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了,不列颠尼亚进入新课(2分钟)n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 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 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 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东方之珠”香港!写作背景(3分钟)n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 春等四人由此写了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 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的具体情况。这篇新 闻特写,通过对告别仪式的现场描述和156年的 沧桑回顾,体现出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 意义。作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这篇报道笔 法灵活,感情深沉,语言精当,内涵丰富,是一 篇新闻特写的佳作。“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 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 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 、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 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 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 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 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文体简介课文朗读(3分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词解释(2分钟)n凝重:庄重n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n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n子夜:半夜n易帜:变换旗帜,文中指降英国国旗、 升 中国国旗课堂讨论、课文分析(20分钟)n文中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具 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n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插入了关于背景描写的 内容,并说说对这些背景的描写表明了什 么。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 府,降下港督旗帜。(第3自然段)港港督督府府第二个场景(第5自然段)晚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 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 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三个场景(第8自然段)子夜时分 举行的中英香 港交接仪式, 米字旗在香港 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冉 冉升起。别了,别了,“ “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 ”(特写)第四个场景第四个场景(第10自然段)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 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 香港。文中一共写了四个场景n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 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n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降英国国旗n场景三: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最后一次降下米字旗。n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象征意义英国殖民 主义者结 束在香港 的统治权 ,中国恢 复香港主 权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 ,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 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 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 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n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 港督的建筑,实际上 是在告诉人们,香港 已经回归祖,末代港 督已经离去,中国人 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 经永远地成为过去。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 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 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n这句话平实的语言, 对比的鲜明,其中之 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 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 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 情。n从1841年1月23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 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n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 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忘记的。中国人 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 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 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 来表现,语言含蓄,很有分寸。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 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湖四 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 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 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当你了解到经过当你了解到经过156156年年5 5个月零个月零4 4天,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天,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 上空,你有何感想?上空,你有何感想?课堂小结:本课是一篇新闻特写,它 以平实、含蓄、庄重的语言向我们再现了 香港回归时的四个交接场景,写法反映事 实。课外探究:香港和澳门都已经顺利回归了 ,在今后我们还需要继续作出哪些努力了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