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oldq.com.cn安徽省安徽省 2009 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009 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大地的语言大地的语言 阿来阿来 今天,在远离它们故乡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看见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 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 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 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 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 统其 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 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 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 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麦。黍。瓜。麻。 菽。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耒犁地的人。以臼 舂谷的人。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 ”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 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己然开放,轻风 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 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 小小的仓房。 就因为在让人心生安好的景色中描摹过这些形状美丽的字眼,我得感谢让我得以参加 此次旅行的朋友。 就在这样的心情中,我们到达了周口市淮阳县。我是说到达了淮阳县城, 因为此前,已经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 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 零八落的田野。 正是这样的存在让人感到安全。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中国人自 己不再农耕的时候,这个世界不会施舍给十几亿人足够的粮食。中国还有这样的农业大县, 我们应该感到心安。国家有理由让这样的地方,这样地方的人民,这样地方的政府官员, 为仍然维持和发展了土地的生产力而感到骄傲。为此而自豪,而不因另外一些指标的相对 滞后而气短。 我相信利奥波德所说:“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 个是以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是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其实,就是引用这句话也足以让 人气短。我们人口太多。没有什么人拥有宽广的农场,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森林供应木柴燃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oldq.com.cn起熊熊的火炉。更令人惭愧的是,这声音是一个美国人在半个多世纪前发出来的,而如今 我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那么多精英却只热衷传递那个国度华尔街上的声音。 离开淮阳前,我去龙湖漫步,水气氤氲,水生植物生机勃勃, “有蒲与荷” , “有蒲与莲” ,让人心灵也丰沛而滋润。因为这宽广的土地,这土地上蓬勃茂盛的庄稼,因为这丰盈之 水,短暂的淮阳之行值得永远忆念。 (选自人民文学2009.1.有改动) 注:阿来,当代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4、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6 分) (1)作者将“高速路”比作“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2)”“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有了生动形象的人。 ”作者这样说,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和感 情? _ 5、作者为什么以“大地的语言”为题?通观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6 分) _ 6、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试从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角度,各举一例予以赏析。 (6 分) _ 7、文中反复出现“心安”一词,作者在强调什么?如今,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 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作者的观点是否有点不合时宜?联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7 分)4(6 分) (1)表面上,高速路将城市与乡村连为一体,实际上,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过 程中,乡村处于弱势地位,乡村向城市源源不断地输出资源,换来的只是城市的繁荣 和自己的落后。 (意思答到即可,3 分)(2)中国是农业大国,正是那些在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农夫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农耕文明。 作者这样说,既是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也是表达对他们由衷的敬意。 (3 分) 5(6 分) 作者在淮阳土地上见到了大片农田和生长茂盛的庄稼,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 字联想到它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进而联想到农耕文明被挤压的现状,因而产 生忧虑。以此为话题,引起人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重视。 6(6 分)大量使用比拟、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用词简洁、典 雅,富于表现力;长短句交错使用,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 得 6 分。回答时一定要举例。 ) 7(7 分)意在强调无论城市怎么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民以食为天,有粮则稳, 无粮则乱。作者没有否定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化,他是在善意地提醒人们 要冷静地看待农业,土地、庄稼,永远是人类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资源。本文体现 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理性思维。 (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5 分。回答时,要结合文章语句, 如“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 、 “那么多精英却只热衷传递那个国度华尔街上的声 音”等)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 2009 年高三联考年高三联考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红山楂红山楂作者:矫友田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 到了 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oldq.com.cn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 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 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 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 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 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 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 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 很恼火”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惟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 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 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 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 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 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 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 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 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 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 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 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 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 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 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 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 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oldq.com.cn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 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 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选自当代 )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开头写他的性格、行为与众不同,暗示了“他”与山楂之间有一定的因缘和情感 联系。 B、独自来到山楂林,拣起散落的山楂果,不解的询问老师,山楂树被砍时闪动泪花,这 些描写,反映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 C、山楂果成就了他的今天,也带走了他的母亲。他为同学们讲的故事有力地生华了小说 的主旨。 D、 “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也是人性美的体现。小说最后写红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 说明大家从中受到震撼。 E、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曲折离奇,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又倍感温暖。 12、本文在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特色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6 分) 13、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 (6 分) 14、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其作用。 (8 分)11、 (5 分)CE 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