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构建和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构建和 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影响力 论文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 的影响力是党的整体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强弱,直接 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伴随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 的影响力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地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按照党的组织体系结构,农村基层 党组织主要是指乡镇以及村一级党组织。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村级党 组织的影响力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党 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 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农村党支部的影响力 是党的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各项改革 的不断进行,农村党支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 变化,农村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和动员能力下降,党组织的影 响力在不断减弱,有些党组织甚至处于边缘化状态。深入分析和研 究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影响力弱化的根源,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提 升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影响力,整合农村政治资源,充分有效地发 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 领导核心作用,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 重大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所谓农村 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是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对农村社会的动员能力、整合能力降 低。这种现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W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民 主政治发展,使村党组织权力性影响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党组织的 权力影响力削弱。 组织的影响力分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 力影响力是以资源占有为基础、以合法的强制为凭借、以一定的制 度为规范的社会支配能力。1949 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 实行的是一元化领导体制,经济上实行的公有经济体制,农村实行 的是集体所有制。这种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长期以来,在中 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牢牢地控制村庄的管理权,掌握着村内经济、政 治资源,享有直接决策、管理、控制和利益分配的绝对权威,成为 农村实际的“执政者”。但是,从 2o 世纪踟年代开始,以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和以村民直选为标志的农村民 主政治的发展,使村级原有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很 大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影响力受到了空前挑战。 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的经济自由得到空前解放的同时,也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变 化,从一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化,经济资源从集中向分散 转变。伴随非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很 大影响,有些村子几乎无集体经济可言,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分散的 家庭之间的经济联系、经济关系日渐淡化。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 农村党支部可控制的经济资源大幅减少,可利用的经济资源严重短 缺,权力性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严重削弱。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的萎 缩,使广大农民(也包括党员)从集体经济中获得的各种利益在减少, 甚至消失。农民在经济上对村级正式组织(包括党组织)依赖程度大 为减低,党组织对农民在利益方面的吸引力、影响力大大减弱。 其 次,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使村党支部领导权力的合法性面临挑战。 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和非集体经济发展挑战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直 接支配经济资源的权力的话,那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则直接 挑战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合法性在本质上反映的是 公民与权力的关系。民主政治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合法的权 力必须经过合法的渠道产生。也就是说,合法性内涵着民众对于组 织权力的普遍认同。自 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颁布实施以来,村民民主自治就成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 一个特色。村民自治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就是自下而上地选举村委会。 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村民政治民主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满足农民政治 参与要求的同时,也使农村政治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使农村党政关系从一元权力结构向二元权力结构转型,出现了两个 权力主体一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从根本上说,这两个权力结构的存 在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但是,由于两个权 力主体的权力来源不同,导致两个权力主体在实际的权力运行中的 矛盾与冲突不断。 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是由村民直选产生的, 其权力来源于村民的授权。村民直选用现代民主政治最为认可和 倡导的方式赋予了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权力合法性, 大大提升了村委会及村主任的社会地位。 根据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 的规定,村党组织作为执政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享有对村内重大 问题的政治领导权;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主要载体,拥有对村庄 重要事务的自治权。但由于现有法律制度未能明确划分领导权和自 治权的边界和范围,造成自上而下渠道产生的村党支部很容易与自 下而上产生的权力结构村委会之问产生矛盾和碰撞,两个权力 主体在重大村务决策和管理上互不相让、互不配合,关系紧张。村 委会与党组织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造成村里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在很多乡村基层频发的诸如弄虚作 假、乡镇企业与农民负担过重、乡村内部管理中的混乱、乡镇干部 中的腐败现象等,都与因权力体制缺陷而引起的权力运行失范有关。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影响力,使农村群众对党 组织的权威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各种民间 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宗族势力和宗教 组织的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形成了很大冲击。 进入社 会转型时期,我国民间组织大量涌现。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 2004 年底,我国已登记注册民间组织近 29 万个,其中社团 153 万多个, 民办非企业单位 135 万多个,基金会 936 个。在农村也出现各种 各样民问社会组织。农村的民间组织主要有三类:一类农村专业经 济协会,它们已经成为农村民间组织的主体;第二类是各类农村民 办非企业单位,如学校、卫生所、科研组织、敬老院等;第三类是 农民自发组织的团体,如老年协会、计生协会、红白喜事协会、文 化演出协会、体育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 国农民已自发成立了近 13 万个协会。农村大量出现的民间社会组织, 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沟通人际关系,丰富群众业 余生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的,在农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 是随着民间组织自主性的不断增强,些民间组织开始成为村务管理 的主体和影响村民生活的主导力量,直接问接地控制或影响了部分 群众,使农民对村级正式组织(包括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大为减低。 有些民间组织为了扩大影响,经常拉拢一些有影响的党员干部参加, 使他们成为小团体的代言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政权主 体权威和社会控制的削弱,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和怀有一定政 治意图的组织有所增加,一些沉寂多年的旧权威开始复苏,出现了 “宗族权威、宗教权威和武力权威”和党政主体权威互动的局面。这 些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产生了很大冲击,对农村党组织的 权威和影响力构成了严重影响。 (三)农村党组织建设受到严重削弱, 凝聚力、战斗力弱化是导致其影响力下降的内在因素。从非权力影 响力的角度分析,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讲是来源于党支部 组织的凝聚力、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目前村党 支部影响力的弱化固然同权力资源的减少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党支 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其影响力弱化的重要因素。 首先,组织涣 散,创造力、凝聚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未能有效地发挥。农村基 层党组织要有影响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凝聚力越大,吸引力越强, 影响力就越强。但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受到严重削弱。在不少的村子,党支部软弱涣散,有的处于瘫痪状 态,有的被宗族宗派势力所控制,有的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根本无从谈起。 其次,基层组织党内民 主发展不足,党员对党组织的的认同感和向心力降低。农村基层民 主政治的发展,使党员作为普通村民的民主权利获得了一定程度的 制度保障和满足。这对农村党员党内民主权利的行使产生了不小的 冲击。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相比,基层党内民主发展的不充分,农 村党员民主权利缺失,导致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下降。 其三,农 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难 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政治先进性和社会威望降低,党的形 象资源流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加入党组 织是提高社会地位的主要渠道。进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新的 生产组织形式使农民有了自主权,党员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改变 自身社会地位和环境的方式增多,使他们对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大为 减低,加入党组织的动因不足,要求不强烈,造成党员后备力量、 干部后备力量都相当缺乏。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 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青年党员的比例过小,战斗力不强。三是在 少数地方农村,党支部书记为维护其地位,不愿发展新党员,党员 队伍萎缩,造成了党支部书记难选,少数村子根本就选不出支部书 记。四是长期以来,在很多村子,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缺失,造成一 些党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淡化;部分先富阶层党员的群众观念下 降,自我致富意识强,带领群众致富意识淡薄;流动党员中的“三不 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分配的工作)、“口袋党 员”(党组织关系接转证明长期放在个人身上,造成流入地和流出地 党组织都不能管理)增加;有的党员参与农村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中; 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与群 众的联系和沟通、廉洁奉公等方面还有差距。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 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利益,使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对立。 直接破坏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 对策思考 农村党支部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加 强村级党支部建设,提高村级党支部的影响力,作为加强农村基层 党组织建设重要方面。要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 的现状,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从多层面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一)合理配置权力资源,科学区分党支部的领导权与村委会的管理 权,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的基 础条件,是提升执政影响力的决定因素。在执政资源的构成要素中, 权力资源、法理资源、组织资源是最基础的要件。农村基层党组织 的作用与其所占有的执政资源成正比。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的作用,必须完善有关法律和党规,科学合理的配置农村权力资源,规范各自的职权。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 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 利。”但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其属性来说,是实体法,只可 能对一些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进行概括规定。保障党组织的领导 核心作用,保证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的规范运作,必须根据中国 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订和 落实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性制度,从制度上合理划分村党组织 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职权范围,尤其要明确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所承 担的“领导、支持和保障”的责任及履行责任的方式,从制度上来保 障和落实党支部对村委会及其他农村社会组织的领导权。 必须明确, 党支部作为农村的领导核心,对农村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拥有 领导权,对本村负有政治领导责任。党支部的职责就是抓大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