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适度松绑、驱除产业蛀适度松绑、驱除产业蛀 虫虫2007215038 曹飞曹飞 建建 筑筑 721 班班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建筑业 政府监管不当 不良利益方渗入给建筑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建筑毕业论文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曹飞阻碍 发展阻碍 发展适度松绑、驱除蛀虫才能助推发展0、 前言建筑行业是一个永恒产业,任何时代都无法缺失。它由最初的人类用于躲避 野兽攻击及自然灾害,用于生存的简单遮挡物,发展到现在的无所不能的现代 化建筑。随着人类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生存条件之后,有开启了生产及 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新型建筑。发展到当代,它已不再简单的是人类生活、生 产的场所了。它的质量、功能不仅仅关系到开发商、施工单位的利益和千千万 万业主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问题。当今建筑业已遍布人类活动的各个角落,从一个人的生活、生产需求大到一 个国家,全世界都离不开它。所以它与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人 类文明以及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而发展到与多 个行业并存的局面。它牵涉到与建筑有关的各个产业的发展,所以建筑行业有 一点动静即会影响到与其有关的产业,同时影响到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格局 的变化。它的兴亡不仅仅关系到建筑产业内部格局的变化还会对与它有关的产 业产生巨大乃至灭顶之灾。当今建筑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行业,已发展为一个 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建筑行业的伟大以及责任之重大。所以作为建筑行业内 的个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建筑上的一砖一瓦的得失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 说不算什么,但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一个国家的安 全。那么应该把建筑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到国家安全层面上来,这样才 能让建筑行业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永恒产业。建筑业的质量、安全如此的至关 重要,就要求从事建筑行业的每个人都要以质量、安全为己任,从自己做起, 严格要求。建筑行业质量要从源头把关,尽可能的把有碍质量、安全的因素从 一开始就拒之门外,不让它对任一建筑有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愈加激烈, 为了有效扼制腐败及提高施工质量,公开招投标应运而生,从总体上看已将建 筑行业提高很大的一个水平,将施工较差、能力较弱的企业闭之门外,让有能 力的单位来建设。这无疑让建筑行业的质量、安全有了一较高的起点,但光靠 这些还是不够的。随之而来的施工全过程更要严格把关,作为甲方的现场监督 人员,监理,责任重大让施工全程都有一个较高的保障。最重要的还是施工单 位的严格自律及完善公正的考核制度,让每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更好的把好 自己那一关,从而最终让建筑能有较高的质量水平。然而施工中任何突发事情 都可能发生,那么就要求决策者能当机立断给予完善的补救方案尽可能的挽回 损失,补救质量缺陷。所以呢,为了建筑业的繁荣发展,便要求其构成的任一方都得努力,都得严 格要求自己。真正将建筑行业,做成一大产业,做成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1、浅谈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几个因素1.1、 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 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 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 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 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 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 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 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 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 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 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 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 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1.2、 材料因素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 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 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a、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 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b、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c、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d、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e、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f、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 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 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 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 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 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 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 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 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 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 ,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 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百年大计,质量策一” 。工程施工项目 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 “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 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1.3、 方法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 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 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 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 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 低成本。1.4、 机械设备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 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 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 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1.5、 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 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 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 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 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 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 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 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 制度,实行文明施工。1.6、 其它具体因素1.6.1、质量问题在目前的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使质量管理的措 施不能到位, 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坚持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质量方针并未落到实处。百年大计, 质量 第一,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口号, 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 真正做到的可以说 并不多。 b)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真正激发施工企业的每一个职 工来关心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最高阶段, 强调的是全员的、全过 程的质量管理, 但在质量形成过程中,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未真正落到实 处。c)施工组织设计并不切实, 甚至很多施工组织设计只是应付招投标的审 查, 真正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未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 制体系并未真正发挥出效益。d) 过程控制的概念只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之中, 持续改进的观念比较淡薄。 即在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中只是处于对目前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并没有在吸取 现有质量问题教训的基础上, 进一步总结, 对施工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e)科学的、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未建立。一是质量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并未严格要求, 二是一切用数据说话的科学质量记录分析体系还不完善。1.6.2、 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倾斜、倒塌、破坏、 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精确等, 但究其原因,可以 归纳如下:a)违背建筑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 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 没有 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 无法设计; 无图施工; 任意修改设计, 不按图施工; 工程竣工不讲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 致使 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 b)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 提供的地质资料, 数据有误, 地质勘察时, 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 c)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各种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 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 按照地基处理应 与上部结构相结合, 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 从地基处理, 设计措施、结构措施、 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d)设计计算问题。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 计算简图不正确, 计 算荷载取值过小, 内力分析有误, 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 悬挑结构未进行 抗倾覆验等, 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e)建筑材料不及制品不合格。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 水泥 受潮、过期、结块、安全性不良, 砂石级配不合理, 有害物含量过多, 混凝土 配合比不准, 外加剂性能, 掺量不符合要求时, 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 密实性, 抗渗性, 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露筋等质量问题。f)施 工和管理问题。由于施工的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工期长, 受自 然条件影响大, 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 加之目前部分工程建设单位不是长期从 事基本建设工作, 对工程管理监控、基建程序等尚不十分清楚。因而在监督管 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留下隐患。2、质量控制 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包括研究国外的经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把工 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这个体制不外 乎三个层次:一是政府监管,二是建设单位(业主)负责,三是建筑产品的直 接生产者负责。由这三个层次构成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管理的体 制。2.1、质量控制体系2.1.1、政府监管 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一层次是政府监管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我们市场运行的规则还不完善,但就现有的规 则,实施中的问题也很多。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很普遍。所以,政府要 下功夫。a、一方面要构造这个市场,健全运行规则,同时要保证这些运行规则的实施。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b、还有微观的一方面,就是政府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在这方面,我们已经 做了不少的工作。从 80 年代开始就抓政府的质量监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