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86期(民國103年12月) ,49-93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 艾佩琪(Peggy Abkhazi)的戰時日記* 連玲玲 摘 要 本文以艾佩琪(Peggy Abkhazi, 1902-1994)為例,分析日記的書寫 與流通如何影響自我的建構。二十世紀初出生於上海的英籍婦女艾佩 琪,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拘禁於上海龍華的敵國人集團生活所,此 乃日軍在占領區內針對交戰國的非戰鬥人員所設置的收容所,以杜絕任 何抵抗或通敵行為。珍珠港事變一爆發,艾佩琪便立志為這個時代留下 見證,並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因此這部日記可謂其戰爭經驗、尤其是 拘禁時期的生活紀錄。不同於一般將日記視為擷取資訊的資料庫,本文 的研究重點乃在於日記如何成為戰時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以及它對日記 作者的意義。後來這部日記在 1980 年代以後,分別在加拿大及英國出版 共三次;由於出版過程影響日記的解讀方式,因此本文也探討日記作者 如何透過出版來自我展演、進而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日記出版之後, 它又成為上海外國人主張集體記憶的文本,並成為艾佩琪新移民地 的地方認同文本。整體而言,本文希望藉由多層次地閱讀日記,探索更 多日記研究的可能性。 關鍵詞:日記、太平洋戰爭、敵國人集團生活所、集中營、上海外國人 * 本文係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在華的敵國人收容所 (NSC102-2410-H- 001-021) 的部份成果, 初稿曾宣讀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 日記中的性別 工作坊 (2013 年 7月 30日至 8月 2日) 及美國歷史學會年會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January 2-5, 2014) ,承蒙沈松僑教授、李丹柯教授、張寧教授、與會學者及本刊匿名審查人的 指正,謹申謝忱。 收稿日期:2014 年 2 月 18 日,通過刊登日期:2014 年 9 月 5 日。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八十六期 -50-近年來史學界掀起一股日記熱,其中 2006 年蔣介石日記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公開,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盛事,一時之間,海內外學者爭先前往閱覽抄錄,以蔣介石日記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及論文專著相繼出現,冀由新材料為歷史人物進行再評價。1事實上不僅政要人物日記受到矚目,海峽兩岸的學術機構也致力於地方菁英及常民日記的徵集與研究,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就藏有如林獻堂、張麗俊、黃旺成、吳新榮等人的日記,並召開解讀班及學術研討會。2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心則積極向社會大眾徵集日記,並開闢論壇披露關於日記的軼聞。3日記之所以受到關注,不但因為它是當時人記當時事的一手材料,更因為它所具備的私密性,被認為具有較高的真實性,是歷史研究的頂級材料,4且是一種重要的史料形式,或以文獻濟日記之不足,或以日記證檔案之真偽。5此外,由於日記的內容涉及較多作者本身的生活點滴及思想情緒,因此也提供社會史及心態史的寶貴材料。 不過,日記除了具有史料價值,也是一種日常活動。王汎森研究明末清初士人社群時,特別強調日記在個人修身實踐上的作用,6張淑雅則從蔣介1 相關學術研討會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開拓或窄化?:蔣介石日記與近代史研究(2008)、國史館的蔣介石日記與民國史研究(2010)、政大歷史系的蔣介石人際網絡 研究(2010)、蔣介石日常生活研究(2011)等。專書則以楊天石的找尋真實的蔣介 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最為著名,另外陶涵(Jay Taylor)的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也利用不少蔣介石日記材料。以蔣介石日記為主要史料的單篇論文數量更 多,初步以蔣介石日記為關鍵詞搜尋,在 2007 年至 2013 年間,至少出版 38 篇學術論文。 2 中研院臺史所收藏的日記內容介紹,參閱臺灣日記知識庫: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 %E9%A6%96%E9%A0%81。(2014 年 1 月 22 日檢索) 3 該中心以家書為主要蒐羅對象,後擴及私人日記及回憶錄,徵集公告參閱:http:/www.jiashu.org/ bbs/index.asp?boardid=6。(2014 年 1 月 22 日檢索) 4 許雪姬,序二,收入許雪姬主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 50 週年紀念論文集(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頁 iii。 5 呂芳上, 提供史料不提供觀點的盛會 ,收入呂芳上主編, 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上)(臺北:世界大同出版有限公司,2011),頁 1。 6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69 本第 2 分(1998 年 6 月),頁 245-294。 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 -51-石日記注意到日記書寫對於政治人物個性塑造的重要性。7正如俄國史家巴愛琳(Irina Paperno)所指出,日記既是時空脈絡下的歷史行動,也是再現這個脈絡的文本。她提醒讀者,日記和其他文類一樣,所有的觀察與記載都經過中介(mediated)的過程,因此不應該被視為作者的日常私密生活倉庫,而應視之為作者有意識地創造私密性的場域,並呼籲把日記放回歷史脈絡,從書寫的生產及流通方式來研究、理解日記。8 受到巴愛琳的啟發,本文將以艾佩琪(Peggy Abkhazi, 1902-1994)為例,探討日記的書寫與流通如何影響自我的建構。二十世紀初出生於上海的英籍婦女艾佩琪,在太平洋戰爭 (1941-1945) 期間被拘禁於 敵國人集團生活所 ,此乃日軍在占領區內針對交戰國的非戰鬥人員所設置的收容所,以杜絕任何抵抗或通敵行為。珍珠港事變一爆發,她便立志為這個時代留下見證,因此這部日記可謂其戰爭經驗(尤其是收容所生活)的紀錄。其實像她這樣在收容所內勤寫日記的人並非特例,光是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 收藏至少 10 件被拘禁在中國的英國平民所寫的日記,短則數頁,長則百頁以上。9艾佩琪是少數戰後將日記出版、且公開相關檔案文件的作者:她在過世之前,即將她的敵國人臂章、證件、日記原稿以及日記出版事宜的相關書信文件,捐給加拿大的維多利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ctoria) ,名為 艾氏檔案(Abkhazi Archives)。雖然我們無法確知艾佩琪是否為出版收容所日記的第一人,10但本書的出版的確引起一些迴響,特別在有相同關押經驗的社群中。例如同樣在龍華收容所待了二年多的英國人費肯尼(Kenneth Flemons),讀了艾佩琪的日記之後,也開始撰寫回憶錄,並將未刊稿捐給帝7 張淑雅,蔣介石一瞥:1950 年代後期日記中的觀察,臺灣史研究,卷 18 期 1(2011年 3 月),頁 185-216。 8 Irina Paperno, “What Can Be Done with Diaries?” The Russian Review, 63:4 (October 2004), pp. 565-566. 9 http:/www.iwm.org.uk/collections/search?query=internment+and+Shanghai%2C+diary&submit=& items_per_page=50。(2013 年 6 月 19 日檢索) 10 在艾佩琪之前,已經有人出版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日軍拘禁的故事,但多半是回憶錄的形式,以日記的原始面貌出版者較少。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八十六期 -52-國戰爭博物館。在回憶錄的前言,作者提及艾佩琪的日記對他的影響,以及他與艾佩琪對龍華收容所有不同的感受與印象。11換言之,從她的日記,我們不僅可以深究被關押在收容所內敵國人的書寫行為,包括書寫的動機、內容、表達方式等,還可以進一步探討,日記從私文書轉變為公開出版品的過程中,日記主所表現的自我意識及能動性,以及日記文本對於形構集體記憶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本文的研究重點,不在於利用日記資料全面性地再現敵國人收容所的生活樣貌 (儘管透過日記的敘事分析,本文仍然部份地揭露了收容所的情景),而將焦點放在日記主及日記的本身,以微觀歷史(microhistory)的視角,思考日記研究的多元可能性。 所謂 微觀歷史 ,乃透過小人物或瑣碎事物的深描細寫,提供 另類的(alternative)歷史圖像,通常侷限於地方性的社區或社群,且多以個人生命經驗為故事發展的主軸。其意義不在於展示人類在大歷史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造成的衝擊,而是挑戰大歷史過程信念的本身,藉由顯微鏡式的精細觀察,說出不一樣的故事。12以書寫自我為目的的日記是最適合用來研究微觀歷史的史料之一,尤其是常民百姓的日記,往往流露非菁英或非主流 的觀點。這不單是為了補充更多歷史行動者的聲音,更得以檢測主流歷史論述的有效性究竟一般所習以為常的大歷史過程如何被非菁英所理解、接受、拒斥或挪用,這在微觀史學的視角下看得較清楚;而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不把艾佩琪當成超然的歷史事件報導人,而是視為歷史事件的參與者,因此研究她的日記,除了注意事件的描述,文本中表露無11 Ken Flemons, “Out of the Frying Pan,” Private Papers of K. J. Flemons, Documents 2230, Imperial War Museum. 12 關於微觀史學的發展過程,參閱 Carlo Ginzburg, “Microhistory: Two or Three Things That I Know about It,” Critical Inquiry, 20:1 (Autumn 1993), pp. 10-35。其定義、研究目標及方法論,參 閱 Brad S. Gregory, “Is Small Beautiful ?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History and Theory, 38:1 (February 1999), pp. 100-110;Jill Lepore, “Historians Who Love Too Much: Reflections on Microhistory and Biography,”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88:1 (June 2001), pp. 129-144.;Lara Putnam, “To Study the Fragments/Whole: Microhistory and the Atlantic World,”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39:3 (Spring 2006), pp. 615-630。 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 -53-遺的日記主個性、情緒、日常生活等也是考察的對象。 本文主角艾佩琪並非社會知名人物,關於她的研究並不多,除了紐西蘭籍的記者高凱琳(Katherine Gordon)寫過她的傳記外,13僅見主修文學的麥蘿瑞(Laurie McNeill)在其博士論文以她的日記為個案,探討日記文本所呈現的社群與認同。14和一般傳記一樣,高凱琳所撰寫艾佩琪的傳奇故事,始於傳主的出生,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