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物体的浮与沉-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五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知识能力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重 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施教策略: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课本 P95 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3、用借助课本资源: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难 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教学策略教学策略】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3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讲授法、演示法、谈话发、练习法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准备学生分组实验(10 人一组):泡沫塑料、小玻璃瓶、钩码、乒乓球、牙膏皮【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马来西亚“马航事件”事件吗?假如把打捞飞机残骸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一、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动手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泡沫塑料、小玻璃瓶、钩码、乒乓球、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一)猜一猜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二)试一试1、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乒乓球42、下沉的物体有:钩码、牙膏皮3、即不上浮也不下沉的物体:小玻璃瓶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状态:上浮(至漂浮) 、下沉、悬浮(二)做一做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上浮的物体沉下去?研究对象原来在水中的状态 使物体上浮/下沉方 法泡沫塑料上 浮下 沉绑上重物牙膏皮下 沉上 浮使牙膏皮鼓起(四)交流与小结1、汇总学生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方法。2、从受力的角度分析,改变了那些力,改变的方法。(1) 、改变重力(2) 、改变浮力 :、改变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液体密度(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二、物体在液体中状态5结合课本以及探究活动的事例,归纳出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1、下沉(沉与液体底部)2、悬浮(可以停留在液体任何深度处)3、漂浮(物体有一部分露出液体表面)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P95 图 1032(1) 、F 浮G 上 浮(3) 、F 浮=G(没有浸没,物体部分露出液面)漂 浮(4) 、F 浮=G (全部浸没) 悬 浮2、物体浮沉条件与密度的关系(1) 、 液 物 上 浮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 、课本 P96 练习第一题研究鸡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浮沉情况。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 浮 G 物研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上浮。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 浮 G 物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下沉。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 浮 G 物6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 浮 G 物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下沉力的关系F浮=G 物F 浮=G 物F浮G 物F 浮G 上 浮(3) 、F 浮=G 漂 浮8(4) 、F 浮=G 悬 浮六、作业设计1、课本 P96-97,第 2、3、题2、制作浮沉子3、完成练习册本节课练习题(设计理念:课外的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