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瑕疵的意思表示概述意思与表示的分离有意识的心里保留与游戏表示虚假的意思表示无意的单纯的表示上的错误意思不自由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心里保留构成条件:1、一方当事人实施的虚伪表示行为,在 内容上有法律价值,并使人感觉其愿受其约 束2、当时人表示的意思与真实意思不一致 ,并且自知不一致,并不期望发生效力,也 不准备履行所发生的义务。立法效力采取的是表示主义,但是相对人知道该保 留的情况下,采意思主义游戏表示指吹嘘、开玩笑或者出于礼貌上的考虑做做 出的不严肃的表示。效力:如果相对人能够认清,绝对无效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于意思表示的相对人合意,以某种表 面的意思假象掩盖某种真相,欲使表面的意思 表示效果发生的行为。构成要件1、表意人欠缺内心的真意2、表意人此项非真意的意思表示为对方所明 知3、对方故意实施非真意的合意表示效力:1、不生效力2、被虚伪行为所掩盖的意思表示,若符合法 律规定的生效条件的生效错误(一)动机错误 不能被撤销(二)内容错误 严重错误,可以被撤销(三)传达错误 可撤销(四)受领人错误 受领人没有表示,不需要撤销 受领人作出意思表示,可撤销胁迫构成条件1、应当有胁迫的事实2、须有胁迫的故意3、胁迫具有非法性4、须相对人受胁迫而陷于恐惧状态5、胁迫与法律行为的成立之间有因果关系欺诈构成要件:1、须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 捏造 故意隐瞒 歪曲区别欺诈和夸大宣传不要求欺诈房有损害对方的意图对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认定法律有规定 交易习惯 真实情况改变2、必须有欺诈的故意3、须表意人因相对人的欺诈而陷于错误认 识提供的虚假情况与法律行为的内容密 切相 关4、须对方因陷于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乘人之危指行为人利用相对人的急迫需要或者为难 之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对其 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构成条件:1、相对人在客观上正处于有急迫需要或者紧急为 难的境地2、须有行为人的故意3、相对人实施了足以使表意人为意思表示的行为4、相对人的行为与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 关系5、因其表示意思而蒙受重大不利一商场明知电视机有问题,但在销售时却向 顾客保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致使顾客买走 了有质量瑕疵的电视机,该商场的行为属于 ()A 无效的民事行为 B 欺诈行为C 显示公平的行为D 乘人之危的行为王某癫痫病突发,王某的妻子拦下一辆出租 车,出租车司机表示可以将其送到医院,但 是车费为正常价位的两倍,王某的妻子无奈 之下只得同意。这种行为属于()A 欺诈行为B 显失公平的行为C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D 乘人之危的行为某宾馆夏季因使用空调而超额度用电,供电 所遂以停电相威胁,要求宾馆每天为其员工 已极其低廉的价格供应午餐,宾馆每天为供 电所职员提供四菜一汤的午饭,收费2元。 双方的这一行为是()A 因胁迫而成立的民事行为B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C 损害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D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法律行为的成立指符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情况。法律行为的生效含义: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因符合法定有效 要件而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成立与生效的关系1、着眼点不同2、判断标准和构成要件不同3、发生的时间不同4、效力不同一般成立要件: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特别成立要件要式行为 融资租赁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要物行为保管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民法通则第55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一般生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妥当 适法 可能 确定适法不能违法,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可能1、事实不能与法律不能2、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3、客观不能与主管不能4、全部不能与部分不能确定内容自始确定,或者能够确定形式要件特别生效要件1、附延缓条件和延缓期限的法律行为2、遗嘱行为3、需要办理审批登记等手续方可生效的行 为无效的法律行为无效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指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 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 公序良俗而应当被宣告无效的民事行为。特征:1、无效民事行为具有违法性 2、对无效民事行为实行国家干预 3、无效民事行为具有不得履行性 4、无效民事行为自始当然确定无效现行法律关于无效法律行为的规定民法通则58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 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五)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 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 力。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民事行为的类型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 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纯获利益的行为 日常生活必需的行为 在法定代理人确定的范围内,对自己财产的处分 依法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所为的损害国 家利益的法律行为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 利益的法律行为构成要件: 主观上双方当事人在实施民事行为时有损 害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故意 双方有串通一气、互相勾结的行为 该民事行为履行的结果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 益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规避法律强行性规定的行为6、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7、违反法律禁止规定或者强行性规定的民 事行为 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 人民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 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 规章为依据。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指已经成立生效,因为意思表示不真实 或者其他法定原因,当事人有撤销权的民 事行为。特征:1、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 实的法律行为2、可撤销的法律行为须由撤销权人主动行 使撤销权3、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在未被撤销以前仍然 是有效的4、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又称为可撤销、可变 更的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类型1、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的法律行为2、一方以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法律行为注意: 不损害国家利益3、一方乘人之危订立的法律行为4、因重大误解而做出的民事行为 是指意思表示人在做出意思表示时,对 涉及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认识 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意思表示人蒙受 重大损失,以至于根本违背意思表示人订立 法律行为的目的。1、意思表示人对影响法律行为订立的重要 事项发生了误解误解包括两种:错误和误解2、误解是由意思表示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误解和心里保留 误解和欺诈3、意思表示人基于误解而做出了意思表示并 订立了法律行为4、意思表示人的误解是重大的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 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 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 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 为重大误解。”5、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民通意见第72条: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 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 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 认定为显失公平 1、法律行为当时人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并且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 度。 2、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在订立 的时候就不平等。 市场风险 情势变更3、享有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利用了自己的优势 或者利用了受损失一方当事人没有经验 与乘人之危和欺诈的区别4、撤销权的行使撤销权的行使方法撤销权的含义:是指撤销权人依其单方意思表 示使法律行为的效力朔及既往地消灭的权利撤销权的性质形成权撤销权的行使方式诉讼方式变更权?撤销权行使的期间:1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