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教得太死,一是教得太活。教得太死教得太死这种教法在目前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占主流。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文学常识的记忆,关键字的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表达作者的感情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在诗歌方面的试题,也的确显示出了让人可以针对的程式化:2004 年的中考试卷,在古诗方面的试题,主要以名句填空为主,而且还是最最常见的一些名句。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考了十几年了,2004 年的中考试卷上还有八家在考。我们不是说这首诗不该考了,因为学生每年都是新的,这样千古流传的名句考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样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古诗文就那么几分,学生到时背背就解决问题了,平时无需下那么大的功夫。下了功夫,学到了能力,在这种题目上也无法表现出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些老师在教学古诗文时过于草率,只让学生会背会写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如何品味、如何鉴赏,则是一带而过。2004 年的中考试卷中,也有两三家出了鉴赏类的题型,题目也只是对课文注释的翻版,学生平时稍加留意,答对没有太大的难度。和中考相比,高考的古诗文题目全是选自课本以外的诗歌,题型以鉴赏居多。学生读起来难度较大,似懂非懂。学生答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好在大多是选择题,最后可以任选一个了事。其实,要做到对这类题型有把握,非一日功夫所能达到的。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那么多的古诗文,要背到原文,那种量的巨大是难以想象的,何况还会出现一些本来就让人很难看懂的“朦胧诗”。所以学生也很清楚,就那么二三分,需要花上那么大的功夫吗?何况还有其他学科在争时间。一些学生就抱着很乐观的态度,看懂了更好,看不懂就蒙,蒙不对也不会影响大局。这就是造成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教得过于死板在主体和主导方面的原因。教得太活教得太活这类教法大多出现在公开课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运用光、电、声、色等高科技的手段,把一堂平时只背背写写的古诗文课上得让人耳目一新。没有谁敢说这种教法不好,但是这种教法也只是一朵昙花,只限于很长时间才能等到的公开课上,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见到的。和前面的应试教学相比,这种教法又显得太活,学生很难接受,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这种教学方法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朗朗读读型。型。整堂课都在读。老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读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其间配以舞蹈、绘画,甚至小品表演等手段。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读完以后,学生还是一无所知。读是一种手段,只是为营造一种气氛而读,只是在那一堂公开课上集中读,恐怕是很难见效的。朗读只是一种感染,要想让它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产生影响,就必须是熟烂于心的背诵。巴金先生不是在年青的时候就会背诵红楼梦吗?于是才有他的家春秋等传世之作。现在的中学生能背诵的东西少得可怜,有的诗歌上课时能背诵,时间稍长又忘完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就不是所有的学生在上这课时就能背诵完的吧!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在朗读中,不停的指点,内容包括朗读的节奏,重读与轻读,声音的高低,语调的长短我们要问的是,那样读有依据吗?如果说那种读法是老师对那首诗的理解是可以的,统一的强制性地让每个学生都如此读,就不妥当了。咏唱型。咏唱型。咏唱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手段。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一些文化名人也为古诗谱写过乐曲。如胡适、赵元任、俞平伯、文怀沙、霍松林等都有传世作品。李叔同先生的那首“长亭外,古道边”传唱半个世纪,叶至善先生则用外国乐曲为 150 多首古诗选配了乐谱,影视剧和当红歌星也有少量作品流行。但这对于中华茫茫诗海,那点数量就少得可怜了!诗歌是不是咏唱就比背诵记的牢固呢?根据我们平时的经验,感觉也未必就是。我们到练歌房唱歌的时候,不是经常只会哼乐曲而不会唱歌词吗?而我们所能哼的乐曲至少是某个时代刻骨铭心的作品吧,那歌词怎么就不能记住,因为我们平时用得太少啊!古代的诗歌不是流行歌,会对学生产生那么大的诱惑。有的学生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几十首,乃至上百首流行歌的歌词,却背不下几首古诗;能说出各国足球明星的各自爱好,却搞不清苏轼就是苏东坡这也是让教育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啊!再说给古诗谱曲的问题,我们是根据什么就能把那首诗定格为那种的曲调?定为那种的曲调是在表达作者的感情,还是在表达曲作者对古诗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一个人对一首诗的理解,定格为一首诗就应该如此理解,也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吧。如果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谱子唱敕勒歌还能让人接受,但用“新年好”的谱子去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而且是童声齐唱,你还能感觉妙处吗?还有一些老师自己给诗歌谱曲,弄的歌不像歌诗不像诗,学生唱也不是,背也不是。这对学生理解诗歌还有帮助吗?拓展型。拓展型。拓展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适当的拓展对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一些古诗文课,已被拓展的让人感觉没了边际,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我曾听过一位老师上的孔雀东南飞,整堂课就在讨论焦仲卿为什么休掉刘兰芝。学生的思路是放开了,想象的原因五花八门。但这课的重点在哪?学生讨论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还有人能根据“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判断出陶渊明眼睛的斜视。这种避重就轻的拓展,除了引得学生的哈哈一笑,还能有什么价值?中学语文教学上曾刊登一位老师的古诗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短短的一节课,涉及古诗文鉴赏方面的名作二十多篇,而且都是近阶段较有影响的著作。有人说过,就那些著作,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要用上一个学期才能看出一点名堂。我们的学生真的就有那样的水平了吗?我们中学的古诗文教学用得上作那么高深的探究吗?学生探究后,古诗文的鉴赏水平就能培养出来了吗?鉴赏鉴赏型。型。诗歌的内容讲解的很粗糙,然后就是学生轮流上台朗读从网络上下载的,或是从一些鉴赏词典中摘抄的有关那首诗的赏析文章。气氛热烈,文采飞扬。殊不知,学生读完之后还是学生。下载和抄袭永远不是创新。有的老师还把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称之为比较阅读。然后就有学生能写出神采飞扬的赏析文章。作家生平的叙述,作家思想的研究,作家内心感受的揣摩,甚至作家艺术风格的归纳,俨然是在进行一场学术的探讨。我们的学生真的有了这样高的鉴赏水平吗?那就得问问上那一堂课的老师了!事实上,初中生只有一点古诗文的感性认识,欣赏的能力还没有形成,高中生有一点古诗文欣赏的模糊认识,也还不能形成独立的欣赏观。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多见一点就会尽早成熟他们的欣赏观。但我们要说的是,学问是有其阶段性的,人的认识也有阶段性,如果像前面那样,我们的学生还要去上大学吗?我们的大学还要开设“中文系”吗?新课程标准也只这样要求的:“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我们有些老师不是在培养,而是在运用。如此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能起到好的效果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