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幸福的必要条件论幸福的必要条件摘要摘要:自古希腊时期,由于惊奇人类开始思考自然,最终思考都会落在人自 身。人是怎样一种存在?人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应该怎样生活?应该追求 什么?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终极概念:幸福。这是无数思想家思考的主题, 从古至今,与人类的思想史一样长久,所有的哲学家几乎都会多多少少涉及这 个主题。什么是幸福,获得幸福的条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思想家一直苦苦 思索的问题。我国提倡建立幸福中国,幸福是人们的重要追求,但是幸福本身 我们了解并不清楚,获得幸福的条件我们也模模糊糊,所以今天的社会人们生 活盲目,丢失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被物质所奴役。为了使我们更好追求生活的 意义,追求幸福生活,本文尝试论述幸福的必要条件。关键词关键词:追求;幸福;条件社会在变迁,时代在更迭,然而幸福的概念依旧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之一。人类在对外界 事物的研究中,总是会回到自身,发现似乎一切事物都有目的,那么人的目的是什么呢?研 究目的的过程中又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不管有什么问题,幸福作为人类的终极追 求似乎是没什么疑问,只不过达到幸福的条件各有差异。产生差异有很多原因,个人原因、 社会原因、自然原因等等。但是不管差异有多大,幸福的条件中似乎有一些是必要的,作 为根本的,无论是谁都不能否定。以下开始探寻幸福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由于惊奇而对自然进行各种思考,试图对自然的各种现象进行解 释,但是结果却不甚理想。他们的思想到了普罗泰格拉却变成了诡辩,相对主义摧毁了人 们的信念与信仰。苏格拉底为了重新确定人类的信念及普遍性,将从自然的研究回到人自 身。研究人必然涉及到人的生活,而没有信念没有普遍性的生活是坏的生活,人们的道德 会变坏。苏格拉底就思考怎样有好的生活,好的生活就是幸福概念的开始。幸福在苏格拉 底等古希腊哲学家那里的必要条件是:灵魂的健美、身体的健美和财富。苏格拉底是通过 一系列的向人问问题引导人们得出普遍必然的知识,以反对相对主义。在柏拉图的相关文 章中,就有苏格拉底用催生术引导人们得出问题的答案。其中就有关于幸福的问题。一个 人有很多财富,但是却不幸福,身体也没什么问题,经过一番对话,才知道它的灵魂不健 美,精神生活不充足。在这里,幸福的三条件缺一不可。像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那样有太 阳晒就是幸福,这是一种难得境界,是灵魂达到一种很高的程度,可以忽略财富与身体, 但是这却不是普遍的情况。像第欧根尼和颜回等人是需要专门的修行及天赋才可以,是特 殊的例子,但是也证明了灵魂对于幸福的重要性。灵魂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看来是不 朽的,人死亡灵魂就会转世到新生的人类生命里,每一次转世灵魂都回遗忘过去的知识, 要重新回忆,所以知识是有普遍性的,不是想法可以改变的,都是已有的存在灵魂的东西。 那些人灵魂不健美,就是因为没回忆起知识,无知造成做坏事,造成不幸。灵魂不光受回 忆的影响,降落在人的身体里,在苏格拉底等人看来,是一种堕落,会受身体的制约。身 体不健美会影响人的灵魂的健美,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 心情很糟糕,而身体健康的时候,想问题也会积极很多。所以这些哲学家们主张灵魂降落 在肉体是为了赎罪,从而摆脱肉体的束缚,重新回到自由。这也是西方原罪的思想,贯穿 整个西方思想史。特别是在柏拉图的思想中以及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 以好的生活就是要追求灵魂的健美,做道德的事,回忆起灵魂的知识。但是作为拥有身体 的灵魂,因为无法离开身体,所以必然要保持身体的健美,以使灵魂可以正常工作。而要灵魂与身体的正常的工作甚至健美,就需要有一定的财富,没有财富或财富不足则无法确 保灵魂和身体的健美。由于没有财富,人需要吃住,很可能会导致偷窃。财富保障身体, 身体保障灵魂,这是最基本的。财富也会为灵魂插上翅膀,让灵魂看的更多,更远,更好 的回忆起理念世界的东西。心灵、身体、财富在苏格拉低等人看来是三种重要的条件,对 于幸福。但是,可以说他们也是必要的,可能有的人会说,有些人少了一样或两样,一样 幸福。是的,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对于更多的大众来说,那不是一般的情况,或者经过一 定的发展,人类的理性足够发达,或许可以达到那一步。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论证,他说一切行动 都是为了某个别的事物的观念(我们想挣一美元来购买食物,我们想填饱肚子) 。可是,既 然不能存在,那必定有某个终极目的。亚里士多德考察了作为人的自然之善的终极目的的 两个盛行概念:快乐和成功。他对快乐和成功都做了驳斥,因为它们都不是因其自身而被 欲求的。确切地说,幸福才是一切人因其自身而被追求的东西,它是人的自然之善。善的 概念是历史悠久的概念,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善,善是人类追求的至高的概念,一切好的东 西都称可之为善。相对的一切不好的称之为恶。这一对概念是在人类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 步形成的,在生活探索中慢慢对两种终极的概念形成清晰的界定。幸福就是属于至善的一 种,亦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却是经常搞不清楚的概念。人们经常以为快乐就是幸福,成功 就是幸福,到最后却发现不是这样。快乐只是一种短暂的非持续的人类情感,一个人可能 突然的快乐,也可能因一点小事而不快乐,不具有持久的深刻的心理体验。而幸福则不然, 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体验,是需要一定的感悟和经历,不可能突然而来,突然而去。幸 福是对快乐的反思,快乐是幸福的表象。幸福的人肯定是快乐的,快乐的人却不一定是幸 福的。很多人不清楚幸福的概念,把快乐和成功等当做幸福,是因为人类经常没分清楚需 要、欲望等概念。我们很容易把欲望当幸福,或者把需要当幸福。欲望是显性的,具体的 而且是很多的,欲望是最基本的,成功就是人的一种的欲望,还有吃的欲望、穿的欲望、 胜利的欲望等等,人类通常会对自己不具有的东西有欲望,特别与身体有关的,欲望是感 性的。社会不发达,人类力量还弱小,人类的需要特别是最基本的生存、安全等需求还很 难全面满足,所以人类的欲望很大,很容易的就把欲望当做幸福了。还有需求,需求是来 自于欲望,从欲望中抽象出来的,需求是隐性,隐于欲望中,是一般性的,是一,是属于 理性的因素。著名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就勾勒出了人类的各种需求,如生存需求、安全 需求、尊重与爱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从欲望中抽象出来的。如生存需求就有吃 的欲望、喝的欲望等,安全需求就有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欲望,尊重与爱的需求就是成 功、恋爱等欲望,自我实现就是满足自己能力发挥的欲望等等。欲望和需求也有不同,有 时候是有需求没欲望,因为欲望太容易满足,虽然有需要,却不会有什么欲望,因为欲望 都是因为没得到满足,还有就是因为欲望太难满足,所以也会有有需求和没欲望的时候。 很显然,这些都不可能是幸福,无论快乐还是成功还是爱情,都只是欲望和需求,涵盖不 了幸福。幸福可与说既是需求也是欲望,更是超出二者,是个圆满的理念,用柏拉图的观 点来说,是完美的理念,现实中很难达到。幸福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现实。但是很明显的是,幸福很难实现,它是一种心灵的持 久洗礼的结果,也是身心平衡的成就,幸福需要身体的健美,灵魂的健美,还有财富,这 些都是它的基础,它的必要条件,就现时而言,就一般性而言。幸福不是欲望,也不是需 求,却涵盖二者。休谟、卢梭会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的问题,幸福 只存在于感性之中,身体不一定要健美,灵魂也不一定健美,更不一定要有财富,幸福可 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感觉来了,就来了。经验主义就是重感觉,认为理性是有限的,一 切知识的来源是感觉,理性只是辅助的作用。大陆理性主义的一大标志性人物康德则持反 对意见,但他对身体灵魂和财富的三大条件也并不太认可,康德的幸福与经验派不同也与苏格拉底等人不同。康德讲的每个个体的幸福,幸福与理性相分离,但是幸福也不只是感 觉的,幸福的来源不是感觉,虽然幸福是感性的。幸福是感性的,这点与休谟相同,但是 来源或者说幸福的条件二者的观点不一致。休谟认为幸福的来源是感觉,而康德认为幸福 的条件是上帝、灵魂不死和自由意志。康德主张德性配享幸福,德性在康德哲学中是一个 很高的概念,认识与德性是其理性两大最重要的主体,而理性又是被康德唯一推崇的,毕 生研究的东西。道德是人类理性的内容,而且是人类的义务,人类必须要服从理性的命令, 道德的行为。由于人类理性的本质,必然是要道德的实践,所以幸福与德性无关,但是德 性却配享幸福,就是说,有德的人应该幸福。这与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有差异,斯多葛学派 主张道德即幸福,就是通过道德获取幸福,道德于幸福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强调灵魂,财 富与身体侧重点比较轻。与其同时代的伊壁鸠鲁学派则主张快乐即幸福,主张快乐主义, 即身体的愉悦,感性的愉悦,较少侧重灵魂与道德。到后来更是成了享乐主义,极端之后 又禁欲。所以幸福不能只是注重身体或灵魂,重灵魂则会造成禁欲,则身体则容易成享乐 主义。身体、灵魂和财富应该和谐一致。回到康德,康德的道德是命令式的,是理性的直 接要求,所以德性之人配享幸福,而不是道德的人就能幸福,与斯多葛不一样。感性的幸 福与理性的道德在康德那里是分开的,因为幸福是短暂的感觉的东西,而道德则是纯粹理 性的,一个是经验世界,一个是先验世界的。但是他虽然认为二者没关系,但是同时主张 有德之人却应该配得幸福,有德之人不能是痛苦的和悲惨的,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让 人无法接受的,因为幸福必然是人的终极追求,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回到幸福这个终点上, 作为现实的人。那么有德之人如何得以幸福,康德举出了著名的三大悬设,灵魂不死、上 帝和自由意志。灵魂不死使得今世没得幸福的人还可以来世可以获得幸福,现实中有这样 的情况。而上帝是保证来世可以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没有上帝如何可以使人类在来世能 获得幸福。而自由意志的存在人类才有追求幸福的可能,没有了自由意志如何有幸福与不 幸的区分,又如何有道德于不道德的问题,因为都不自由。所以康德认为人类幸福的必要 条件是灵魂不死、上帝与自由意志。康德完全将欲望、需求等排除在外,还有理性。功利 主义反对康德的观点,认为康德仅仅是在讲个体的幸福,而不是整体的幸福,而且在现实 中,理性和幸福是分不开的。所以功利主义的观点是寻求最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将幸福 量化,主张为幸福而什么,而不仅仅是理论,并且要尊重没跟人的幸福的权力,不去损害 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才是最重要的。以上众多哲学家形形色色的观点,但幸福到底是什么,可以总结的一点是,幸福是一种 感性追求,并且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不单单是欲望和需求。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哲学家们重点偏向不一,但是却有共同点,都涉及到灵魂、身体,理性属于灵魂,感性属 于身体。这两者是研究的焦点,这与苏格拉底们的思想有异同。差异在于关于灵魂的方面 更具体化更深入,不单单是健美,涉及道德等等方面,而且也不仅仅是身体健美,也是更 深入细致的研究感觉层面。唯一明显的是财富谈论的较少,这不是说财富不关键,只不过 哲学家们研究的焦点转移了,深入到了人类精神中与思维中,更关注于人类灵魂的研究。 但是不用质疑,财富是幸福必要的条件。所以,到最后,本人认为幸福的必要条件为灵魂的健美、身体的健美以及财富。我们追 求幸福,必须要三者和谐一致,这是我们作为平凡人最需要的,也是最必要的,以此才不 会丢失在资本发达的今天,以此我们才能更好的圆梦。参考书目:哲学导论 罗伯特、所罗门西方哲学史 斯通普夫康德哲学讲演录 邓晓芒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