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后现代性姓名:程懿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罗义华20090501II内 容 摘 要 刘慈欣是中国大陆新生代科幻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但研究力量显得薄弱。有学者认为他写作的是“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他小说中大量的后现代特性。 刘慈欣在他的科幻小说中运用了多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 主要包括: 一、对仿真、信息内爆的赛博空间进行描绘,揭示其中主体虚拟与重构的超真实性;二、将人物形象零散化,去中心化处理,淡化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三、使用拼贴与戏仿的手法,消解了传统的意义,重构生成了新的意义。 不仅如此,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还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特征,主要包括:一、 文化的多元化。 他的小说中有着多元文化的共生, 如历时态的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共时态的东方与西方文化。这显现出后现代文化的宽容精神。二、价值的含混。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情况下,他的小说中常常缺乏明确的取向,呈现一种含混的状态,是后现代文化不确定性的表现。三、文学消费化。刘慈欣科幻小说是大众文学样式,虽然其中不乏一些高雅的元素,但仍服从着消费社会下商品生产的逻辑,是后现代社会文学商品化的体现。 或许我们并不能断言刘慈欣所创作的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但他的这种在多种文化价值之间提供平衡、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科幻文学样式的创作实践,给中国当下的科幻文学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建构性的意义。 关键词:刘慈欣 科幻小说 后现代性 IIIAbstract Liu Cixi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hinese new gener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whose works are widely acclaimed readers. However, the research about him is much weaker.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he writes a kind of “neo- classical“ science fiction which ignores many post-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his novels. Liu Cixin uses a variety of post- modernist literary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his science fiction. Including: first, he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simulation, implos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cyberspace, revealing the ultra- authenticity of the virtual and reconstructed subjects; Secondly, he fragmented characters and eliminates center which weakened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people; Third, the use of collage and parody which digests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and remodels new significance. Not only that, Liu Cixin s science fiction also embodies the culture of post- modernist spirits. Including: first,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There re multi- cultural symbiosis in his novels, such as modern and the post- modern culture, East and Western culture. This shows that the tolerance of the post- modern culture. Secondly, the value of ambiguity. O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values, his novels usually lack of clear direction, showing an ambiguous status, this is the performance of uncertainty of the post- modern culture. Thir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Liu Cixin writes a popular science fiction style,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elements of elegance, but they re still under the logic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in a consumer society, which is a reflection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post- modern society. Perhaps we can not certain that novels the Liu Cixin writes are post- modernism literary , but hes practice that provides a balance among the various cultural values and tries to create a Chinese style science fiction , provides the present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writing valuable experience with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Key words: Liu Cixin science fiction post- modernity I三峡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1引 言 2 0 世纪 9 0 年代的中国大陆,崛起了新生代科幻小说作家,他们的创作不同于中国百年的前辈科幻作家,让中国的科幻文坛焕然一新。 就对于新生代科幻小说的整体论述而言, 在一些研究通俗小说或科幻小说的专著里有涉及。在范伯群等人的2 0世纪通俗文学史第九章第五节的标题即为“新生代科幻小说” ,文中说到,8 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惨淡经营”的局面被 9 0年代新生代科幻小说家的出现而打破, “这批新生代作家最引人注目的突破是打破了中国科幻小说惯有的爱国思维和科普思维 ,他们将科幻小说与人类的终极关怀联系了起来。 ” 1 郑军的科幻纵览的第三卷第七章论到, “这批作家完全不同于转型自科普作者的前一两代科幻作家。对于科幻,他们接触到国外中晚期作品较多,拥有独特的审美倾向和欣赏习惯。许多年轻作者更成长于文化多元化时代,眼界开阔,思维敏锐。他们给中国科幻带来了许多新的风气。 ” 2 还有一些论文有所论及。吴岩在杂乱中是否存在着秩序?中说到,新生代作家“是从 9 0年代开始大量创作的一代” , “他们的作品具有早先任何时代的作品所不具备的新的风格” , “这些人具有与前人完全不同的科幻理念” , “他们以为,科幻小说是为自己写的,是为科幻文学本身写的。除此之外,任何一种看法,都可能是创造力的桎梏” 。但是,他“仍然置疑新生代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幻文学运动或流派的证据” ,这是因为: “首先, 新生代作品没有统一的文本构造方式。再者,作家也没有统一的主张。 ” 3 吴岩在他的另一篇文章科幻历史与中国科幻新生代中说,“ 挑战性可能是新生代的特征,挑战过去存在的一切,挑战当前存在的一切,挑战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可能是这个流派的中心特点。 ” 4 还有人认为,大陆新生代科幻小说创作,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如李万红在新生代科幻小说的现代派渊源中谈到, “这些科幻文坛名家的出现,给沉寂了近二十年的中国科幻文坛创作带来了曙光,他们加强了现实关怀和人性观照,在主题、选材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极大突破,展现出与前期科幻小说截然不同的特异的一面,大大拉近了我国与世界科幻小说创作之间的差距。如果对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做一整体观照, 可以难看出新生代科幻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对于除刘慈欣的新生代科幻小说家,研究主要集中在韩松、王晋康等人身上,但专门的论著也比较少。 刘慈欣是大陆新生代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2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 1 9 9 9 年至 2 0 0 6 年连续八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他在新世纪进入创作旺盛期,作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家中的一员, 其作品的文化特性和价值取向必定不同于西方四个时期和中国百年的科幻文学;甚至不同于其他新生代科幻小说。 由于科幻文学是主流文学外的文学样式,以及在新生代科幻作家里,刘慈欣也属于后起之秀,主要活动时间在新世纪以后,所以目前学界关于他的研究为数很少。对于刘慈欣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介绍性、概括性较强,考察不够具体、细致,缺乏完整的逻辑体系。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刘慈欣的小说特征只是给予了一些概括,没有结合文本,展开深入的剖析。 如在郑军的科幻纵览中,他认为刘慈欣属于 2 0 0 0年后进入科幻文坛的“新作者” , 他是“从科幻迷中走出来的科幻作家,对科幻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 郑军认为,刘慈欣有成熟的创作理念,他“深入挖掘科学知识的美学因素” ,并“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这一原则” 。刘慈欣“他拥有虚构宏大现象的惊人能力。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作为描述对象,在他的笔下可触可及,全面丰满,不再是空洞的概念” ; “刘慈欣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小说文笔体现着俄罗斯文学深广的忧郁感” ;另外, “刘慈欣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他受到喜爱的原因,甚至是重要原因” 。 6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在追寻“造物主的活儿”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一文中给予刘慈欣的创作以很高的评价。他说: “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他认为刘慈欣的小说在幻想和现实中得到了平衡;虽然是硬科幻派,但仍然对人性有着终极信念。他还认为,刘慈欣在多年的创作中,其想要创造的“世界”已“卓然成形,日渐丰满” , “对刘慈欣,我们大有希望” 。 7 还有在一些论文中,如吴岩的科幻历史与科幻新生代 、 杂乱中是否存在着秩序?中,对于刘慈欣也有论及。他在科幻历史与科幻新生代中说到: “刘慈欣是当前少有的能将高深科学融入动人故事之中的作家之一。 我特别喜欢他那种一瞬间就从中国最偏远的地区将镜头拉到银河之外的视角变动 ,在这种变动中,作为宇宙中一个微粒的人,获得了非同寻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