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 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形 象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 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 艺术形象。鉴赏(一) 诗歌人物形象(1)诗中的人物和诗中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诗中的诗人 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 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 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 、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 细节,等等。 (1)(1)鉴赏鉴赏人物人物( (肖像肖像、行动行动、语言语言、神态神态、 心理心理、细节细节) )、环境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情节情节、正(侧)面正(侧)面描写。描写。 (2)(2)鉴赏鉴赏所写人物的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身份性格、所写人物、所写人物 的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作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对所写人物的态度态度。( (知人知人 论世,关注背景)论世,关注背景) 一、鉴赏方法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长干曲崔颢以自问自答的语言描写,刻画了 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李白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动 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 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 -以环境描写和细节刻画,塑造了 在成都草堂暂时安居下来后的满足、喜悦的 抒情主人形象。二、怎么设计题目?三、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 范作答?范作答?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步骤一) 。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步骤二)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步骤三) 。鉴赏人物形象类答题步骤(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我们来做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 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参考模式参考模式】 诗歌描写了一个 形象。诗中以 来 表现人物的 ,以 写出自己的 。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 诉衷情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 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 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 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常见艺术(人物)形象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 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 光的喜爱。常见艺术(人物)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 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 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 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 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 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 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步骤一) 。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 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 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 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 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步骤二)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 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 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二)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 往和追求(步骤三) 。题葡萄图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一)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二)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三)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描写李广将军猎虎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步骤一) 。明亮的晨光中,看到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追慕(步骤三) 。鉴赏(二) 诗歌景物形象(1)意象: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 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 的主观色彩。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马致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 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鉴赏写景方法 1.写景的角度:仰视、平视、俯视、移步换 景、定点换景 2.写景的层次:远视、近视、 3.写景的方法: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以动 衬静、五官并用(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绘形 绘色 绘声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风景画。画面的近处,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 鸣唱;远处,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 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雪;门前的江边 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 前两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 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 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 广阔。 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 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也表现 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 了什么感情?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 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 人欣喜之情。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二、怎么设计题目?三、景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景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 范作答?范作答?江村即事 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深夜,月亮落下去了,晚归渔翁懒得系船,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景物特征) 意境宁静优美(蕴含的意境)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使得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情感或作用)。鉴赏景物 形象类答题步骤(1)明确是什么景物形象并概括出景物的特征。 (景物和特征)(2)概括出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氛 围。(意境氛围)(3)理解景物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或者有什么作 用。(寄寓情感或作用) 注意:分析景物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从所描写的具体的景物及其特点入手。这 是这种类型题目的最佳切入点。巩固练习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请简析这首诗的意境以及作者由此抒 发的思想感情。答案:诗中描写了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眺望 原野,空旷开阔。雨后水涨,波光粼粼,峰峦叠翠 ,清新逼人。 远近结合,有色彩,有层次,营造了清幽秀丽的 意境。表现了诗人爱田园、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 是什么? 答:本诗写了一位游子在夜暮降临时看到了枫 叶在寒下变得稀落。一座城孤单地立着,鸟 儿离人而去。渡口的渔民还未归来,月亮已 上枝头。营造了一种孤独、冷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表现出了 作者此时内心的孤独、寂寞。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 孤城、独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 交代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 ;(营造了孤寂冷清的氛围)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鉴赏(三) 诗歌事物形象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