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一中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一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化学试卷(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化学试卷(11月份)月份)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暖手袋”是充满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密封塑胶袋,袋内置有一个合金片当合金片 轻微震动使溶质结晶,该过程放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彩色密封塑胶袋能造成白色污染 B钠、氧化钠、氢氧化钠都能与醋酸反应得到醋酸钠 C大多数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 D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P、S、Cl 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C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列,第 3 列是第B 族,第 17 列是第A 族D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4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molL1NaOH 溶液B除去 CO 中的 CO2C苯萃取碘水中 I2, 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 数为 12.20mLAABBCCDD5下列有关 NaClO 和 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 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 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 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 6.021023个6将 10.7gMg、Al 和 Fe 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标准状况下 3.36L 气体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 7.84L 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 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 A0.1molB0.2molC0.25molD0.3mol7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CH4+H2O3H2+CO,每消耗 1molCH4转移 12mol 电子B电极 A 上 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 B 移动D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二、实验题(本大题包括二、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6 分)分) 8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 (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 NaBH4,其流程如图: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 ;(1)在第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 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 是 ,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 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 、 、玻璃片和小刀等; (2)请配平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 SiO2+ Na+ H2 NaBH4+ Na2SiO3(3)第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第步分出 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 法是 ;(4)NaBH4(s)与 H2O(l)反应生成 NaBO2(s)和 H2(g) 在 25、101kPa 下,已知 每消耗 3.8gNaBH4(s)放热 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9Na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其电解制法如图所示,请 根据图示分析:电解过程中的电池反应为 ;每转移 0.6mol 电子在 Ni 电极上 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隔膜用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还是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10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 Al、Cu 片插入浓 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 1) ,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 2 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 片,此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溶液中的 H+向 极移动,t1时,原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原电池 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 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小组同学探究 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打开活塞 a,逐滴加入 H2SO3溶液到过量,烧瓶内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得出的结论是:H2SO3的氧化性比 Br2的氧化性 (填“强” 或“弱”) 再打开活塞 b,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H2O2,刚开始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 溶液变为橙黄色,变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得出的结论是 H2O2的氧 化性比 Br2的氧化性 (填“强”或“弱”) (2)某学习小组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发现有白色沉淀,为了清 楚沉淀的物质,研究小组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沉淀物是 ,产生该物质可能的原因是 (3)为探究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将干燥的 SO2气体通入品红的四氯 化碳溶液中,发现品红不褪色,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编号)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 SO2分子 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一定是 H2SO3分子 c此实验无法确定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 d将干燥的 SO2气体通入品红的酒精溶液中,能使品红褪色 由此可猜想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4)配平并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MnO4+ H2O2+ = Mn2+ O2+ H2O每有 1mol 高锰酸根参加反应,生成 mol O2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12美国化学家鲍林教授具有独特的化学想象力:只要给他物质的分子式,他就能大体上 想象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多核离子所带电荷可以认为是中心原子得失电子所致, 根据 VSEPR 模型,下列离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一组是 A、NO2和 NH4+B、H3O+和 ClO3C、NO3和 CO32D、PO43和 SO42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13铜、锌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如表所示:电离能/kJmol1I1I2铜7461958锌9061733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 能,其主要原因是 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14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其 结构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时,碳的各种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B、石墨烯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从石墨中剥离石墨烯需要破坏化学键 D、石墨烯具有导电性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15最近科学家成功以 CO2为原料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 原子均以 4 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延伸结构,则该晶体中碳原子 采用 杂化与周围氧原子成键;晶体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碳原子数与 CO 化学键数之比为 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16已知钼(Mo)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钼原子半径为 a pm,相对原子质量为 M,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请写出金属钼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g/cm3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一中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一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化学试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化学试卷(卷(11 月份)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暖手袋”是充满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密封塑胶袋,袋内置有一个合金片当合金片 轻微震动使溶质结晶,该过程放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彩色密封塑胶袋能造成白色污染 B钠、氧化钠、氢氧化钠都能与醋酸反应得到醋酸钠 C大多数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 D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白色污染指塑料制品形成的污染分析; B根据钠、氧化钠、氢氧化钠都能与醋酸反应的产物分析; C根据合金的特点分析; D物理过程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答】解:A白色污染指塑料制品形成的污染,而彩色密封塑胶袋属于塑料,故 A 正 确; B钠、氧化钠、氢氧化钠都能与醋酸反应都生成醋酸钠,故 B 正确; C合金的特点为熔点比各成分都低,硬度比各成分都大,故 C 正确; D物理过程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白色污染、合金的特点、物质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以及钠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比较简单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P、S、Cl 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C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列,第 3 列是第B 族,第 17 列是第A 族D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失去电子能力越弱; C依据周期表中各族的位置关系解答; D电子数相同,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解答】解:ASi、P、S、Cl 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单质与氢气化合越 来越容易,故 A 正确;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失去电子能力越弱,金属性越弱,故 B 错误;C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列,第 3 列是第B 族,第 17 列是第A 族,故 C 错误;DO2、F、Mg2+、Na+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离子半径 O2、F、Na+、Mg2+逐渐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结构、元素性质,熟悉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性质 的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胶体的重要性质;硅和二氧化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分析】A、碳酸钠加热不能分解; 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液体; C、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可以做气体的干燥剂; D、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殊性质,两性氧化物是指和酸碱都反应的氧化 物; 【解答】解:A、碳酸钠加热不能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A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