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1案例名称案例名称乡愁科目科目语文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提供者提供者曹 良课时课时1 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乡愁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 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 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 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通过“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四个可感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 化,它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情诗。意象独特,构思精巧, 形式完美,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二、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两个周回家一次,对“乡愁”有较深的感受 2.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学生,思维活跃,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 3.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感受浓浓的乡愁 4.学生结合以前讲过的诗歌鉴赏技巧,能够理解和感悟本诗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学习策略 学生提前预习,掌握字词,初步感受本文情感 2.合作交流策略 3.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策略 4.学教并重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2教学环境:多媒体电教室资源准备:1.自制的乡愁ppt 教案2.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学教学过过程程教教师师活活动动学生活学生活动动设计设计意意图图及及资资源准源准备备导入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又处于诗一般的年龄,正如叔本华所说“抒情诗,少年 之作也!”我们对诗歌有着特殊的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作者、作品简作者、作品简 介介余光中,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评论家。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乡愁 听听那冷雨是其诗歌和散文中流传最广的。 余光中在文章中写道:“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 21 岁。我受过传统四书 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 ”他还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 回忆 70 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 年的时候,我在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 20 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 ” 在笔记本上记录重要的东西理解余光中简介,感受一个游子20 多年来压抑在心中的对祖国难舍难分的思乡之情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3朗读朗读朗诵: 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自由读(强调:在读的时候,揣摩一下怎样才能读好。 ) 指名读(强调:认真听,指出他的朗诵好在哪儿,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 ) 教师范读(配乐) 强调: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诵者要象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人。 自由读 指名读(配乐) 学生评价,并引出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语速稍慢 感情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呢?重音 节奏(重音和节奏以第一节为例,引导学生把握。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浓浓的思想之情(朗读时注意节奏的把握、轻重音的区分)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4赏析赏析赏析: 1、介绍意象: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乡愁!那么作者是如何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呢?为了更好的解读作者的情感,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为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所借助的事物。简而言之,就是作者的情感载体。 比如: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的简单排列组合,使我们感受到的是落寞单调的景和作者心中凄凉断肠的情怀,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意境。 可怜数行雁,点点长空排。寂寥、凄冷的氛围。 2、分析意象: (1)请大家浏览诗歌,找出这首诗中的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四个人生阶段,作者分别选取了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板书: 小时侯 邮票 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 长大后 船票 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后 来 坟墓 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现 在 海峡 离开大陆对故土的眷恋 抽象的情感,投射到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反衬出诗人内心浓烈的思乡之情。可谓是“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 ” D、诵读: 1、分别诵读给同学听。 2、设置情景朗诵: 在诵读声中结束本课。 1,找出本课所选用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理解穿越时空的情感3,理解本诗的情感抒发是层层推进的1.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抽象的浓浓思乡之情是通过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的。2.2.理解本诗的情感抒发是层层推进的3.让学生理解穿越时空的情感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5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 应 用学生的 活 动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第 2 页 音 频歌曲 乡愁判断布置作业开始音 频 动 画 动 画 动 画 动 画 辽 频朗读录音导入新课,介 绍作者及写作由 来指导朗读朗读、评价设疑,感悟内 容思考讨论回答聆听图 片 频作者简介识记欣赏朗读聆听评价、指正朗读判断文 本问 题小结归纳朗读诗文品味特色思考讨论回答评价、小结结束文 本诗文 特色音 频歌曲 乡愁音 频歌曲 乡愁判断判断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6七、教学评价设计七、教学评价设计总体评价:本课设计严谨,开篇激发兴趣,结束意味深长,充满着浓浓的情感;教材处理得当,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教者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通过“读、思、写、说、背”等方式,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激发了情感;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习效率较高。本课如能以歌曲、画外音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出四节诗的画面,再采用电脑课件等先进的手段进行教学,便会锦上添花。八、帮助和总结八、帮助和总结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始终用新课标的理念作指导,建立起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被动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 探究” ,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这节课的设计也依据了诗歌体裁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理解(感情)”三步四环节的品读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乡愁一诗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