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 银行银行 D 支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支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第三章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管理体系状 及问题研究 A 银行于 20 世纪末开始进行了信贷体制改革,2006 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上 市,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基本形成了涵盖公司、零售、金融机构、资金、 结算、资产保全等全部授信业务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保证了授信业务的健 康发展。目前,A 银行 D 支行的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由建设目标、建设 原则、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授信决策机制、集中授权、有效监控、管理方法、 贷后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组成。而 D 支行的公司信贷风险管理流程,是把公 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与公司信贷业务和操作规则相结合,流程化、精细化 的一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实务模式,与“体系”是一个整体,又有其自身的特 点与规律。 第一节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现状 一、建设原则与目标 坚持理性、稳健、审慎原则,为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风险管 理过程、全员风险文化、全额风险计量、引进和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保障各项 业务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打造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要求对各个层次的 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实行全盘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对风险管理有认责感, 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要求风险管理必须涵盖业务发展的全过程, 保证所有环节的各类风险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要求引进和创新风险管理方法, 重视定量分析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要求理性处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二、组织架构 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境内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主要由总行 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分行实行的垂直式管理和对业 务部门实行双向负责制管理模式组成,即由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各级风险管理 部门实行垂直式管理的同时,对业务部门实行双向式管理,在业务部门内,设立由风险管 理部门指导的风险关口,向所在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同时也向风 险管理部门负责,业务部门既要对业务发展负责,也要对本部门或辖内的风险 管理负责,另外,业务部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在接受总行垂直式管理的同时, 业务部门内的组织结构则扁平化。该组织架构设计非常严密,以总行风险管理 委员会最高决策机构,以总行风险管理部门为牵头部门,国内外机构的风险管 理部门和人员、业务部门的风险关口为延申机构,涵盖了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 使风险分散于不同部门,体现了风险管理的独性、延申性、垂直性与扁平化相 结合的统一性。用图表示如下: 三、运行机制、授信决策、集中授权 (一)运行机制 以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权分明为主要内容,明确规定了 授信业务及其风险管理运行的步骤、方法和职能分工。 1、统一授信:按照统一的标准,运用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手段,对 客户信用风险进行统一识别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授信额度的范围和确定 客户的授信额度。 2、审贷分离:对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和信贷业务部门在审贷职能方面进行明 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信贷业务部门是具体的信贷业务经营部门,主要任务是拓展业务,对贷款项目进行初评;风险管理部门是贷款 的后续评审及风险控制部门,不能面见客户,根据信贷业务部门报送的书面材 料进行评审。另外,授信业务还须经过前台部门初审、后台部门复核两个环节, 强化了信贷业务审贷两个环节的内部制约机制。 3、分级审批:对总行辖内或分行辖内的授信项目分级审批,采用材料报审、 项目授理、尽职调查、集体评审和问责审批五个步骤,以此来保障审批各环节 的质量。 4、责权分明:对各部门的责权进行了明确规定,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贯 彻到授信审批与执行的每一个部门与每一个环节之中。 (1)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客户授信项目、统一授信和授信额度的审批核准。 (2)公司业务部门负责调查、评估客户整体信用风险和具体授信业务风险, 按规定收集、核实有关客户信用风险状况和具体授信业务和授信额度审查的材 料与数据,报送风险管理部门,对报送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负责、对授信业务中的客户信用风险负责和操作的合规性风险负责。 (二)授信决策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授信决策,以尽职调查、集体评审和问责审批 为主要内容,强化决策的审慎与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减少重复审查和决策层 次,提高授信审批效率,其目的是充分保证授信项目的安全与效率。 1、尽职调查:指风险管理部门对公司客户各类授信业务包括风险控制、法 律、财务、技术、市场、行业等方面的初评及风险初审情况,进行可行性调查, 形成独立的尽职调查报告,供审批决策参考。 2、集体评审:指在各级具有审批授信项目的分行都成立了授信评审委员会, 负责对业务发起部门项目评估报告和尽职调人小组报告进行民主审议,集体表决后形成意见提交问责审批人决策。 3、问责审批:问责审批人根据业务发起报告、尽职调查报告和委员会决议, 按是否原则,最终决策是否批准该笔授信业务。 (三)集中授权 实行全行信贷风险的统一管理与集中授权,除了申请低风险授信业务的新客 户的准入资格审查在二级分行和直属分行进行外,其他的新客户准入资格审查、 全部的信用评级、信贷评审、信贷审批的权力都统一的集中到总行和一级分行 层面,这是为保证制定的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得以贯彻实施而采用的有效策略, 提高了风险防范的系统性,从而提高了对全行整体风险的把握。 四、有效监控 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一)合规性检查 在总行和分行都设立了法律与合规部,为信贷业务提供专业支持的同时,对 信贷业务的全过程进行合规性检查,出具合规审查意见,从而控制整个信贷过 程中的信贷风险。支行设立合规经理,合规经理的职责是通过实时或及时监督 本机构管理层及员工依法合规经营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从而对操作风险进 行识别、评估与提示。 (二)客户信用评级与贷款分类制度 该银行在设计评级系统时,本着统一标准、分类确定、定期评估、适时调 整、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为增加评级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采用基于违约概率 的统计模型和打分卡模型,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客观指 标(财务指标) ,结合评级人员主观因素进行评分,确定风险的大小的,识别客 户质量好坏,是授信审批决策、授信资产风险分类、客户准入和退出的重要参 考指标。 根据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及其评价,结合实际工作,将贷款 A(正常 类) 、B(关注类) 、C(次级类) 、D(可疑类) 、E(损失类)五大分类,再 划分为 A-、A-,B+、B、B-,C+、C、C-,D、D-,E,共为十一类,对出现问 题或变化较大的资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类结果。 (三)资产质量监控 建立从本行实际出发的资产质量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不良率指标、不良余 额指标、新发生不良控制指标等,对资产质量进行考核与监控。对资产质量监 控的原则主要是:真实合规、主动预防、重点与全面及总量与结构相结合、日 常监控和专项调研及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监控相结合的原则。主 要对授信业务及其变动、不良资产及其变动进行监控,对其有效监控主要采用 非现场监控与现场监控相结合的方法:非现场监控是资产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主要通过新一代信贷系统、报表系统、财会数据等技术和手段,按需要分实时、 按日、按旬或按月进行监控,从动态的角度掌握风险状况,具有预警性。针对 非现场监控基础上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监控,包括调研、检查,绩效考核、 稽核等。通过资产质量监控,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保证资产质量的真实性。 (四)贷款风险预警 通过一些与贷款安全性密切的先行指标及情况的收集来预测贷款风险,当 发现下列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出现时: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存货、应收账 款、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中的一项,在半年之内所发生的不利变化超过(X%) 时;非财务指标:包括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行为发生不利变动、其内部管理混乱或不利消息增多,其涉及大额不利诉讼、其产品所在行业存在较多不利因素或 出现重大投资失误、与银行交易方面出现不正常情况等,即视为发出风险预警 信号,要求业务部门查清真实的情况及原因,及时向风险管理部门汇报,采取 相应的管理措施。 (五)后评价 对已审批项目的后评价,主要侧重于借款人及其所处行业变化、项目基本 情况和动态、客户评级、债项评级的变化,授信使用以及前提条件落实情况等。 一旦发现未落实前提条件的放款,应立即中止授信,及时采取抵补风险措施。 对已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被否决的项目,要客观评估其机 会成本。 五、管理方法、贷后管理、信息沟通 (一)管理方法 根据不同的风险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分单个交易信用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两类。单 个交易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准入退出机制、统一授信、授信决策程序、 授权调整等,以及相应的业务管理来实现;资产组合管理,立足于总行整体资 产角度,主要通过运用资产组合管理工具,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总行整体资 产损失分布状况,提取准备金;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保证风险和收益的平 衡;进行以风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实施风险分散和风全转移。属于决策层面。 对操作风险(含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管理,将从评分卡方式开始,并将 根据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逐步采用基本指标法或标准法。 对交易性市场风险的管理,主要采用授权管理、风险识别和度量、组合管 理模型、统一风险衡量标准。属于决策层面。 对流动性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管理,以流动性比率和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监控 指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监控各项流动性指标,运用敏感性分析等手段, 测算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通过外部市场集中度抵补缺口风险。 (属于决策层面) (二)贷后管理 主要由贷后检查、资产分类、风险预警、客户退出、贷款档案管理诸环节组 成。在职能分工上,公司业务部门负责贷后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负责对贷款的直 接管理责任,对贷款安全影响较大的事项要向风险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三)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随着 Internet 的发展,该行高度重视风险 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为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了 IT 蓝图和 MIS 系统设 计实施纲要,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信息与沟通方面,使信息能够快速全面的 搜集、分类、筛选与共享,使各职能部门、上下级、员工之间能够及时进行传 递与沟通,从而提高了信贷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第二节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一、该体系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 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进行衡量,该体系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一)内部环境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是建立在 A 银行规范与完善的法人治 理结构的基础之上的,2006 年该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建立了有效的内部审计和反舞弊制度,制订了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倡导从最高层到基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企业风险文化,树立全 体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和认责感。设置了垂直化与关口管理相结合的责权 分明的组织机构。规范与完善的内部环境,为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 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专门实施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 制,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持续增强,引进和创新风险管理方法,逐 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 (二)风险评估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估,符合规范的要求,是为 实现保障本行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打造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 在公司信贷业务方面,围绕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 进行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全面防范、控制与应对风险,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三)控制活动 A 银行 D 支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控制活动,包括了责权分明、业绩 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等因素,并通过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 尽职调查、集体评审和问责审批、集中授权等控制措施,控制整个公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