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v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第六课课 弘扬扬法治精神 建设设法治国家第七课课 维护宪维护宪 法权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第八课课 崇尚程序正义义 依法维护权维护权 益(必考内容)案例:4月15日22时13分,复旦大学官方微博 发布通报称,该校一医科在读研究生病重入院 ,寝室饮水机疑遭投毒,目前警方基本认定同 寝室同学存在嫌疑。而据相关知情人事透露, 复旦大学通报中所称的病重研究生,不久前曾 在耳鼻咽喉科博士录取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四川新闻网自贡4月16日讯:今日下午15:32分,复旦 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证实疑被室友投毒的川籍复 旦研究生黄某已去世。四川新闻网记者刚刚从荣县方 面确认,黄某系四川荣县旭阳镇人,曾是荣县中学高 2001级学生,于2005年以690分的高分考入复旦大学 。其母亲因肝病做过大型手术,黄某用奖学金和勤工 俭学的费用为母亲医治病。 微博上曝光的2010年复旦 大学助学仪式上黄洋发言的 照片4月16日,记者从 警方处证实,黄 洋同寝室的林某 有重大作案嫌疑 ,4月13日被警方 带走,现已被刑 事拘留,其作案 动机和原因还在 调查中。v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 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 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 和法制教育。法律是道德的底 线,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 础。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 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 弱。”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v一、努力做遵纪纪守法好公民v二、维护维护 社会主义义法制的尊严严v试想一下: v我们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 度,老师想上课就来上课,学生想 听课就来听课,每个同学在课堂上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我们的 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会怎么样呢?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行为规范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哪些?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纪律的含义: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 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要求一定社会组 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如:班规、校纪、公司的规章制度、交通规 则等,你还能举出哪些?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 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 案例:漫画他敢剪吗? 他不敢剪。在图中,二人 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 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 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 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 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 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 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 会是什么呢?失去矛 盾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 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 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 关系。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就是如此。 2、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对立、统一v 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 的自由。 ;v 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 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3、纪律的作用:视频交通事故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 贵的生命。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 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v4、学校生活必须须有纪纪律 v 遵守学校纪纪律是维护维护 正常的教学和校园秩 序的重要保证证。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v 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 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 规范。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什么是法律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中央国家机构图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v第一章 总则 v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 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 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 据宪法,制定本法。 v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 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 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 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 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 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 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 想的侵蚀。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2、法律的四个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产 产 生生适用范围或适用范围或 对象对象发挥作用发挥作用 的手段的手段道德道德纪律纪律 法律法律自然形成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社会团体制定 社会团体成员 普遍适用 社会全体成员 舆论、习惯、信念 国家强制力 行政力量早晨出门,我坐上了开往学校的公共汽车。车上 ,我为一位老人让了座。经过十字路口时,司机看见 没什么车,冲红灯闯过路口,差点撞到了一个过马路 的行人。回到学校上课,有个同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 下午,全校在操场观看文化艺术节汇演,有几个同学 几次发出嘘声,我觉得他们真没礼貌!下午放学的路上,我看见路边的下水道井盖又被 人偷走了。路人对此议论纷纷,指责那些偷盗公共设 施的小偷。晚上看新闻,一个政府高官因贪污被判了死刑, 父母拍手称快。 小明的日记根据小明的日记,请回答下面13题1在小明的日记中体现道德规范的有 A在公车上为老人让座 B个别同学看文艺 汇演发出嘘声;C小偷偷井盖 D同学迟到2在小明的日记中,体现了纪律的有 A政府高官贪污被判刑 B司机冲红灯 C同学迟到 D个别同学看文艺汇演发出嘘 声3在小明的日记中,体现了法律的有 A司机冲红灯 B小偷偷井盖 C政府高官贪污被判刑 D同学迟到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v“我的房子没了 “v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只要是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的,那 么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涉及像房子这样的重大财产的 变动,一定要夫妻双方平等协商一致做出决定。这是我们指 在正常状态下。 v 离婚时任何一方都不得把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进行隐藏、变 卖、转移、毁损。 v 那么,张女士的财产该怎样得到保护?她该怎样做?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 ,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 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 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 用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v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 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 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 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v按照该法律,网吧老板会怎么样?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 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 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 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作用。3、法律作用(1)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2)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 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3)具有制裁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v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v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 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 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v 2把遵纪纪守法转转化为为自觉觉的实际实际 行动动。 v (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v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 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v (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v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 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 省、善于自控的人。 课堂练习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 学,如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板书设计 v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v 1纪律的定义 v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v 3纪律的作用 v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v 1.法律的特征 v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v 3.法律的作用 v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v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v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v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案例v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 祥林在背负“杀妻”之名服刑11年 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 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子 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 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给你什么启示?什么是依法治国? v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 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2002年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在书上看 到熊的嗅觉非常敏感,分辨东西的能力强,为了证 实这一点,他就把浓硫酸兑到饮料中泼向了动物园 里的黑熊。随后,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依法对刘 海洋实施了刑事拘留。我国刑法第341条规定猎捕 、杀害野生动物是犯罪行为。你认为刘海洋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是否应当承担 刑事责任?【法律解释】我国刑法第341条只规定了猎捕、杀 害行为是犯罪,而未规定伤害是犯罪,因 此,刘海洋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即法无 明文规定不为罪。【思考问题】刘海洋事件说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什么?2009年暑假,在江苏无锡街头出现了一道道由“人 墙”组成的“人体红绿灯”。无锡街头亮起“人体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这简单的六字其实每个人都十分熟悉,但是在日常生活 中,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这样的行为还是经常发生,这是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v陈希同案 v原北京市长、市委书记陈希同,任职 期间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价值 人民币55.5万余元,未按规定交公而 占为己有,擅自动用财政资金修建两 座豪华别墅,并大肆用公款吃喝玩乐 。 v1998年7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以贪 污罪、玩忽职守罪,判出陈希同有期 徒刑16年,赃物没收,上缴国库。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公民在守法面前一律平等(二)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学以致用:小偷事件v材料某中职学校一男生宿舍,经常 被小偷光顾,令同学们深恶痛绝,便 设下埋伏,以期抓到小偷,功夫不负 有心人,小偷终于被同学们擒获,为 解心头之恨,同学们你一拳我一腿, 对着小偷一阵猛打,致使小偷住院花 去近万元。 v你们猜猜,结果怎么样?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v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v 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v v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v 敢于同违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