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 的 学 科 教 学 规 划长春市 164 中学范微微七年级英语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完成本学期各项工作,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理念及学生的实际,制定我的学科教学规划如下:一一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 学科整体教学目学科整体教学目标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7-9 年级分别完成 3、4、5 级目标。2. 学科年学科年级级教学目教学目标标:七年:七年级级完成完成课标课标中的三中的三级级目目标标。 。三级目标: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 7 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结合我校的“以德育为先导,以智育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农村基础教育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及课本、考试说明及九年级学生实际,在本学期在听力、阅读及写作三方面为重点,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实践能力,力争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在教学中 “文化意识” 渗透,适时进行校本开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通过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二二课课程内容程内容规规划:划:1.教材的教材的处处理:理:本学期进入七下阶段,在教学中以教师用书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把课内与课外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词汇、短语、重点句子、交际运用以教材为主,但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体系。交际运用以话题为单位归纳总结及练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2.校本校本课课程程规规划:划: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延伸和拓展教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健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人格魅力!( (1)校本)校本课课程开程开发发内容:内容:单词积累; 文化渗透; 英语写作( (2)校本)校本课课程开程开发发形式及形式及课时课时安排:安排:单词积单词积累:累:英语不占课时,在每节课的课前 5 分钟及课上利用 1 或 2分钟学习。每课五个单词,由学生精选与教授,学生记录并背诵。 文化渗透:文化渗透:根据初中教学内容,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作为一个教学片段渗透到教学之中。 英英语语写作:写作:本届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非常弱,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简单句子都不会写,而写作在考试中占 15 分,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难度较大,所以除了注重方法指导外,给中下等生至少 2 篇范文后,再写,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中上等生按中考要求,中下等生循序渐进,3 个句子,5 个句子,先写短句,保证句子的正确,循序渐进成完整文章。占 2 课时。 三学科三学科课课程程实实施施规规划:划:通过落实我校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促师生共同提高。 ”以及“刚性管理与柔性渗透”相结合,在常规教学备、讲、批、辅、考、评上下功夫。1. 课课程的程的实实施:施:( (1) )备课备课: :本学期学校进行改革教案实行学案导学分层达标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继续完善学案。同时,加强网络知识、技术的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真正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课前深入理解教材,精心备课,优化教学内容。备课做到五备:备教材,备课标,备考试说明,备学生,备方法。对于每节课学生必会的词、短语、句子、语法及本节内容与初中 5 册教材的联系心中有数。同时如何复习使学生最易理解、最易掌握、最省时,如何激活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课结束学生应达到什么目标做到胸有成竹。在教学内容的哪部分拓展,在什么时候拓展,在初中阶段应拓展到什么程度,必须考虑。练习的设置分层次,考虑题型,哪种题是必须练习的,哪种题学生应会,哪种题学生比较头疼,如何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一点点进步,化难为易。降低难度,放慢节奏,扎实基础的同时,发展能力。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首先是备课规范,如学案的书写、小条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等。其次是教师语言的表述,简练,准确。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决不让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东西可以推,可以敷衍,不了了之,一举一动都做到规范,率先垂范。( (2) )课课堂教学:堂教学:充分利用课上 40 分钟,做到实效,高效。利用小条测试扎实基础。坚持每日必测。严抓课堂纪律。课上要求学生坐姿端正,对于扒桌子,斜坐等及时纠正。时刻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恰当处理课堂问题,力求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建议。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等时间加强学困生的辅导,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使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及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学期我进行“四轮”复习。一一一 课课前小考前小考每节课都要考单词组长及时批阅,有错误的学生及时改正。一一一 课课上背上背诵诵上课前老师提前进入教室考核学生的课文背诵情况。让学生提前进入上上课课的状的状态态。 。第三,第三,课课上上 PK课上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 个小组进行抢答老师加分。得分最高的小组给小组每人加分。期末时进行评比。第四,百第四,百词词大大赛赛每周进行百词大赛考核学生的单词背诵情况。高分的学生颁发奖状。并把他的单词卷粘贴在班级里。( (3) )课课外活外活动动: :初一时间时间比较宽松课外活动以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 学生学学生学习习管理与管理与评评价:价:( (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教七年级英语。本届七年级学生人数较多,在校共 88 人。经过上学期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及格人数 40人,100 分以上 18 人,72 分以上 12 人,80 分以上 10 人,根本不会的学生有 20 名,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80 分以下的学生学习报着应付的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差,得教师经常督促,遇见有点难度的题就放弃或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个别学生思想复杂,思想不在学习上如于洋,吴森等,上学期虽多次做她他们的工作,但效果甚微。学生在听、读和写上与课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本学期,除了对于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多鼓励外,继续很抓英语基础知识,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使学困生力求在考试中达到 80 分以上;加强听力、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与指导,使中上等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所提升;教师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 )学生作学生作业业、笔、笔记记、 、练习练习本的本的设设置与要求置与要求学生的作业以平时的家庭作业(巩固性习题)为主,定时收取批阅,以小卷为主。要求书写清晰规范。笔记学生记在书中相应的位置便于复习,教师统一要求。设一个统一的课堂练习本,由孟颖朱明月同学统一分发与收取,随时抽查。由于这届初一学生多,所以对于练习、作业、试卷进行部分批改,以便遇见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同时通过批改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知识点的讲解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哪讲的不到位等。另外,哪些学生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使自己的教学讲解有针对性。( (3)学生)学生评评价整体要求及价整体要求及设计设计: :评评价渗透到平价渗透到平时时教学中。教学中。本学期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综合评价手册进行,对于学生实施多元评价。发挥评价对于学生的督促、激励的作用。a.课课堂提堂提问问: :每学期累计上分 2 次,期中前一次,期末前一次。提问贯彻每节课,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不同的学生机会。提问有时是教师点名,有时是学生 PK。b.小条小条累计上分 2 次,期中前一次,期末前一次,平时每日小考成绩累计。学生很在乎自己的成绩,教师适时给以表扬或给个小台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c.主主题实题实践活践活动动初三以写英语作文为内容,根据复习内容等确定题目,学生先打草稿,教师修改后再写到本上,教师再修改。每学期累计上分 2 次。 (做法同校本开发)d.每月考每月考试试后及时进行成绩分析,与部分学生及时交流,以鼓励、帮助为主。e.学生的听学生的听课课状状态态,上课故意违反纪律的学生现在没有,所以我主要是关注上课溜号或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就是学困生,及时给以提醒帮助。每学期累计上分 2 次。f.本薄本薄规规范程度范程度(a)体现在统一本上,课堂练习本,主题实践本,小条统一印发,作业小卷。 (b)书写规范,字不漂亮没关系,但必须清楚,干净。每学期累计上分 2 次。新学期,我将以饱满、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使师生都得到提高。 2012 年 3 月 30 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