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 “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 “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要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原因。加上现在的课外读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式的,形象性强,情节性强,文字浅显,很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而语文课,要学的并不是这些内容,阅读要有思维的参与,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维是痛苦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地缩水。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一、适当煽情,为生导读一、适当煽情,为生导读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二、制造悬念,让生想读二、制造悬念,让生想读悬念,在我国古典小说里叫“扣子” ,往往是在情节发展到高潮时停下来,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事如何” ,以引发我们的阅读或听讲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就是要巧妙地设置一个“扣子”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一开始,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爱因斯坦: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还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说到这儿,我便设置了一个“扣子” ,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却和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一段故事。 ”此时我不再往下讲了,只见同学们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我,希望我接着讲下去。我说:“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想知道。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想知道就请把课本翻开接着读下去。 ”同学们便迅速地翻开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这样,不仅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更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创设情境,让生乐读三、创设情境,让生乐读创设情境,即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教者设置的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中。这种情境是教师创设的,因而它体现了教师的“引”的目的。而情境的创设,当然可凭借一些手段,或用一些形色具备的课件、图画、幻灯、音乐、歌曲,或利用师生之间的表演等。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先出示了几幅草原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接着“引”道:“这样的美景在作家的笔下会是怎样的呢?”于是同学们便不由得打开了课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了,并不时地把阅读到的信息和所看到的图片结合起来进行整合,体会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神韵。四、设疑激趣,让生会读四、设疑激趣,让生会读所谓设疑,就是紧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设置疑难问题,引发学生质疑、释疑。有了疑问,同学们就有了释疑的心理倾向,就会在所在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也就有了阅读期待。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文时,我出示课题,让学生读后,便启发生质疑,一学生说:“大自然里有花有草,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大自然里哪来的什么文字啊?” “对呀,大自然里哪来什么文字呢”我附和着,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动力,同时也是对这一学生的质疑的肯定。另一学生说:“是不是大自然的某些现象能够教会我们一些知识啊?” “是不是这样呢?我想你们要是读了课文,这两个问题自己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便急忙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了起来。 五、假装不知,让生博采五、假装不知,让生博采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一节课 40 分钟,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广泛性和实践性。在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学生还需要用教师所授之的“渔”去捕获更多的“鱼” 。 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生读完后,一生问:“既然肖邦那么爱自己的祖国,那他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能清晰的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声,同学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着我,等待我的解答。 “你真会读书!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哪位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扫视看全班同学,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每个人的脸上都长着什么好看的东西似的。我发现没人举手,便问:“你们想知道答案吗?”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薛老师也不知道。 ”同学们笑了,因为平时我的课堂上总少不了这样的轻松愉快的“事件” ,安静的教室立即变得愉悦起来。一位胆大的学生说:“薛老师,你就告诉我们吧。 ” “我很想告诉你们,可是他提的问题实在太难了,我真的不会。 ”我做了个鬼脸,同学们笑得更欢了。 “我看不如这样吧,我们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作业好不好?你们回去可以问人,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比赛,看谁答得最好?”等到下一节语文课时,我发现同学们个个都精神饱满,我知道这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时候了。于是我便开门见山地提起了上节课的那个问题。只见同学们个个把手高高地举起,有的甚至都欠起了身子,生怕老师看不见自己。看到这个场面,我暗自高兴,我想我是做对了。假装不知道,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便会主动地查阅有关资料,这样长期积累下去,学生便因“博采”而“渊博”了。这也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归宿。六、尝试评论,让生赏读六、尝试评论,让生赏读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1、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教学鞋匠的儿子时,学生通过表面的文字大部分认为林肯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通过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态度的变化,感受他胸襟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伟大人格。2、玩味优美的句子。如教学爱如茉莉中“我”走进病房看到父母相守相依那感人的一段时,让学生看画面读课文,想父母之间的对话读课文等,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3、收获阅读的成果。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1 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我们教师来承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