多人最后只有20多个在听课.;老师也 没什么办法上了.但她也说这不是清华,没有李希光教授的那种“车棚式的教学“ 方法,实在是条件有限.我不知道江西还有那么多的学校开了新闻系,还有全国的,他们的 教学怎么样,难道象这样就能培养出合格有责任感有新闻专业素质的新闻人才吗?平时大家基本很少会一起讨论新闻方面的业务知识,连我都困惑了! !我究竟是不是在全国勘称最早创办新闻学院的几所学校之一读新闻系.在我看 来,我的积极性至少从上课的出勤率比别人要高.平时也经常看有关新闻方面的 书籍,但现在都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找落了.其他同学情况也和我差不多, 好象都有些人现在决定以后不从事这一行业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些专业.我不知道和我同处大学校园,和我的专业一样的新闻学子会不会有 这样的困惑!10、4段弦同学: 我在天涯网站上读到了你普通院校的新闻系学子的困惑的帖 子,我这个老记者无法掩饰我内心的震撼。你说:“怀着对记者职业的崇敬选择 了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可两年的学习生活过去了,我对新闻学的激情都快磨 光了平时开的课程讲的那些理论条条框框,基本都把同学们灌趴在桌上了。 专业课基本都没多少人愿意听。”“好象都有些人现在决定以后不从事这一行业 了,和我专业一样的新闻学子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好家伙,连着5个惊叹 号!从你的帖子里可以看出,你有着真诚的苦恼和苍凉的叩问,那一连串的惊 叹号,都表明了你的苦闷和追求,你不甘心做一朵还没开放就谢幕的花朵。从 中还可以看出,你和你的同学对培育你们的养料和方法,有不满意的地方,好 像你们的园丁暂时也还没有改变它的意思。所以你们很苦恼,很彷徨,很无奈。“新闻无学论”贻害至今说实话,你已经是大三的同学了,这样的学习状况不仅你们自己 的内心很苦恼,关心你们的师长也必定深感忧虑。因此,我作为一位老记者, 想通过媒体交流这个专栏,谈谈我的看法,为你在夜深人静思考你的人生 之路的时候,增添一点激励你的心志的烛光,它可能并不算明亮,但却是真真 的,淡淡的,暖暖的烛光。我是一个有着20年新闻工作经历的记者,职业生涯应该与你的年 龄不相上下,在五家大型媒体工作过(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四川电视台、 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我做过十几年的记者,也做过记者站站长、华西都市 报副总编,代表作品是被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评论为“树立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一 座丰碑”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出版有红岩英魂逢春记,有电视连续剧和 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有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有作品 被大学新闻院系选用。我提到这些职业经历,仅仅是为了使你感到我们有学习 新闻学的共同的对话基础。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我指导过很多年轻记者和实 习生,其中有些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你在帖子里有这样一层意思:“老师也基本是讲书上的东西,专业 课全班80多人最后只有20多个在听课,老师也没什么办法上了”。你可能叙述的 是真实情况,但是我希望你千万不要去责怪老师,要知道新闻学其实是一门相 当复杂的学问,你的老师讲得不好并不是她不愿意讲好,而是她受的教育和培 训,使她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更好。所以请你一定要体谅她,一定不要有 不敬的想法。做一个好记者,先要做一个好人,对待师长的基本态度就是做人 的基本素养。我们的新闻教育,长期以来受到“新闻无学”的谬论的戕害,其流 毒至今都没有消除。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治就是一切,新闻完全从属于 政治,完全为政治服务,扼杀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很长一段 时间里,“传播学”更是提都不提,政治宣传代替了新闻传播。这些历史的原因 造成了我们的新闻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虽然近 几年经过有关方面和专家学者的努力,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仍然存在着 理论体系不成熟和理论滞后于实际这两大问题,师资方面也存在缺乏新闻实践 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全国新闻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逐步解决。当然各所高校 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基础和师资情况。根据最新的统计,全国的新闻传播教学点已经发展到了600多个,这么大量的教学点,质量上肯定 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大学新闻专业学习“功夫在课外”在这种大背景下,你又已经在你的学校学习了两年新闻学,我希 望你求诸于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除那种学习中的苦闷。具体来说,根据 我多年当记者的经验体会,建议你做好下面这几件事,这几件事都是可以在不 增加老师负担的前提下,依靠你自己的知识准备就可以做到的。大学的新闻学 习,其实可以套用一句古语“功夫在课外”。现在让我们先来分分类,也就是根 据你今后的发展目标来确定该下的功夫。好比学习武功,先要确定是学少林拳 还是跆拳道或者柔道,再开始训练,它们虽然都是技击搏斗之法,其实也有很 大的不同。我们先分四个大类:记者、编辑、经营、教学科研,再来看看每 个大类该怎样做。记者发展方向是职业记者。 记者是什么?记者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者。记者职业与 刑警、医生最为相似,记者采集多方面的社会信息,刑警采集罪案信息,医生 采集病员信息。关键词:采集、信息。刑警采集信息要形成推理和判断,确定 犯罪嫌疑人。医生采集信息要形成疾病诊断,开出治疗处方。记者采集信息要 进行制作,用于大众传播。围绕这个目标,你可以试试: 一、每天写作一千字,像石匠那样把你头脑中的语句和思想刻在 石墙上。无论从事以什么为媒介的新闻传播,文字写作是最基本的。即使 是信息量最大的“一图胜千文”的图片传播,也需要写文字说明。从有人类历史 之初到现在的信息社会,文字信息一直都是信息传播的主流符号。在视频等符 号逐渐增多的未来仍然会是这样,文字练好了,一个记者就成功了一半。作为 职业记者,你至少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信息和你对信息的思考,用文 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好比刑警不会察看蛛 丝马迹,医生不会开处方,这个记者是做不好的。 从你的帖子我可以看出,你们学校的语言文字基本训练还是不够 的。比如文中有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有错别字,如“堪称”误为“勘称”之类。当 然你文中的“那些理论条条框框基本(似该用“几乎”)都把同学们灌趴在桌上了” 这一句是生动的。用“灌”和“趴”两个动词把师生双方一“灌”、一“趴”的动态和教 条框框的效果写活了。如果真正当了记者,像以上这些最基本的文字处理,你 每天都会遇到上百处。你要是处理不好,你在媒体工作会比在教室里听课还要 苦闷,你在媒体里甚至会呆不下去,因为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程序里,没有人会有时间和耐烦心去给你改作文。现在的一些新闻系学生中,大部分是很想当记 者的,但是我听说他们每周还写不到一两千字,四年学习下来总共也不过几万 字。才写几万字就可以成为像样的文字记者吗?这肯定是要打问号的,这好比 只打过几十发子弹的士兵就要到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去打仗,老兵会为他们的性 命担忧。我也真为我们的一些未来的记者担忧,因为记者是“吃文字饭的”,文 字艰涩,这碗饭就很难吃了,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去写一千字以上,持 之以恒,打通文字关。任何事情都是量变到质变,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不 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写作主要是靠大脑和手,不是靠耳朵,不要以为我每天 都听了课,任务就完成了。不写,你还是没完成。写什么不重要,写没写更重 要,写主要是训练你的思维和文字表达。如果一个想当记者的人,又视写作这 项最重要的基本功为畏途,那就应该想想傅雷先生的这句话了:“爱好艺术与从 事艺术不宜混为一谈,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 一生。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二、每天浏览五个新闻网站,像鲨鱼在海量信息中游泳,将千百 条小鱼儿一口吞下。既然记者工作的本质是信息采集,那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应该浸泡 在新闻信息的海洋里,以前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这就是古代的 信息采集者和文史学习者采集信息的圭臬。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 以只有多读书,多走路,直接采集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这一切都变得极 为方便,特别是信息的获取,依赖于互联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要看美 国国会图书馆的书,几毫秒时间就可以如愿。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大 事,也是分秒之间就可以从几千公里之外传到你的眼前,图文并茂,新闻与评 论齐发,还有海量的背景链接。所以说互联网的新闻网站是新闻学子们手中最 有力的武器。任何权威的新闻教师在互联网面前都只是沧海一粟。古人有训:“观千剑而识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观“新闻千剑” 的条件,经过大量的观看,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得知全球的新闻信息,经 过认真的比较和感受,我们就可以判别新闻处理的优劣,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 你对什么是新闻,怎么判断与选择新闻,就会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一天浏览 五个新闻网站实在不算多,最多花两个小时吧。试想一位剑客在一天当中,花 两个小时去“观千剑”,实在也是最起码的吧。因为“剑”将是他立身、报国的依 仗,他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上新闻网,和写作一样,也是从量变到质变,好比 鲨鱼食小鱼,吃不到一定数量,不会变为自己身上的养分。比如最近频繁发生的台风和飓风的新闻,如果你真的把近日中国 福建沿海的“龙王”台风的新闻,和前些日子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难的新闻从 互联网上大量地采集了,不用谁去手把手地教你,以你现有的文化知识基础, 足可以从中学到大量有用的东西。例如突发灾难损害,气象预警,政府救灾系 统运作,灾害规避与防护,豆腐渣建筑的危害及成因,水利工程维护的失误, 灾难中的人性与救助,媒体在灾难中的责任等等相关新闻,这些新闻的采集不 能说对你今后当记者没用吧?要知道灾难新闻在任何国家的新闻报道中都是非 常重要的,对每一个职业记者都是最严峻的考验。当你像一位身担报国重任,即将仗剑远行的剑客那样投入互联网新闻网站,去观重大新闻之“剑”时,你还会困惑地趴在课桌上昏昏欲睡吗?我 想你作为一个胸怀当记者的宏愿的新闻学子,面对满目的灾难新闻,面对千百 万人失去家园的苦难,应该足以点燃你心中的新闻激情吧?虽然你现在还不能 投身其中去报道,就好像军校学生现在还不能上战场,但是你毕竟是未来的新 闻战士啊,你应该热血奔涌,跃跃欲试吧?至少不应该觉得学新闻很无聊吧? 更不该“好象都有些人现在决定以后不从事这一行业了。”在国家的需要面前, 在人类的需要面前,在自己的愿望面前,在师长的期望面前,你们怎么可以仅 仅因为课程枯燥,就采取新兵在没有听见枪声就逃离战场那样的行为呢?再举一个例子,新闻系学生,对于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影响巨大 的传播现象,总会有所关心吧?湖南卫视最近搅动的超级女生和大长今的 传播风暴,不正是学习新闻与传播知识的大好机会吗?也是学习传媒经营的好 机会。当然书本上没有,但是它在现实中正在轰轰烈烈地发生着。虽然是卫星 电视的传播现象,但是在网络上的信息量更大。就这两件事当中所包含的新闻 传播知识、理论,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