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ecture 3货币与利率(1):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含义 什么是货币? 经济学家将货币(或称货币供给)定义为在产品和服 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存量概念) 不等同于以下两者: 财富: 是指用于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总和 收入: 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收益的流量货币的功能 交易媒介: 实现需求的双重吻合(降低交易成本) 鼓励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交易媒介必须符合以下要求:被普遍接受、易于 标准化、易于分割、易于携带、不会很快腐化变 质 记账单位: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这 项功能非常重要 降低交易成本:货币有利于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价值储藏: 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 它可以将我们取得收入的 时间和支出时间分离开来,使我们的支出在时间上更具 灵活性 其他资产也具有价值储藏功能。很多资产充当价值贮藏 手段时具有比货币更多的优势,通常能给持有者带来更 高的利息收入或者会升值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在通货 膨胀比较严重的时期,货币的购买力迅速下降,货币不 再能够发挥价值贮藏功能 支付体系: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式。通过考 察支付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的功能以 及货币形式的演进过程。 支付体系在不同时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货 币形式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变化。 对于任何行使货币功能的物品来说,必须被广泛 接受,而且每个人都愿意将它作为支付商品和服 务的手段。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毫无疑问具有 价值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货币的候选。支付体系的演进 支付体系的发展历程 商品货币: 具有价值, 易于标准化并且容易分割的商品 (比如稀有金属、烟草等) 构成的货币称为商品货币 不兑现纸币:政府将纸币宣布为法定偿还货币 支票: 向你的开户行发出的支付指令。支票的发明是一 个重大的金融创新,使支付体系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支票的优点? 电子支付(比如在线支付 ) 电子货币:借记卡、储值卡(智能卡)、电子现金(E- cash)支付体系的演进(续)货币的计量 如何计量货币? 哪些资产属于“货币”? 使用流动概念计量货币总量 M1 =通货+旅行者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 =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 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货币总量的计量指标M1 与 M2 该采取哪种货币衡量指标? 短期内,M1 和 M2 变化趋势可能不同(如图) 结论:对市场政策制定者而言,选择哪个货币总量 作为货币计量指标非常重要19602008年间美国M1与M2的增长率我国的货币计量 Mo=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 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 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2M1 称为准货币。我国的货币总量 我国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度 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 2010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 狭义货币(M1)余额26.66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0) 余额4.46万亿元 2011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 狭义货币(M1)余额28.98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0) 余额5.07万亿元央行:通胀仍偏高正研究M2+ 2011年09月13日央行新闻发言人就8月份我国货币 增长情况指出,今年以来,广义货币(M2)增速 从高位向常态平稳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和 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 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不断增多,公众 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 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这些替代性的金融 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目前M2的统计比 实际状况有所低估 “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我 们正在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 。”货币数据的可靠程度有多大? 不断对货币总量的预测进行修正的原因: 小额储蓄机构不需要经常性地汇报它们的存款 余额 需要对季节性变化的数据进行修正 不应当过度关注货币供给的短期动态,而应当关 注其长期动态美国M2增长率:初始值与修正值,2008年(, 复合年增长率)总结 货币是在产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时被普遍 接受的东西,不同于资产和财富 货币主要有三项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 值储藏 支付体系是不断演进的 联邦储备体系定义了两种不同的货币计量指标: M1与M2 货币计量中的数据并不总是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 可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