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分析方艳霞摘要: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愈加频繁。而电影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的片名翻译也显得愈加重要。本文笔者将从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视角下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并通过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商业功能三个角度以及不同译本的比较和翻译策略分析,提出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当以目的论为依据,遵循翻译目的为最高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最终形成相对比较恰当的电影片名翻译,以传达出电影片名的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商业功能。关键词: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翻译;翻译原则;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商业功能一、导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成为各国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其中一种载体形式,也愈加备受重视。这之中,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显得愈加重要,如果没有处理好电影片名的翻译,就会直接影响译入语观众对电影内容和电影所承载的文化艺术的理解。因此,寻找好的恰当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不仅能很好的实现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功能,还能帮助电影制作商实现经济效益。在翻译过程之中更多的还要考虑译入语观众的理解水平、他们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习惯以及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最后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因此,本文中,笔者将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德国功能派目的论,重点介绍费米尔的目的论,然后将以一些典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实例为例,从目的论的翻译三大法则出发讨论其中运用到的翻译策略,最终以目的论为概括,讨论目的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适用性,使片名实现以下三种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商业功能。二、理论概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翻译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学和对等理论, 从原文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的奥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 德国的翻译学者摈弃了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 创立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有三个阶段。首先,赖斯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类型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种。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有时候“等值”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赖斯认为译者要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赖斯的研究可谓是翻译目的论的发端。其后, 费米尔以人类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他认为,翻译行为的实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目标,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费米尔认为:“翻译时, 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信息中进行 选择性的翻译。” 随后, 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三位学者的著作和文章奠定了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另一位德国学者克里斯蒂安诺德系统地整理了功能派的思想,将翻译目的论纳入到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整体框架中, 建立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体系,即“功能+忠诚”理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这之中,费米尔的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目的论涉及三个主要概念,分别是翻译行为、委托人和翻译委托。翻译行为是由目的的活动,委托人则是翻译的发起者,翻译委托中会指明翻译的目的、交稿日期和译者的薪酬等等。他提出了翻译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即翻译目的,要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期待,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方法。连贯原则则是指语内连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理解。忠实原则则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忠实的程度则由委托人和译者根据译入语读者的期待决定,是一种语际连贯。目的原则最根本,是核心。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又要从属于连贯原则。在英语电影的英译中,同样要遵循以上的三大原则,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使片名实现以下三种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商业功能。三、电影的分类一般而言,电影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科普片、教育片和故事片。科普片和教育片因为受众都是某一类群体,而且几乎没有商业性和娱乐性,采取的翻译策略一般就是翻译直译。而故事片的受众则是普罗大众,故事片细分下来的种类也很多,商业目的性强,故事片的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就决定了要采取“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具体的翻译策略也比较多样化。所以本文笔者将着重讨论故事片片名的翻译。四、如何实现电影片名的三大功能1、信息功能信息功能,顾名思义,就是向观众传达电影的主要内容,传达的可能是故事主人公、故事梗概、故事发生时间、故事发生地点或者故事结局,一个电影片名传达的信息内容可以包括以上的一个部分或者所有,也就是说观众在看到片名后,会对电影相关的主题或者类型有所了解。因此,片名 是对整个电影故事的高度凝练,可以让观众一目了然,至少留给他们一定的猜测空间。基于此种信息功能,所以翻译这种比较具有强烈信息传递功能的电影片名,采取的方法一般是直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例外。直译就是 基本上是对等的字对字翻译。比如 The Kings Speech,中国大陆翻译成国王的演讲,而香港翻译的是皇上无话儿,台湾则翻译成王者之声:宣战时刻。The Kings Speech 讲述的是因为弟弟因爱舍皇位,约克郡公爵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国王,在二战的背景之下,乔治六世面临着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的艰巨任务,为什么说艰巨,因为乔治六世患有口吃。为了克服口吃的毛病,乔治六世历经治疗,终于靠医生、家人和自己的毅力下,在二战成功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所以故事围绕的核心,众人为之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最后的演讲。英语片名,毋庸置疑,想传递的就是这种意思,所以大陆的翻译国王的演讲这种直译是很恰当的,国内的观众看到该片名,就大概了解了故事的主题核心就是关于一个国王的演讲。而反过来看台湾和香港的译本,为了追求语言的美感,有点过译了。皇上无话儿确实有模糊地表达出乔治六世口吃的状态,但是这种根据电影内容的编译或者说是意译,反而不如直译效果好,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也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香港的王者之声:宣战时刻听起来很有噱头,乍一看有点像是蝙蝠侠这种漫威英雄电影或者战争电影,会有一定的误解。可能在噱头方面比较有亮点,但是也是过译了,显得有点夸张,而且“声”和“speech”完全不能对等,只能说模糊地有点牵扯,可能比较有亮点的是“宣战”二字,因为故事背景就是二战,但是明明直译更省力,而且效果更好,为什么要化简为繁,大费周章的花式翻译。所以综合大陆版本和港台版本的对比,可以看出大陆版本的直译更加精确地传达出了电影内容。另外的例子像是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等,前者是电影故事的主人公;后者是电影故事的一个理论基础,将理论延伸至人类社会。像这种传达很明确信息的电影片名,直译无疑是最好的翻译策略。综上所述,对于信息类,一般没有文化负载词的电影片名,不管采取何种具体的翻译策略,都是为了实现电影片名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功能,而这时候,在目的论指导下采取的翻译策略,无论是直译还是策略,都是为了实现电影符合译入语观众的期待,观众是影响片名翻译的主体,即遵循了目的原则。2、审美功能审美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体验,内心的感觉。也就是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尤其是美的感受。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要从译者的角度克服一定的文化障碍,帮助读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审美感觉。这个时候,一般处理的是不好直译,如果直译的话不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电影片名,而为了实现这种以观众为中心的审美功能,采取的翻译策略肯定排除直译,一般是意译、增词、减词或调整语序等等,不管怎样,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译入语观众的审美能力的。比如 Scent of a Woman 翻译成闻香识女人,而不是其他的译法女人香或者女人的芳香。如果只为了信息功能而直译的话,也就是翻译成女人香或者女人的芳香的话,就没有闻香识女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来得更加美、更加有内涵。闻香识女人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两个动词“闻”和“识”,多了这两个词,就多了一种朦胧而又模糊的立体美感,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这一方面来说,达到了翻译委托人也就是电影公司的目的,吸引观众,同时又符合译入语观众也就是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用语习惯。另外一个例子就是 Hilary and Jackie,分别有三种译本希拉里与杰基,狂恋大提琴和她比烟花寂寞,同样英文片名都是名词,也就是故事的两个主人公,一对姐妹希拉里和杰基。电影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寂寞的故事,妹妹拉大提琴天赋过人,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心无比寂寞的一面,她反而羡慕姐姐这种普普通通人的生活。妹妹的生活是在华丽背后的虚空与流离,流离在亲情和爱情之外,结局无异乎是悲剧的,与其说是故事片,不如说是文艺片,因此艺术性更强,导演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也更加晦涩难懂。如果像信息类的故事片名一样采取直译,也就是希拉里与杰基,虽然和英文的片名如出一辙,但是感觉不深刻,观众乍一看,不会想到讲的是更加有深度的东西。可以说,翻译成她比烟花寂寞,从某种程度上说,算是超越了英文标题 Hilary and Jackie,不管是艺术性审美性还是给观众带来的直观冲击来讲,中文标题更胜一筹,中文标题算是译者自己的发挥,根据电影内容和电影含义的编译,给人一种寂寞空虚萧条的悲剧之感。从这一点来说,翻译成她比烟花寂寞审美效果确实很好。而狂恋大提琴虽然说也是译者自己的编译,也符合电影中妹妹的特点,但是就深度和广度而言,显然是不足的,比她比烟花寂寞稍逊一筹。不管是她比烟花寂寞的翻译还是闻香识女人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都很好地实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都是为了更好地符合译入语观众的期待和符合译入语观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期待,译者在这里主观能动性很强,将译本和译入语读者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因此也很符合目的论的目的原则以及连贯原则,而忠实原则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译者以及委托人的意愿的,以服务目的原则为宗旨实现的。因此以目的论为指导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如果要实现一定的审美功能,则也是要以三大原则为依据的。3、商业功能电影的制作发行,传递到其他国家,不单单是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更重要也更加主要的是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这是电影制作发行的核心目的,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上。所以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当要充分发挥起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作用,要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好奇心和观看欲望。而这主要考虑的是翻译委托人的意愿,要实现商业价值,其实也考虑到了译入语观众的心理需求,只不过为了符合他们的期待或者给他们制造期待,可能会过分放大原有的英文标题。例如 The Prestige 大陆翻译成致命魔术,台湾翻译成顶尖对决,香港翻译成死亡魔法。其实跟原有的英文标题几乎毫不相关,算是一种根据电影内容的再创作。电影内容其实是关于两个著名魔术师的明争暗斗,二人出招接招,一来一往,争斗在剧烈升级,友谊和道德都被抛诸脑后,一场血案在悄悄酝酿,电影剧情环环紧扣,扣人心弦,很是烧脑。要想表达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味以及剧情的内容,直译当然不可取。无论是致命魔术、顶尖对决还是死亡魔法其实都是抓住电影核心,主要的矛盾冲突然后加以理解翻译的。单从文字角度,不看对观众产生的影响的话,三个都各有特色,致命魔术无论是“致命”还是“魔术”,这两个词都紧扣住了电影的核心,“致命”暗示了结局,“魔术”则是手段;顶尖对决则着重强调两个主人公之间的你来我往争斗,只是却未点名关键的“魔术”二字;死亡魔法和致命魔术异曲同工,都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措辞不同,语气和措辞相较于致命魔术更加和缓。但是如果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死亡魔法肯定不行,像童话故事一样。而顶尖对决有种港片的即视感,不会联想到和魔术有关,而魔术作为该电影的重要元素,是不可或缺的。综合比较,无疑是致命魔术听起来更加酷炫,悬疑或者是残酷,会更有看头,观众也会更加喜欢,作为商业片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