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险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规划的体会和思考保险是基于大数法则的风险管理工具, 运用数据和共享信息是保险经营的专业特征,也是行业传统。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信息化、数据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建立行业性的信息共享平台,是保险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助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铺路之举。2013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规划建设保险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本文从一个参与者个人的角度,谈谈对平台建设整体规划的一些理解。一、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就是要在战略层面知大势、知自身、知方向,探究平台和公司发展的基本定位、基本路径和长期愿景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第一,中国保信为谁服务?中国保信到底为保险公司业务发展服务还是为监管服务,是经常有人发问并事关平台站位的焦点话题。对此,我们的理解是:(一)从大的产业范畴观察,监管是保险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监管机构的角色参与,信息平台的要素构件是不完整的。(二)保险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外部性,监管的全程探照和产业的自主发展相融合,是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大趋势。基于信息平台所达成的保险经营的规范性、透明性和科学性,既是监管追求的目标,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两者并不背离,不应该对立起来。(三)通过信息平台,建立新型的产业互联网,提升全行业的信息化和数据化能力,重塑监管方式,升级作业模式,深入推进互联网保险,增强整体竞争能力,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保险业共同应对外部产业竞争的必由之路。中国保信为此确立了“服务行业发展、支持保险监管、保护保险消费、辅助社会治理”发展目标。在这个多元的目标集合中,行业发展是根本,监管是平台重要应用和建设推动,保护消费和辅助治理则是随之而来的衍生性目标。四个目标有先有后,有主有辅,可以看成是“1+3”或“2+2”模式。第二,中国保信做什么?这涉及保信的业务边界和平台的功能属性两个问题。基于保信的目标和定位,保信的业务边界可以做如下描述:(一)平台建设的最终方向是满足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而不是单纯的监管需求,不能把保信当成监管部门的信息中心,平台也不能建成纯粹的监管系统。(二)中国保信不经营保险业务,不能与保险机构形成业务竞争关系。(三)中国保信为全行业服务而不是为单一公司服务,不主动改变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四)中国保信重点解决带有行业普遍性的痛点问题,做单一公司不能做、不便做,不愿做的基础工作。平台作为行业信息枢纽,可以有两个功能属性选择或业务发展方向:一是数据属性。数据属性重在价值发现,看重数据的全量性、多维性和可用性,需要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等工具能力。平台应全面收集和沉淀行业所需数据,拓展数据的总量、维度和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丰富的数据产品,形成一整套数据服务生态机制,成为强大的行业数据基地。二是通道属性。通道属性重在交易支持,强调平台配套服务的完备性、便利性和成本替代率等,为构建完整的产业互联网作业体系提供基础组件式服务。换句话说,平台应成为行业内外交互的总线和保险生产作业平台,提供包括托管、认证、支付、结算、反欺诈、网络连接、传输通道、信息预填、单证电子化、附属业务外包、API 接口等各类开展保险活动特别是保险交易所需的业务辅助工具。两种属性所需的条件和能力不同,演进路径不同,但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中国保信因何而立?作为一家新成立且规模不大的国有企业,在技术、人才、资本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复杂任务,实现远大目标?从公司的资源禀赋看,中国保信有三方面资源优势,在不同阶段交替释放,才能持续推动公司向前发展。一是政策驱动。一方面,信息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在完整的行业网络体系和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涉及到监管职能搭载、保险公司业务系统关联、保险作业流程改造和整合、行业数据标准、应用功能推广、跨行业合作及跨部委政策协调等诸多复杂问题,政策推动和行政主导是一种更为可行甚至不可替代的手段,这在平台建设的初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信息平台建设是完善保险市场信息要素的基础工程,带有要素市场建设的诸多特征,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部门的角色不能只围绕监管应用而存在,应全方位参与到整个信息平台建设中,承担起组织、规划和推动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二是位势驱动。位势驱动的本质是信任驱动。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保险公司也有搭建行业交互平台的商业计划。但保险公司的自身业务和跨公司的平台业务有时是一种竞合关系,在市场主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相关产业的角色分离和利益回避尤为重要。既当裁判员又当业务员的角色冲突是任何既经营保险业务又开展平台业务的机构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保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参与保险业务竞争的独立机构,专业、专职从事保险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行业信息平台的市场空间中具有中立和准公共的地位。在所有涉及跨公司、跨行业数据交付的领域,保信都可以承担起保险公司可信赖的共同受托人角色。三是生态驱动。平台基本建成后,基于平台的行业聚合和数据汇集功能,在多主体参与的情况下,可以围绕平台形成相对完整的保险数据供应生态链,最终强化平台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地位和数据服务价值,成为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二、业务规划中国保信是一种新型业态的公司,平台即业务,数据即资产。公司业务规划分两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保信的业务如何布局,总体采取什么样的业务架构,基于何种商业模式。二是在具体业务层面,各子平台如何建设,提供什么最终服务。第一,平台的总体架构。从行业内部横向看,信息共享范围应当覆盖所有保险业务类别,不同业务对的信息需求以及平台共享的信息范围、业务介入程度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从保险业务纵向流程看,保险作业的每一个业务环节都可能涉及信息需求或平台参与。从平台自身的业务流程来看,如何建立专业化的功能应用和一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以上问题都是公司司总体业务架构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保信将整个信息平台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根据不同的险种类别和该领域的业务需求,分别建设各自独立的业务子平台,强化应用功能和市场跟踪应对,如目前保信已先后建成或在建的车险、农险、健康险、中介等业务平台。后端则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在汇聚所有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基于人、险种、标的等各种逻辑主题的主数据库以及不同应用主题的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在此基础上开发数据产品或服务功能,同时通过一系列内部管理和监控机制,实现平台数据标准、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的统一性。第二,平台的业务主题。所谓业务主题,就是各业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提供什么最终服务,为用户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不同业务平台的需求和功能不同,但可以归纳提炼以下几类通用性业务主题:(一)保单登记。登记是一个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概念,保单登记是一种新的保险监管理念和方式,目前在监管制度层面已经明确,并已进入国家立法程序,有望上升为法律规范。所谓保单登记,即法定主体依法开展的对保单全生命周期所涉保险活动数据信息的全面、实时和动态记载。针对不同类别的保单,登记的方式、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单纯的登记并不是最终目的,平台的主要功能大都是建立在保单登记这一基础行为之上,或者嵌入登记流程实现的,因此保单登记可以说是平台的基础业务主题。(二)规范。基于保单登记,保险核心业务流程被平台完整记录下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业务的透明性和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保险交易的场内化,为监管对保险活动的充分监测提供了条件,从而强化了保险公司业务行为的规范导向。规范是保险业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之一,因而也是各业务平台的普适性主题。(三)风险。对作为保险业务经营对象的风险,风险识别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类别风险的发生概率计算,第二个层面是特定合同标的物的风险因素排查。前者集中在产品设计和费率厘定阶段,后者集中在承保核保阶段。基于数据汇聚而提供各类主题的风险统计和标的物风险状况查询,是平台为保险公司服务的核心业务主题。平台的数据颗粒度越细,风险因素的划分标准越具体,全行业对风险的把握就越精准,一些碎片化、夹缝型的业务就越具备可开展的条件,保险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更深入地渗透和广泛地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险的产业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四)反欺诈和反作假。欺诈包括承保欺诈和理赔欺诈,广泛发生在车险、意外险、死亡险和健康险领域,主要侵害保险公司利益。作假包括保单作假和手续费作假,主要发生在农险、中介业务等领域,主要侵害消费者或国家财政利益,或者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平台在行业全量数据汇总的基础上生成强大的数据比对功能,加上外部数据的综合验证,建立有效的模型和算法,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对特定标的或事故提供欺诈风险等级或分值判断,事前及时阻断欺诈声索,减少不合理的理赔支出。二是事后为欺诈案件侦查提供线索,打击欺诈犯罪行为,净化保险经营环境。(五)效率和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业务成本,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关切,也应当是平台的主要价值追求。实现途径主要有:其一、行业总线。在单一保险公司需要连接多个外部主体,单一外部主体需要连接多个保险公司,以及多个保险公司之间业务相互往来的场景中,平台作为连接各方的渠道和桥梁,可以扮演行业总线的角色,极大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如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汽车修理店、保险中介机构等的连接。其二、行业受托。如在车联网、康联网、GIS 系统、身份信息、车辆信息(车辆身份管理信息数据预填、违章信息导入、配件库共建、车型数据库转换整合)等领域,可以以行业集中或共同受托人的身份,推动完成相关服务生态的建设,或者提供类似公共流程方面的服务。其三、行业增信。实现保单电子化甚至保险经营全程的单证电子化,是行业多年愿望,但这一过程有赖可靠的第三方数据托管、消费者信任和便利、保单使用方认可(如车管所)等诸多信用条件。保单登记本身就是一种公权增信行为,保信作为保单登记的执行机构,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可以为推进全行业的保单电子化提供重要助力。其四、行业标准。标准化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数据交互必须基于数据标准的一致性,平台因此可以成为行业标准落地的最有力推手。(六)消费保护和消费便利。在保单全流程实时登记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保单验真、服务查询、保单管理、灾害事故的自动理赔申报等一系列活动,平台据此提供消费保护和消费便利。(七)社会管理。一是更多主题和更有深度的保险统计。二是涉税管理(车船税联网代征、增值税管理系统、电子发票管理系统、税收保险)。三是财政补贴管理(如在农险业务中)。四是资产查询(如在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反洗钱、贪腐案件查处、精准扶贫等场景中)。五是灾害救助。六是行业征信。七是保险保障基金的保单补偿等。以上可以统一看作是平台基于保单登记的“1+N”功能模式,在不同业务平台中,上述功能各有侧重,组合各有不同,各平台可以根据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据和服务的产品化。三、数据规划中国保信成立的初衷是实现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又在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奉行“信息凝聚行业力量,数据改变保险生态”的企业价值观,有建立行业“数据基地”的战略目标,因此从一个相对独立的视角定义公司的数据业务和流程,形成完整的数据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保信作为一个行业数据公司的基本要求。初步看,保信在行业大数据战略中可以确立以下价值定位:(一)保信只是整个行业大数据战略生态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保信的重点在于提供基础服务。(二)保信推动行业大数据战略,首先要解决行业内部的问题,切入点是行业数据的治理、汇聚和整合。(三)单纯行业内部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大量外部数据以多种方式参与保险业数据生态的建设。(四)保信的数据服务应当和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形成紧耦合,在保险作业过程中应实现从“数据漫灌”到“数据滴灌”。(五)基于需求的多样性,保信可以提供数据内容、数据通道、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一揽子综合性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方式。基于以上定位,在平台设计、开发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强化以数据为导向的建设思路。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