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研讨会交流材料下关六中 何 玲第一部分: 解读中考说明 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 是我省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中考复习资 料,中考说明体现了课程标准对 初中化学教学的根本要求,反映初中化学 的核心知识、核心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中考说明的内容同样适合于我 州今年的中考。所以,复习备考时,必须 严格按照中考说明进行,不能任意降 低和拨高考试内容。一、中考说明作为考试用书的作用和地位二、理解中考说明,由考试内 容看中考复习内容及深浅度的把握中考说明在考试性质、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及考试内容和要求上和去年相比 没有变化,只在“题型示例”和“练习”中更 换了一部分题目,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和连 续性。1、中考说明是中考复习阶段应该遵 循的唯一标准以课标为标准,取其共同,把握“初步学 会”、“了解”、“理解”、“掌握”等关键词,在 复习中依层次教学。历年中考,无论试题怎 样变换形式,但重点内容的考查不会变,重 点知识重点考,不追求知识覆盖面。2、把握好中考说明中的关键词,掌握 教学的深浅度 3、认真分析例题和样题,找准例题 或样题的含义,由试题编制的思路掌 握习题变式训练。今年是大理州第一次组织中考,由于 大理州各县市多年来一直参加云南省统一 的高中(中专)招生考试,早已形成一定的考 试模式,严格遵循着课标和考试说明 因此,今年的中考也将继续遵循上述标准 ,与往年中考继续保持其持续性和稳定性 。 三、透过中考说明,看2010年大理州中考1、试题难度基本保持稳定2、试题题型保持不变3、学科热点知识年年必考4、科学探究仍将是考查的重点5、试题继续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实 际及身边的化学知识第二部分:2010年中考复习策略各位老师,在距中考还有两个多 月的时间里,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最需 要关注的是什么呢?你遇到的困惑是 什么?你觉得最有效的复习方式又是 什么?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 进行把握。一、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 习方向 1、向中考说明要范围。明确考点, 有的放矢。2、向中考说明要内容,例题引路, 习题固基。3、领会水平层次要求是提高复习效率的 要点。1、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考题最基本的组成 部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化学用 语,反应类型,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 基本实验操作等知识是中考中常考的考点 。二、研究中考试题,提高复习的针 对性A. B.C. D. +例1(08年中考)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 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例2(09年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 且书写正确的是( )例3(08年中考)(1)用化学用语填写 : 三个氢分子_氧化镁中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_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 O2 _S2- _ 例4(09年中考)(1)用化学符号填 空: 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 两个铵根离子_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碘酒 中的溶剂是_(2)写出符号 中“2”的含义:2S_ Ca2+_2、科学探究是考题的亮点,纵观历年中考 ,实验题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 出,对实验题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基本实验就在课本、综合实验源于课本, 超出课本,要从课本中找出它的“落脚点” 和“延伸点”。(08年)、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 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会刺激呼吸 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 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根据上述实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的,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 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 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 (填“图A”或“图B”)更符合环保的 要求。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 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填“酸性”或“碱性 ”)。(08年)、请根据下图的几种装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是 ;b是 。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4)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取一朵石蕊溶液染 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用水喷湿,放入C中的收集装置 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08年)、实验室中用CO还原磁铁矿(主要成 分为Fe3O4)得到铁,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 (1)实验时,A装置中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 (2)CO还原Fe3O4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装置的作用是 。(4)为分离A装置中反 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 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右 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 a、b为活塞)。 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 a时,可分离得到 ;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 开活塞b,又可分离得到 。(09年)、下图图A和B是实验实验 室制取气 体的两套常用装置。A装置中仪仪器a的 名称是 ;用A装置可以制取的气 体是 (写一种即可);用B装置 制取气体时时,对对反应应物的状态态和反应应 条件的要求是 。(09年)、小明同学到博物馆馆参观观,看到在一些古铜铜器材表面有绿绿色物质质。他 查阅资查阅资 料后得知:铜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锈蚀 生成一种绿绿色的物质质,其主要成分是 碱式碳酸铜铜,俗称铜绿铜绿 ,化学式是Cu2(OH)2CO3。 (1)小明从碱式碳酸铜铜的组组成分析,认为铜锈认为铜锈 的生成过过程中,参与反应应的物 质质有O2、 和 (填化学式),他这样这样 判断的理由是 。(2)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对设计对 比实验实验 ,通过过一段时间时间 的观观察,证实证实 了他的判 断是正确的。其中一个实验实验 的装置如下图图所示,根据你的观观察及思考,试试管 中氢氢氧化钠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他们设计该实验们设计该实验 的目是 。(3)请请你写出铜锈铜锈 生成碱式碳酸铜铜的化学方程式: 。O例、小明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图甲)时,对产生的 大量白烟产生了疑问。于是查阅资料: 资料卡:产物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 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 毒物质HPO3(偏磷酸)由小明查阅的资料看,他最初的疑问可能是: 。 分析:五氧化二磷和偏磷酸都会伤害人的身体,应对此实验进 行改进。气球气球白磷红磷热水图乙改进实验【实验改进】气球气球白磷红磷热水图乙改进实验 白磷红磷薄铜片热水白磷图甲课本实验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图 乙):去掉铜片,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 两个大试管中,在试管中各自套一个瘪气球,用 线固定。然后将两只大试管同时浸在盛有热水的 烧杯中,白磷红磷薄铜片热水白磷图甲课本实验【观察现象】可以观察到试管中 ,此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球变 化是 。 【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反思与评价】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为 。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 水中(试管口接近液面),捏住气球口部,小心取 下气球,观察试管的现象是 ;小明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 。(09年)、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进行酸、碱、盐的性 质实验。实验用到的试剂: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等。多个实验后,在验证碱 与盐的反应时,用滴管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中,结果发 现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同学们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沉淀的产生进行 如下探究: 问题:产生沉淀的原因及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1)沉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而变质,也可能是。 (2)白色沉淀的成分:只有碳酸钡;只有硫酸钡; 。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沉淀成分的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取含有沉淀的混合液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 沉淀的成分是猜想中的 (填序号),其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如果猜想沉淀成分正确,向含有沉淀的混合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时,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除去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除去:通过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检验 :HCl(气)浓H2SO4,固体NaOH,生石灰等.先检验 后除去除去:无水硫酸铜(白色)变蓝检验 :H2O(气)过通过灼热的CuO:CO+CuO Cu+CO2除去:1、点燃证明生成物只有CO2 2、还原氧化铜,证明生成了CO2检验 :CO通过灼热的Cuo:H2+CuO Cu+H2O除去:1、点燃证明生成物只有水 2、还原氧化铜,证明生成了水检验 : H2通过NaOH溶液除去:1、燃着的木条;2、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 CO2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2 2CuO除去: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检验 : O2例5(08年中考)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 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 问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空。(1)泡茶时 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