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经验镇是经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地处县城北部,辖 95 个行政村,总面积 226 平方公里,总人口 5.4 万,其中 4.8 万生活在农村。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实施“三级 联创” ,全镇已有省级文明村 1 个,市级小康文明村 7 个,县级小康文明村 5 个,占全镇村 的 13.7%。镇还先后被授予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市级文明单 位、全市创建小康文明村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其具体做法是:一、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增强“三级联创”的针对性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探索出了“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即每年都要有一批创 建村分别达到市、县、镇三级小康文明村的标准。根据各村实际,标准不拘一格,合理安 排创建内容,实现了梯次推进,层层升级,全面发展。对市级小康文明创建村实行“样板 式”管理。按照“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的创建目标,创建村狠抓街道环境治理、文 化活动中心建设,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率先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同时,为 各村的创建工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创建村的“标杆”和“样板” 。对县级小康文明创 建村实行“超前式”管理。从为今后争创市级小康文明村夯实基础出发,主要侧重基础性 的创建工作,做到有场所、有活动、有内容,着力形成了一批“准市级小康文明村” 。对镇 级小康文明创建村实行“选题式”管理。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村情, 创建村可选择“小康文明一条街” 、 “小康文明活动中心”建设、参与“小康文明户”和最 佳小康村规划评选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活动,真正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为充分激发创建村的积极性,对三级创建村实行柔性管理,条件成熟的村可以越级创 建,例如,北坝村就从县级争创村一跃成为省级文明村。目前,全镇 95 个村全部参与了 “三级联创” ,特别是一批基础差、底子薄的村也主动加入到了创建行列中,全镇形成了 “村村搞创建、户户讲文明、人人树形象”的可喜局面。仅 2005 年,全镇三级小康文明村 创建共投入资金 780 万元,修建柏油路 12 公里,新建、改建文化大院 16 个,建设文化广 场 2000 平方米,植树 2.6 万株,安装路灯 210 盏。二、深入宣传,全民参与,增强“三级联创”的广泛性为教育引导群众支持创建、参与创建,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宣 传发动。一是村村建成了“小康文明宣传墙” ,张贴与创建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15 个村 建起了“小康文明宣传一条街” ,仅 2005 年,全镇就制作小康文明村宣传图板 246 块。同 时,编发了小康文明村创建“影像简报” ,通过图片等直观的形式让群众接受教育。二是组 织开展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全镇成立了 5 支“小康文明文艺宣传队” ,实行自我管理、统 一调度、定期演出,文艺宣传队组织编排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书、三句半、戏曲联唱等 文艺节目,到各村进行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其中,皂坝头村的“小康文明文 艺宣传队”走出,在全县消夏文艺晚会上一展风采,并参加了全市组织的文艺活动。 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文艺宣传队表演了由镇机关干部编写的快书联唱说说“先 进性” ,将党的政策理论、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用琅琅上口、生动活泼的 快书表达出来,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三是将每年的 11 月 1 日确定为镇“小康文明 日” ,寓意就是“要民富” 、 “要村美” 、 “要风正” 。2005 年 11 月 1 日在北坝村举行了“小 康文明日”启动仪式,集中开展文艺宣传、村庄综合整治等活动,使“民富、村美、风正” 的小康文明村精神深入人心,真正让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成为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 动。三、动态管理,严格奖惩,增强“三级联创”的实效性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作为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大事来抓,自 2004 年以来,连年将其列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首,为创建工作提 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是完善管理机制。专门设立了小康文明村创建办公室,由办公室直接 负责全镇的创建活动。办公室与各工作区、镇直帮扶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帮扶单位与 村两委签订了创建协议书,使创建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创建村根据各自实际,制定 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分解。二是完善通报机制。实行每 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三是完善奖惩机制。 制定了镇村两级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实行了工作区长负责制,在工作区开展“年度小 康文明创建擂台赛” 。各村创建工作在年度考核中加以体现,明确规定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 与年终工资、奖金及评先树优挂钩,对完不成创建任务的工作区和村,予以责任追究。通 过采取以上措施,镇村两级把小康文明村创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 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多元投入,共建帮扶,增强“三级联创”的参与性小康文明村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创建村自身管理 的规范和完善。为此,镇重点抓好资金投入、结对共建、村级规范管理三项工作。在资金投入上,镇党委、政府专门设立了“小康文明创建基金” ,根据创建计划,科学制定了 帮扶激励措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为创建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仅 2005 年, 镇财政支持创建村资金达 16 万元。2006 年,镇政府预算创建专项基金为 20 万元,进一步 完善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结对共建中,开展了镇直部门单位帮扶创建村活动,发挥帮扶 单位人才、信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凝聚合力, 逐步形成了组织、宣传、综治、民政、农业、科教等职能部门及团委、妇联等(更多精彩 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 )群团组织齐抓共管、同创共建的工作格局。在村级规范管理中, 扎实开展了“村级管理规范”活动,推动创建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时,借助“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规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了各村“五保五救助”目 标的实现。 “三级联创”机制,使镇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呈现出了市级标准高、县级重 实效、镇级基础牢的三级梯次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 年,东营突破,突破。镇把创建小康文明村作为县委、县政府 “突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小康文明村创建内涵,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农民群众、搭建创业平台 的过程,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小康文明村创建“回头看”活动,对市 级小康文明村进行复查,促其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探索创建工作领导机制、考评机制 和物质保障机制,充分发展其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指导郭屋村民营企业创品牌,找准融时 代要求与群众需求为一体的活动载体。三是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以城带乡、连片创 建的新模式,今年确保 8 个村达到市级小康文明村指导标准,新增 12 个县级、30 个镇级 小康文明村。四是多措并举,将集贤社区、付窝社区与镇政府驻地串联起来,把两个社区 建设成为农民聚集点,建设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实现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医疗、教 育、科技培训等配套服务,全面推进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