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戊戌六君子谭 嗣 同林 旭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杨深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 法的人,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鲁迅-变法失败一、新旧势力的交锋:导言:假如你是19世纪末的一位学生, 面对这场改革,你对改革持什么态度 ?1、新旧势力代表:新势力: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 维新派,主张变新祖宗之法,政治上学习西方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光绪帝有变 法图强的意愿,同时,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 同慈禧斗争的砝码。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 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旧势力: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坚 守“祖宗之法”,反对西学变法,中央和地方 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既得 利益,追随旧势力,所以,旧势力在朝廷权 高位重,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阅读P136”新旧势力的交锋”,回答 :新、旧势力是如何交锋的?(新、旧势力各自采取了哪些举措)2、举措:旧势力新势力 人 事 权 军 权慈禧解除翁同和的 军机大臣,任命亲 信荣禄为直隶总督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 书四侍郎,任命谭嗣 同等“军机四卿”基 础荣禄等人暗中勾结 密谋慈禧训政拉拢袁世凯,不识其 真面目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 官员抵制新政游说列强争取支持; 各省只有湖南巡抚陈 宝箴支持变法新势力 旧势力光绪帝(弱,受约束)慈禧太后 (强,控制主宰) (解除远离)翁同龢荣禄(提升重用)陈宝箴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袁世凯 (两面派,给新势力设 陷阱)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3、态势:慈禧太后慈禧太后 召荣禄来召荣禄来 京的电报京的电报二、改革的失败戊戌政变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戊戌政变(1898年9月)1、导火线:2、标志:(1)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 绪帝囚禁于瀛台; (2)搜捕与镇压维新派人士:康有为逃往香 港;梁启超逃往日本;“戊戌六君子”遇害。 (3)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 余新政措施全被取消。3、经过:戊戌六君子谭 嗣 同林 旭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杨深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 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 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鲁迅答案: 肯定其浓烈的爱国情操;大无畏的精神;学思之窗: 谭嗣同的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变法失败的原因:2、失败的教训: 3、历史意义: (1)性质: (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封建势力和 列强寄予幻想);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 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其它重要原因:其它重要原因: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变法手段单一: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存在幻想依赖:对帝国主义的幻想;依赖的皇帝没有实权等等。爱国:一次救亡图存运动揭露了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的阴谋促进了中华 民族的觉醒民主: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 制度的初步尝试传播了西方的政治 学说和科学文化启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积极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有利于中国 资本主义的 发展西学变革成为 时尚潮流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1)性质:【合作探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戊 戌变法失败原因对比表。四、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历历 史史 意意 义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启蒙意义爱国意义进步意义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社会 背景领导 力量政策 措施国际 环境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较高幕府统治危机危机明治维新成功倒幕派实力强大强大 武装倒幕武装倒幕成功逐渐逐渐改革,大力大力推行列强侵略侵略亚洲其它其它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充分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强大维新派力量薄弱维新派力量薄弱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措施激进,无法激进,无法推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瓜分中国启 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曲折性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之于 急激,以自蹉跌之忧乎?梁启超请你找一找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行不通。的中国行不通。【合作探究】:试从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文 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五方面 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日本: 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 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 ,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 强之路。(1)国际环境: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 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 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2)国内环境: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 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 接受新鲜事物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 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 群众,维新派力量小。(3)思想文化:(4)领导力量: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 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 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5)改革途径: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 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 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 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 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 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6)改革措施:戊戌变法:一、甲午战争后民 族危机的加深二、维新运动的兴起三、百日维新四、戊戌政变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兴起变法的高潮变法的失败2007年宁夏历史新课程卷: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 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 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 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 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 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 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3、康有为等维新势力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 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007年宁夏历史新课程卷: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 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 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 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 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 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 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 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变法内容贪大求全,急于求成(2)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3)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面对中华民族这样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 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各自有什么反应?(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2)农民阶级(3)资产阶级革命派(4)地主阶级(清政府)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政与“预备立宪”综合思考题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 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 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 什么?答案要点:维新思想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 资本主义,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 其强大的思想武器,最终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 资本主义制度。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但变法如昙 花一现,很快夭折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如法国,民族资产阶级具 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维新思想缺乏强大的社会基础 ;维新思想在社会封建传统顽强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条件 下仓促形成,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