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性别差异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_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引言职业活动是现代社会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其影响渗透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领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失业及职业向下流动的 威胁也不断加剧,由职业活动所引致的各种压力正在演变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不恰当的职业压力不仅不利于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组 织效率,从长远角度看也会对经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职业压力的产生 机制、表现形式以及反应状况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我 们可以发现女性职业压力问题显得非常突出。由此,职业压力的性别差异正在成为心理学、 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诸多学科所关注的研究对象。鉴于此,本文以社会 工作为研究视角,结合职业压力性别差异的调查数据,建立压力管理和缓解女性职业压力的社 会工作介入机制,以期达到缓解女性职业压力、实现有效的压力管理。一、职业压力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职业压力(upatinalstress)问题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Kahn 等人将压力管理的理论引入企 业管理中,开始探讨职业压力问题1。目前,西方学者对工作压力感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框架 内进行:一是行为模型,二是认知模型2。在行为模型中,研究者非常重视应对方式对工作压 力的调节作用。在认知模型中,研究者则致力于考察认知变量与压力感及适应后果的关系。 由此,职业压力问题涵盖多个维度,涉及压力、压力反应、压力动因、压力后果、个体的角色 冲突、社会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到目前为止,关于职业压力的定义并未完全形 成一致。有研究者强调压力,也有研究者强调压力后果,即压力反应,还有研究者将其看作环 境变量,即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3。本文则从一般意义上对职业压力进行界定,即职 业压力是指工作者所产生的那些与职业场景或情境相联系的生理、心理或行为异常。从这 一界定出发,职业压力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由此,本研究将职业压力分为三个方面:压力 源、压力反应和压力应对(图 1)。压力源是职业压力的,指那些导致压力产生并且与职业有 关的场景或情境。职业压力源通常来自个人、工作和社会三方面。本研究主要从工作任务、 工作制度、人际关系与家庭工作平衡四个角度来表征压力源状况;压力反应是职业压力在 个体层面的具体反应或表现,换言之,就是职业场景或情境导致工作者产生的生理或心理偏差,如 工作过程中出现过度焦虑、紧张和行为偏差等症状。本研究从生理、认知(对职业压力的主 观判断)、情绪(对职业压力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因压力产生的行为反应)四个层面来表征职业 压力反应情况;压力应对,即对压力的控制与管理,指当个体面临压力时,采用一定方式去调节 情绪、认知、行为和环境。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即倒 U 型理论4,当压力低于中等水 平时,压力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机体的反应能力,有利于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适度的职业 压力是促进个体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率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当压力源的强度和频率超出了 个体的承受能力,或者个人的压力应对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时,就会损坏个人的职业 功能。这种影响还会泛化到个人其它方面,降低个体的健康、生活质量,造成家庭关系紧张以 及组织绩效降低。然而,在组织内部,通常并没有专门针对职业压力制定的应对机制和补偿机 制,因此,由职业情境带来的压力往往只能由工作者自己解决,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了职业压 力的负面影响。正是基于职业压力的消极影响,以及对其进行科学干预和应对机制的普遍缺 乏,因此探讨职业压力的产生机制,并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提高 组织绩效尤为关键。在有关研究中,职业压力性别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探讨的性别差异是以社会 性别为基础,研究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规范及其对职业压力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性别差异即性别文化,既影响女性地位的自我认知,也影响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期待。这种 规定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制约着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现实生活 中,职业女性承担双重角色,使得女性不仅承受来自工作、家庭的压力,同时还承受平衡工作 与家庭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带来的压力。基于此,我们按照如下的研究思路展开分析:以职业女 性为调查对象,以男性为参照,分析女性群体职业压力的现状及特点,探讨两性压力状况的差 异,探究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根源,并为缓解基于社会性别的职业压力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最终提高资源在两性之间的分配效率,进而促进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二、国内外关于职业压力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外有关职业压力的研究已从普遍性的职业压力根源解析,延伸到不 同群体的职业压力差别探索与原因阐释567。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初步揭示了职业压力 的性别差异问题:除了工作负荷、竞争、人际关系等常规的职业压力之外,由于社会性别规范 和文化的影响,在职业发展中所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要求、社会期待,职场中性别隔 离和歧视等因素也构成了职业压力的一个主要,对男女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89。目前已有 研究主要从家庭工作角色冲突、职业要求等角度,对不同领域职业压力的性别差异、男性 职业压力和女性职业压力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和原因解析10111213,并从个人、组织、 社会支持等层面探索缓解职业压力的干预模式1214。但从总体上,较之男性职业压力,关 于女性职业压力的研究在数量和深度方面都有所不足15。在中国,职业压力的性别差异问 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61718,目前有三种观点1920:(1)男性的职业压力显着高于 女性;(2)女性承受的压力源强于男性,但职业压力小于男性;(3)职业压力与性别之间并未呈现 出简单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一些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专门研究却与上述研究结论并不一 致:由于受传统性别文化的约束,女性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因此,在职场中,女性的角色 冲突比男性更尖锐;由于职场中的性别隔离和歧视,女性在职业发展中会遇到更多障碍21。 因此,相关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总体上,目前我国关于职业压力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多数关于 职业压力的性别研究仅以女性为对象,缺乏男性参照,因而忽略了对那些由于社会性别规范所 带来的职业压力在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分析;二是缺乏针对职业压力性别差异的专门研究,有 关研究散见于一些对职业压力的总体分析中。对于职业压力性别差异根源的分析,仅局限于 传统文化对男性要求更高,或者女性的压力应对机制优于男性的初步推断上1920,但没有 实证分析的支持;三是作为一种专门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和福利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 不仅能帮助那些承载巨大职业压力的个人解决问题、增强能力,还能促进个体更好地服务于 组织目标。但是从社会工作视角来缓解职业压力的研究在中国基本处于空白。目前研究中 所存在的局限性导致职业压力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原因缺乏明确客观的分析,致使相应政策 介入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且鲜有基于社会性别差异的职业压力干预模式的探索。因此, 本研究以男性为参照,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职业女性的压力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 分析,不仅客观探讨了职业压力性别差异的现状和原因,还力图从社会工作视角构建职业压力 应对干预模式。三、调查与数据分析(一)调查方法与样本的基本情况为了解男女两性职业压力的具体表现及其差异,探索职业压力对不同性别的影响以及由此 引发的不同的应对机制,本研究以某一新型的国家级经济功能区的公务员和企业雇员为对象 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整体就业环境评价、内部就业环 境评价和对职业压力相关情况的评价;二是调查对象职业压力主观评价量表。问卷分别从压 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应对三个维度来了解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现状,并运用 5 级李克特量 表方法设置了主观评价量表以了解调查对象的职业压力程度。量表分为 5 级,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相应赋值为 1、2、3、4、5。本调查共发放问卷 11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912 份,有效回收率是 80.7%,结合这一经济功能区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我们对企业雇员和公务员采取了不同的抽样方法。其中,企业雇员问卷 466 份,采取配额抽样 的调查方法;公务员问卷 446 份,运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本研究运用 SPSS16.0 统计软件 对数据进行处理,共梳理出 912 个信息翔实、资料齐全的样本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表 1)。 在 912 个样本中,男性 612 人,占 67.1%;女性 300 人,占 32.9%。其中企业雇员男性约为女性 1.4 倍,公务员男性约为女性的 3 倍,这一性别比例基本符合该区域内部企业和政府部门整体上的 性别结构分布状况。样本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样本 中 30 岁及以下的比例最大,为 42.9%,然后依次为 30-39 岁、40-49 岁和 50 岁及以上这三个 年龄段;二是调查对象平均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总体样本中本科生的比例最高,为 57.8%,其他 学历类型人数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26.1%)、大专(13.5%)和高中及以下学历(2.6%)。 在高学历(本科和研究生)部分,职业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综上,人口结构年轻化、教育程度 较高等特点都体现出了此功能区在职群体的人口学特征。(二)职业压力性别差异分析1.职业压力综合指数的性别差异如前所述,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观评价量表分别从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压力应对三个维度调 查职业压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一级指标(职业压力综合指数)、三个二级指标(压 力源指数、压力反应指数与压力应对指数)和若干三级指标(表 2)职业压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方法如下:职业压力综合指数=(压力源指数+压力反应指数+压力应对指数)/3 压力源指数=(工 作任务指标数值+工作制度指标数值+人际关系指标数值+家庭工作平衡指标数值)/4 压力反 应指数=生理反应指标数值+情绪反应指标数值+认知反应指标数值+行为反应指标数值)/4 压 力应对指数则由单一指标压力缓解途径来表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本研究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采取等权重法计算综合指数,即对不同的指 标赋予相同的权重。二是在进行数据计算时,对所有数据进行同趋化处理,将所有的正向指标 采取负向计分的方式。三是对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使其结果介于 0-1 之间。处理后题目均 显示出对压力状况的负向评价,因此相关数值越大,代表职业压力程度越高,反之,则说明职业 压力越小;其中,0 代表没有职业压力,而 1 代表职业压力最大。对于二级指标也采取了同样的 计算方法 1/3 123 下一页尾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