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1 页 共 8 页荆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考试荆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考试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56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56 分)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 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 12 题。1、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荫纳凉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遮雨 2、北京时间 12:48,该房屋的影子朝向正北,则该房屋的经度大约是 A.108EB.132EC.102ED.108W 米粉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浸泡、蒸煮、打揉、压条,经数日晒制而成,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 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左下图示意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 34 题。3、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 A.1 月B.7 月C.8 月D.11 月 4、晴朗的下午,下列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 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 成 56 题。5.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 大气温度B. 降水量C. 植被覆盖度D. 积雪厚度 6.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2 页 共 8 页A. 蒸腾加剧B. 降雪期推后C. 低温更低D. 太阳辐射减弱 下图为北京时间 2016 年 4 月 6 日 8 时“中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单位:百帕)。读下图, 回答 78 题。7.该日 A. 兰州气温回升B. 沈阳吹偏北风C. 杭州阴雨连绵D.昆明狂风大作 8.4 月 6 日前后以下地区需重点预防的气象灾害是 A. 广西北部山区的低温冻害B. 河北南部的强对流天气 C. 福建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D. 内蒙古中西部的沙尘暴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中 示意我国东部地区 1880-2000 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 (距平是某一系列数 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 910 题。91960-1970 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 西北地区天山雪线降低B. 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C. 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D. 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10与 1960 年相比,1980 年黄河 A. 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B. 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 C. 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加剧D. 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 1200 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 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 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1112 题。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3 页 共 8 页1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B. 侵入岩C. 变质岩D. 沉积岩 12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B. 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和流水侵蚀D. 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下图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 1314 题。13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 高山草甸B. 高寒荒漠C.针阔混交林D. 高山针叶林 14该山地北坡属于 A. 阳坡和迎风坡B. 阴坡和迎风坡C. 阴坡和背风坡D. 阳坡和背风坡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 1516 题。15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6若该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合理,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完成 1718 题。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4 页 共 8 页17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18距市中心 4 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 下图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 1920 题。19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B技术水平 C地价水平D环境优劣 20与 1995 年相比,2009 年该城市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D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减小 城市规划应当因地制宜、遵循规律,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近年来,城 市规划建设中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的音符。长官意志过强导致“政绩规划”,地方利益驱动导 致“商人规划”,盲目崇洋导致“过度规划”,法制意识缺失导致“随意规划”。读我国某 城市气候与地形图,回答 2122 题。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5 页 共 8 页21在图中 A、B、C、D 四处布局果园、花卉基地、水泥厂、电视机装配厂,下列布局比较 合理的是 AA 处布局水泥厂,因其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BB 处布局花卉基地,因其接近市场 CC 处可布局果园,因其接近水源 DD 处可布局电视机装配厂,因其环境优美 22城市的合理规划,应做到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网扩大城市规模, 不断提升城市等级发展农村庄园经济, 使 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合理安排工业区和居民区留有发展余地 AB CD 读图,据此回答 23 题。2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B CD读某大城市不同功能区气温统计图和该大城市某干道在市区与郊区间路段双向车速变 化曲线图,完成 2425 题。24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区位一般应选择在图中的() A甲、乙两处B乙、丙两处 C甲、丁两处D甲、丙两处 25下列有关图中 a、b 两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曲线反映了 8 时左右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 曲线反映了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 曲线反映了 18 时左右汽车流量最大,道路畅通 Da、b 曲线反映了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大小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6 页 共 8 页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 2005-2016 年总人 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 2628 题。26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2005-2016 年持续高速增长B. 2009-2010 年出现迅速下降 C. 2005-2016 年保持相对平稳D. 2009-2010 年出现迅速上升 27在 2005 年-2016 年期间,上海市 A. 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 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 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D. 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282014 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 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C. 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 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二、综合题(第 29 至 31 题,共 44 分)二、综合题(第 29 至 31 题,共 44 分) 29.(13 分)读某大陆西部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特点,分析该布局形式的优点。(5 分)(2)图中在 A、B、C、D 何处开设零售商店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在甲、乙、丙、丁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理由是什么?(5 分)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7 页 共 8 页(3)丁处铁路、公路交会处经常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现已建立交桥,但仍然拥堵,原因何在?(3 分)30(18 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 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 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 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 分)(2) 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 分)(3)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 观点。请你为 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的观点提供论据。(6 分)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第 8 页 共 8 页31.(13 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1: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材料 2:南疆地区某资源型城市不同时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1)根据材料 1,说出五城市的位置特点。说出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4 分)(2)根据材料 2,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变化及其原因。(5 分)(3)五城市生态环境均较脆弱,说出其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子。为提升该地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 分)高一第 4 次双周考地理卷答案第 1 页 共 1 页荆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考试荆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56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56 分) 题号101112131415 答案BADCDBCDACDABCA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答案BABCBADDDBCDB 二、综合题(第 29 至 31 题,共 44 分)二、综合题(第 29 至 31 题,共 44 分)29.(13 分)(1)布局特点:工业区在市区东侧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优点:市区东侧外缘位于盛行西风下风向,利于环保;市区外缘地价较低,可节省资金投入;工厂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利于原料、产品运输,可降低运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 分)(2)C 处。甲地。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处天然林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出行方便。(5 分)(3)附近工厂相对集中,运输量大;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大增,公路交通流量增大;该城市向东的出城公路仅有一条。(3 分)30 (18 分)(1)(M 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6 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6 分)(3)(6 分)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 北临内蒙古高原, 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 M 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31.(1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