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5页
第2页 / 共225页
第3页 / 共225页
第4页 / 共22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第6页 / 共225页
第7页 / 共225页
第8页 / 共225页
第9页 / 共225页
第10页 / 共2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北城设计构思:记忆之城 规划江北城在记忆之城规划江北城在记忆之城 中继续延承原有的街巷肌中继续延承原有的街巷肌 理理,主要机动车道路保持主要机动车道路保持 原有的走向格局原有的走向格局,适当展适当展 宽以适应新的功能需求宽以适应新的功能需求。 保留和梳理通向城门的鱼保留和梳理通向城门的鱼 骨状的步行台阶系统骨状的步行台阶系统。 民国时期的江北城基本民国时期的江北城基本 沿袭原有的街巷肌理沿袭原有的街巷肌理,适适 当增加了适应机动车交通当增加了适应机动车交通 的路网系统的路网系统,加强了内城加强了内城 和外城之间的各功能区之和外城之间的各功能区之 间的联络和邻江的交通联间的联络和邻江的交通联 系系。道路考虑到了视廊和道路考虑到了视廊和 轴线关系轴线关系。 肌理沿袭: 清代江北古城的街巷肌清代江北古城的街巷肌 理依山就势形成三条主要理依山就势形成三条主要 的横街的横街,三条横街处于不三条横街处于不 同标高同标高,服务两侧的自然服务两侧的自然 台地台地。城中形成垂直于滨城中形成垂直于滨 江地带的步行台阶系统江地带的步行台阶系统, 直达城门直达城门。 江北城设计构思:记忆之城 人文延续:人文延续: 现状江北城中历史遗存包括古城墙与城门现状江北城中历史遗存包括古城墙与城门,个别文物古迹点如明玉珍墓个别文物古迹点如明玉珍墓、 测侯亭测侯亭、天主教堂天主教堂、江北公园等江北公园等,许多历史遗迹已经不复存在许多历史遗迹已经不复存在。通过考察通过考察 地名与城图地名与城图,还可发掘出许多隐含古迹还可发掘出许多隐含古迹。另外另外,在江北城中还保留有大量在江北城中还保留有大量 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需要给予积极的保护也需要给予积极的保护。通过古迹的发通过古迹的发 掘与保护掘与保护,以新的功能作为支持以新的功能作为支持,引入诸多现代活力要素引入诸多现代活力要素,使历史文脉得使历史文脉得 以延续以延续,记忆得以恢复记忆得以恢复,这也是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活动这也是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活动。 江北城设计构思:记忆之城 城 功能演变:功能演变: 清代的江北古城是江北府的所在地清代的江北古城是江北府的所在地,以江北府厅和文庙以江北府厅和文庙 所在地为核心形成公共文化建筑密集区域所在地为核心形成公共文化建筑密集区域。商业设施沿商业设施沿 街布置街布置,其他地段均为居住用地其他地段均为居住用地。 民国时期的江北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变迁民国时期的江北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变迁,但大型但大型 公共建筑仅有职能上的变化公共建筑仅有职能上的变化,规模略有扩张规模略有扩张,功能混合功能混合 性有所提高性有所提高。 现状土地使用有所变化现状土地使用有所变化,公共设施位置依然有所沿袭公共设施位置依然有所沿袭, 增加了许多产业内容增加了许多产业内容,混合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混合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规划江北城在记忆之城中积极容纳办公规划江北城在记忆之城中积极容纳办公、服务服务、居住居住 等多种土地使用功能等多种土地使用功能。 类别 名称 曾用名 位置 简介 格局 城廓(包括城墙、城门 等) 江北城(江北府) 江北咀 现存江北城格局延自清代,城郭一千零一十一丈,外开八门(江 北府志)。现存问津门、东升门、保定门三门。 街巷和肌理(包括三道 横街和青石板台 阶步道等) 江北城内 清代江北古城的街巷肌理依山就势形成三条主要的横街,三条横街 处于不同标高,服务两侧的自然台地。城中形成垂直于滨江 地带的步行台阶系统。 古代 建 构 筑 物 古城墙 江北咀 沿滨江带现存数段延自清代的江北府城墙遗迹。 问津门 问津门街 紧靠体仁堂 原系江北城门,紧靠打鱼湾,取渔人来问津之意而得名。形成街道 后,名问津门街。1981年更为现名。 东升门 东升门街 紧靠三道腰门 原系江北城门,门向东方,取太阳东升之意而得名。形成街道后, 名东升门街。1981年更为现名。 保定门 保定门外、左、右街 紧靠下横街 原系江北城门,取永保安定之意而得名。形成街道后,名保定门外 街、左街、右街。1981年合并更为现名。 明玉珍墓 沈布塘街 明代古墓,建筑为清代建造。 潮音寺 潮音寺街 沙井坡北侧 清代,此地建有“潮音寺”,名潮音寺街。1981年更为现名。 “艺园”石门坊 撑花街 清代构筑物。 水观音摩崖造像 江北城梁陀公路旁岩壁 清代崖刻。 忠信涉波涛摩崖题刻 江北城梁陀公路旁岩壁 清代崖刻。 吕祖阁道观古建筑群 十六中后门 清代民居。 王家巷1号民居 江北城索道旁 清代民居。 古迹 点 及 遗 址 江北公园 江北城中心 民国时期在江北城外加筑外城,形成双城结构,内有江北公园,外 有中山林公园。 文庙 红会医院所在地 街名原为文庙街。后因靠近红会医院,更为红会路。 嘉陵书院 六事局 六事局所在地,紧靠文 昌街。 清末,名嘉陵书院,因此地设有糖税局等六个机构,改名六事局, 后名下横后街。1981年恢复原名。 文昌宫、悟音洞 米亭子小学所在地 清道光年间,此地曾有一文昌菩萨的庙宇,名文昌宫。形成街巷, 因系文昌街派生地,名文昌巷。1972年以序数更为现名。 奎星阁 魁星阁街 老戏园东侧 清代,此地建有“魁星阁”。1951年名魁星阁街。1972年改为奎星 阁街。1981年更为现名。 觐阳门 觐阳门街下横街 江北正街东侧 原系江北城门,因正对市中区朝天门而得名。形成街道后,名觐阳 门街。1981年下横街228号并入更为现名。城门已毁,现 存入城青石板台阶。 近现 代 历 史 建 筑 测侯亭 江北公园北侧 民国时期建筑。 天主教堂 江北正街 民国初期建筑。 公园街公馆 江北城公园村2号 民国时期民居建筑。 汇川街15号民居 汇川街15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邓家小院 水市口 民国时期民居建筑。 任家院子 武库巷14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民心袜厂旧址 上横街33号 民国时期建筑。 刘家院子 江北正街152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水沟街14号民居 水沟街14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江北正街70号民居 江北正街70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小市场老街民居群 天主教堂外 民国时期民居建筑。 四方井巷6号民居 四方井巷6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四方井巷40号民居 四方井巷40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下横街27号民居 下横街27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下横街35号民居 下横街35号 清末民初民居建筑。 芳林巷8号民居 芳林巷8号 民国时期民居建筑。 林家巷3号民居 林家巷3号 民国时期民居建筑。 六事局42至48号民居 群 六事局 民国时期民居建筑。 东升门东升门 觐阳门觐阳门 明玉珍墓明玉珍墓 文星门文星门 问津门问津门 保定门保定门 测侯亭测侯亭 天主教堂天主教堂 文庙文庙 汇川门汇川门 六事局六事局 Image of the master plan 竖向设计充分结合自然地形,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工程。 在商务区土地集约使用的地段,结合自然山体走向,适当做台地处理。 在古城区和北部居住区基本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持原有的地形特征和自然植被,减少土方工程。 在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基本沿袭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持良好的植被资源, 滨江地段按自然岸线适当整理,形成多层坡台地以适应水位落差变化。 道路竖向:道路竖向设计充分结合场地处理与排水需要,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做立体交叉处理。道路坡度 设计标准参照重庆市的相关规定执行。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 利用,包括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地下人行通道、地铁车站、 结合平台广场的地下服务设施等,并通过有机的组织将这些地 下空间串联起来,成为辅助服务系统。 规划江北城总的平均容 积率在2.0,包括道路和开 放空间。在规划布局中几 个板块各有不同,古城混 合使用区、综合服务区与 居住区相应的平均容积率 相对较低;而在未来新城 将高强度集约使用土地, 该区域平均容积率将达到 6.0,不包含开放空间和道 路面积。局部的高强度开 发使为其他片区提供更多 的城市开放空间成为可能。 规划建议地块的建筑密 度控制在3050%,为人行 活动、建筑间距、配建停 车提供空间,并满足城市 建设的其他相关要求。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 机结合:机结合: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结合方式 程序分阶段、针对特定地区、城 市设计控制融合、调整依据。 设计控制的深化针对公共空 间、角色与深度的把握、面临实 践检验。 分期计划与近期项目实施策划分期计划与近期项目实施策划 开发准则 高地高建高地高建: 高地高建是山城重庆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但适应地方气候和通风需要,也有利于加强高地高建是山城重庆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但适应地方气候和通风需要,也有利于加强 山体的自然起伏轮廓,形成层次丰富,景观与观景效果均佳的,山城共生的独特城市景观。这山体的自然起伏轮廓,形成层次丰富,景观与观景效果均佳的,山城共生的独特城市景观。这 一建设模式也已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一建设模式也已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 上居下憩上居下憩: 上居下憩是指在高爽地带进行密集城市开发,低洼地段组织游憩设施,这也是山城重庆传统的城上居下憩是指在高爽地带进行密集城市开发,低洼地段组织游憩设施,这也是山城重庆传统的城 市建设特征之一。这一建设模式有利于城市建设结合地形分组团建设,低洼地带联络成网成为主市建设特征之一。这一建设模式有利于城市建设结合地形分组团建设,低洼地带联络成网成为主 要的开放空间系统。另外,低洼地带建设条件较差,但步行可达性较高,视觉景观感知度较好。要的开放空间系统。另外,低洼地带建设条件较差,但步行可达性较高,视觉景观感知度较好。 开发准则 优地优用优地优用: : 优地优用是城市建优地优用是城市建 设中最大限度发挥土设中最大限度发挥土 地效益的一项重要准地效益的一项重要准 则。优地优用体现为则。优地优用体现为 两个层次,一是对基两个层次,一是对基 地中的便于建设的自地中的便于建设的自 然山丘与台地进行较然山丘与台地进行较 高强度的开发,对城高强度的开发,对城 市中地形复杂灾害隐市中地形复杂灾害隐 患的地段低强度开发患的地段低强度开发 或进行开放空间处理,或进行开放空间处理, 有利于土地使用功能有利于土地使用功能 结构的优化;二是在结构的优化;二是在 街坊中邻道路和开放街坊中邻道路和开放 空间等土地价值较高空间等土地价值较高 的地段形成相对较高的地段形成相对较高 强度的连续型开发,强度的连续型开发, 有利于获得最大收益,有利于获得最大收益, 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连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连 续界面,塑造积极的续界面,塑造积极的 城市街道空间和开放城市街道空间和开放 空间。空间。 开发准则 江景渗透江景渗透: : 江是重庆的一个重要的景观特征,嘉江是重庆的一个重要的景观特征,嘉 陵江和长江两江汇合处的江北城更是江景陵江和长江两江汇合处的江北城更是江景 密集的区域。规划中应通过一切可能的设密集的区域。规划中应通过一切可能的设 计手法使江景向基地内部渗透,提高江景计手法使江景向基地内部渗透,提高江景 的可感知度。同时,将顺江风引如基地内的可感知度。同时,将顺江风引如基地内 部也是城市通风的一项重要设计准则。部也是城市通风的一项重要设计准则。 混合使用混合使用: : CBDCBD的建设应该积极引入混合使用概念,的建设应该积极引入混合使用概念, 强调服务的综合性和功能多样性,各个功强调服务的综合性和功能多样性,各个功 能分区仅体现主要职能分工,不应简单地能分区仅体现主要职能分工,不应简单地 僵化使用功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选择。僵化使用功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选择。 大疏大密大疏大密: 大疏大密的城市空间组织对于高效集约地大疏大密的城市空间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