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 游 学 刊第 27 卷2012 年第 6 期Tourism TribuneVol 27 No 6, 2012护与利用之对立关系的过分强化, 也是对保护和利用各自概念的片面理解。在此, 保护被理解为让遗产静态地停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 如“发现时的形态或状态” ) , 而保护的手段则是将遗产与外界隔离、 封闭式地置放在“密封罐” 内。从世界遗产角度看, 利用被理解为科学研究, 而不是满足公众需求;从旅游发展角度看, 利用则被理解为追求娱乐式的简单开发, 而不注重旅游产品的类型细分和层次优化。在这些观念主导下,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在目的维度和手段维度上都是对立的, 因此, 两者关系表现为冲突。而实际上冲突并不是两者关系的本质, 冲突论只是由于理论认识的片面性和实践应用的不科学性而导致的错误认识。二、 当前的认识: 世界遗产与旅游发展调和论调和论是对传统冲突论的反思, 也是世界遗产旅游发展实践推动的产物。调和论所关注的是世界遗产与旅游发展的正向互动性。经济调和是该认识的起点, 世界遗产因其资源的垄断性和高品位、 知名度的广泛性和国际化等能够成为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引擎和核心依托; 而旅游发展则可以为世界遗产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弥补其保护经费的不足, 从而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这虽是个简单化的务实性认识, 但是其已表明, 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并非是完全冲突的。更进一步来看, 旅游发展对世界遗产保护能力提升之贡献还表现在遗产综合价值的实现、 公众保护意识的唤醒和强化、 公众自觉保护行动的激发等多个方面; 而旅游发展则还可依托世界遗产来实现优化产品结构、 塑造品牌形象等。调和论之理念在当前我国的相关立法中也已有明确体现。21世纪以来修订或制订的文物保护法 、 风景名胜区条例 、 “十一五” 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等都开始关注“合理利用” 以及旅游开发等; 历经两次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也明确把“景观、 文物、 古建筑保护措施先进、 得力” 、 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等作为重要标准。调和论源于对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认识的调整, 其核心特征是两者的部分相容性。首先是对保护与利用概念认识的进一步扩充, 保护增加了动态性新内涵( 如文化遗产的传承、 自然遗产的自我更新) , 利用则扩充为满足公众需求, 旅游发展对遗产的利用也开始理性化而不再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大众娱乐化。基于调和论之认识, 目的维度上保护与利用实现单向相容, 即单向性的或认为保护是目的、 或认为利用是目的; 手段维度上两者实现双向相容, 即无论哪一方是目的, 两者都是互为手段的。但是, 调和论在目的维度的单向性表明, 国内对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认识还主要是在工具理性层面得以调和, 而未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冲突。三、 未来的愿景: 世界遗产与旅游发展协同论基于更科学之认识, 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定位应该是协同实现。“十二五” 期间,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一些战略已经体现出对这种协同关系的新探索。国家“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要“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 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 进一步强调要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为支撑,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 、 更加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变” 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和利用途径的创新” 。国家文物局对此的解释则明确提出,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 合理利用好文化遗产则是“最积极、 最有效、 最有利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其保护与利用之目的当然都应是实现公共福利的增加。因此, 保护与利用之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世界遗产与旅游发展之目的也应是协同的。世界遗产保护的目的应是更优化的利用, 利用的目的则应是更强化之保护。在此基础上, 保护与利用在手段维度的关系也得以强化, 保护可以为利用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更大的潜力, 利用则为保护提供经济资源、 公众参与、 舆论引导等层面的综合性自我保护能力。保护与利用在目的与手段维度的协同又将直接推动两者更深层次的过程性协同, 即实现保护与利用之实践过程的一体化, 从而使两者在目的、 手段、 过程维度都同时实现协同。( 王京传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李天元系该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 2011 11 10)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赢平台孙九霞1, 2(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75)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讨论、 关于世界遗产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止息过。因此, 亟须厘清遗产与旅游的主体, 分清谁的遗产、 谁的文化、 谁的旅游, 进而讨论各相关主体的需要和诉求, 并形成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发展的共识。文化保护是遗产地多元利益相关群体的共同需5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 27 卷2012 年第 6 期要。遗产旅游场域, 是实现地区文化再生产的空间,其中包括游客的旅游需求、 社区居民生活的需求、 旅游经营者利益的需求、 政府部门的管理需要等。当众多的需要汇聚于遗产地时, 文化的保护问题就被提上议程, 成为当地利益平衡和协调的必要手段。事实上, 遗产文化能否有效保护也是旅游产业能否健康发展、 社区居民能否长远发展的核心议题。对游客而言, 为满足其“凝视” ( gaze) 的需要而倡导文化保护。游客并不是直接提出“文化保护”呼声的群体。但是, 他们的旅游选择不断地提醒着那些制定遗产地发展规划的决策主体: 逐渐丢失传统文化景观和遭受破坏的遗产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 在旅游开发中出现伪文化和文化展示过度的遗产地也不会成为游客的选择。游客需要真正能够激起想象的遗产旅游地, 这种想象是往昔生活的回忆、现实生活压力的一种宣泄、 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旅游目的地作为游客从现实通往梦想之间的桥梁,需要一系列文化符号来印证游客的判断, 这些文化符号却不一定是地方文化的真实原生再现, 而是一种混同了“游客凝视” 与地方互动的产物。对遗产地居民而言, 文化保护是族群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当原有的文化体系或文化信仰被扭曲、 改变时, 社区居民就会表现出失落感, 原有的文化认同则会被逐渐消解。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是巨大的, 随着生计模式和制度文化的变迁, 他们要面对许多不熟悉的生活方式, 心中的失落感和不确定感与日俱增, 回归传统是其内心的诉求。可是, “传统” 正与“贫穷” 联姻, 如何充分利用传统的力量发展属于遗产地社区自身的经济成为地方社区思考的问题。仅仅依靠少量的遗产基金和文物保护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文化保护只能是一般遗产地居民无法实现的心愿。而在遗产旅游相对发达的社区因从旅游业中充分获益, 居民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和保护遗产的愿望已落实到了行动上。对旅游企业而言, 保护遗产是获取商业价值的基本前提。旅游企业的直接经济利益来自遗产地的文化遗产以及社区供给的文化产品, 但是企业对文化保护的理解又和社区居民与游客不同, 或者说是在前两者之间做出一个相对折衷的选择。首先, 企业要满足游客对景观和服务的需求, 这就意味着要对遗产进行“想象的加工” 工程以及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在此基础上, 再去考虑遗产景观的维护。而遗产的文化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企业大多能够做的只是静态地维护和保持, 这缘自企业的商业利益导向。对地方政府而言, 既要遵照遗产保护法规, 又要塑造地方特色, 还要推动地方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保护遗产与发展旅游需要同时兼顾。积淀深厚而又丰富多彩的遗产文化是当地无与伦比的地域特色。在国家大力倡导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保护和发扬地方经济特色, 就是为地区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 也为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沉甸甸的砝码。在现代化化背景下, 旅游成为遗产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 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遗产成为带动地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某种意义上说,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维护地区发展的基本动力。政府作为地方发展的主导者, 在遗产保护中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 它的态度将决定文化保护政策的落实程度, 也决定了地方文化提升的层次和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综上所述, 旅游发展是遗产地各个利益主体的共同需要。不管是对社区、 政府、 游客还是旅游相关企业, 遗产旅游发展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一个契机。遗产、 旅游、 发展、 保护这几个术语的平台搭建离不开“社区参与” 这一关键词。旅游能够成为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多赢平台, 但遗产旅游的发展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全面的社区参与基础之上。旅游作为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中各主体一致需求与内发张力的有效对接工具, 一方面使得遗产文化保护呼声更强大, 另一方面为各方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和收益来源。遗产旅游发展中要把握各方“需要的” 和“愿意提供的” , 顺其势而行, 使遗产的保护在旅游提供的平台上得以充分实现。( 作者系该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 2012 04 19)遗产地发展转向: 从“以人为本” 到“ 以天为本”王衍用1, 秦 岩2( 1.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北 京 100044;2.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其代表了人及其生存环境对世界的三大贡献: 人类的创造( 世界文化遗产、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 大自然的创造( 世界自然遗产) 、 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文化景观) 。因此, 对它们的保护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 更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使命。可以说, 世界遗产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对人类以往价值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