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凉地区庄浪县农历 2012 年正月十二社火(三)秧歌专辑庄浪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年春节,正值农闲,老百姓集结起来耍社火,喜庆新春 佳节,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生活美满,久而久之,即成习俗。 庄浪社火按演出时间可分白天社火和夜间社火两种。白天社火主要有高抬、马社火、高拐 子、春牛、跑社火等。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 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 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马社火又叫“马故事” ,圆实的骡马披上艳丽的被褥,装扮后 的山里娃雄赳赳端坐其上,隆隆的鼓声在前开路。装扮者化妆历史故事人物,马背造型, 凭脸谱、装扮及手中道具辨识情节。朱店、阳川一带喜文,以身架挺俏为优,穿长袍、套 马挂、腰系彩带、恭手或执茶酒具,不穿戏装。其他地方武士居多,装扮者手执道具,甚 至绣球、镜子满身,人马挂彩,富丽堂皇。高拐子即高跷,又叫“木拐子” “柳木腿” 。有 一米多高,也有两米高的,演出时亦化装成各种历史故事人物,手中甩动拂尘或武器保持 平衡,也有个别人玩翻身之类的特技。走高跷的有 50 多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孩子,也有年 轻媳妇。跑社火装扮比较随意,演员步行前进,形式不一,多是唐僧师徒在前开路,农人 拉着木犁紧跟其后,身后跟着几个用锅墨涂的黑脸人,胸前挂一只粪斗,里面装着草木灰, 专往姑娘家脸上撒。最后是一群载歌载舞的姑娘小伙,吵吵嚷嚷,唱唱说说。 白天社火规模最大的是正月十二水洛城开集日,届时,来自全县各地的彩车、马社火、秧 歌队、腰鼓队等云集水洛城,排成一条长龙,自西向东浩浩荡荡一路缓缓开过,场面颇为 壮观。 “夜社火”也称“夜故事” “地摊” ,流行全县。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农历二月二日收场, 也有演至清明节的。内容有跑旱船、唱小曲、笑摊、快板、戏曲、舞狮子等。唱小曲是夜 社火的主要内容。形式以四男四女表演,或多名女子演唱。每人手执蝇刷(拂尘)或钱鞭子 (霸拉鞭),身后尾随小旦一人,锣鼓音乐伴奏相继出场;唱一节,鼓乐伴奏绕场一周,直 至曲终。 庄浪小曲曲牌丰富,庄浪文化馆现整理出 162 首,有反映男女爱情、历史故事、劝善行孝 等多种内容。笑摊是独角或多角的说唱节目,内容以历史古人、抑恶扬善、针砭时弊者居 多。语言诙谐,形式自由,动作随意,故事不求完整,亦说亦唱,演停随意,一没脚本, 二不定例,全凭口传心授,临场发挥。庄浪文化馆整理成册的有 30 个节目。旱船以夜间行 船形式出现,船头船尾点灯,艄翁前引,小旦坐于船舱,船婆(丑旦)后追,诙谐表演。有 的两只船穿插,有碰撞搁浅等,动作巧妙配合,并有船歌伴唱,跑一程唱一段,锣鼓伴奏, 热闹异常。 耍狮子是夜社火的收场节目,舞狮人武士打扮,一般都学过武术,跳上桌子先念四句 古语:“青鬃狮子是毛团,菩萨派它下了凡,新年头上耍一耍,耍个富贵万万年。 ”手中舞 一灯笼,指挥狮子跳桌子、打滚、瞅灯笼等多种表演,并配以武术拳脚制服狮子,最后骑 狮子下场。壮浪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竞观。”立春大多在春节期间,所以演出活动集中在春节期间。每年春节,正值农闲,人民群众满怀喜悦的心情,集结起来耍社火,喜庆新春佳节,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生活美满,久而久之,即成习俗。按演出时间可分夜间社火、白天社火两种。高抬高抬高抬高抬秧歌队秧歌队丑角戏彩车夜社火小曲演唱夜社火小曲演唱夜社火笑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