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 论 陶 瓷 茶 具 的 鉴 赏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陈文华茶具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之一, 是饮茶的工具 , 并非是艺术品 ,本来并不存在鉴赏的问题。但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茶具过程中, 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增强,对 日常的生活用品也会产生一定的审美要求,除了讲究实用功能之外, 也希望它们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让人在使用过程中赏心悦目 ,满足使用者的审美愉悦 。尤其是当饮茶提升到品茶的层次之后 ,人们就更加注意茶具的艺术性,因而茶具也就逐渐成为鉴赏对象。最早赋于茶具以艺术性的应该就是浙江湖州出土的那件东汉青瓷瓮。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容器 ,当时一般的青瓷瓮 、 罐, 通常只是施以青釉而已 ,唯独湖州出土的这件青瓷瓮, 除了表里均施青釉之外, 还通体表面压印精美的几何形图案 ,并刻写上一个“荼”字 ,不但增强了它的艺术性而且赋于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此后晋代 、 南朝的莲纹罐 、 碗 、 托盏和鸡首壶 ,连纹饰和造形都日益艺术化了 ,大大加强了茶具的观赏性。到了唐代, 品茗艺术已经成熟 ,茶具也成了茶艺的要素之一, 对茶具的艺术性也自然有了更为自觉的追求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就是专门论述煮茶的器具篇章,对茶具的艺术性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如对煮茶的风炉的样式和纹饰 ,对茶碗的釉色都有具体的设计和评判标准 。宋代点茶强调茶汤泡沫越白越好 ,因此喜欢使用黑釉茶盏 ,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黑釉 ,于是就出现了兔毫盏 、金毫盏 、 银毫盏、油滴斑 、 鹧鸪斑、虎皮斑以及木叶纹、剪纸贴花等黑釉茶盏,都较单纯的黑釉茶盏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同样, 元代出现并在明清盛行不衰的青花瓷 ,明清时期五彩缤纷的彩绘瓷等等 ,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茶具的审美需要 ,使茶具日益成为人们的鉴赏对象 。鉴赏茶具本是品茗艺术的具体组成部分 ,人们在品尝茶汤的色、香、 味 、 形和追求品茗环境的高雅的同时, 也要欣赏茶具的艺术美, 即不但要求茶具具有泡茶的实用功能之外, 还要求茶具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成为茶人品茶时的欣赏对象之一。也就是说 ,一件理想的茶具应该是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人们鉴赏茶具是将它当做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或者称之为 工艺品) 来鉴赏 。以至明清时期的一些紫砂壶名家的作品 ,被人们当做珍贵的工艺品收藏 ,而不再用来泡茶。从这一角度而言 ,鉴赏茶具与鉴赏其他视觉艺术品的方法有共通之处 。一般来说, 人们鉴赏视觉艺术作品如绘画 、 雕塑等 ,是从造型 、 色彩 、 内容和技法等四个方面入手来发现作品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涵 。那么,鉴赏茶具也可从这四方面入手 :造型 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 ,都有一定的造型 , 或圆或方, 或长或扁 ,或三角或多角 ,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用来鉴赏茶具同样适用 ,因为茶具本来就是造型艺术 ,造型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茶具鉴赏的一个标准 。186色彩 绘画本是色彩的艺术, 雕塑也有色彩 ,它是显示作者气质和个人特色的重要标 志。茶具的色彩也是重要的审美对象, 陶瓷的胎质色泽 ,瓷器的釉色和紫砂泥的色泽, 彩绘颜料的色彩 ,都是茶具艺术性的重要载体 ,也是判断茶具艺术性的重要标准。自然是鉴赏茶具的一个切入点。 内容 任何作品都会体现作者的创作动机, 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 无论何种题材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时代性、 社会性和历史性 。茶具同样如此 ,无论是造型、色彩 、 装饰 、题刻、绘画以至款识 ,都表达作者一定创作意图, 鉴赏者就要善于从外在形式去发现内在的文化内涵。 技法 作者的表现手法也是构成作者创作风格的因素之一 , 可以窥视作者艺术造诣的高低, 如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和笔触, 雕塑作品的刀法 ,都能体现作者的独特风韵 。茶具也同样如此 ,陶瓷艺匠们精湛的技艺也会在作品身上体现出各自的特色 ,善于鉴赏者就要善于从茶具制作技巧的特点来判断作者的艺术功力 ,从而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 据美国学者艾斯纳的研究 ,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由浅入深一般有六个层次( 1),可供茶具鉴赏者参考:一. 经验的层次 : 作品的形式或理念上给予观众的一个感觉 。这个感觉非常重要, 人们往 往在接触作品的一瞬间, 产生了第一印象。作品是否有感染力决定了人们是否接受这个作品 ,然后才会有进一步欣赏进行理性探索的动机 。同样, 一件茶具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往往也表明其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值得人们驻足观赏 。二. 形式的层次 : 一件作品引起人们的注意之后 ,进一步就要观赏它的整体结构如何 。作 为茶具,人们会注意探究它的实用功能如何, 壶嘴 、 壶把 、 壶口 、 壶盖以及与整个壶身是否均衡匀称 ,各种装饰手段的配合是否协调,它所具有的形式美也是决定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三. 象征的层次: 要善于发现作品图像的象征意义 ,了解作者赋于这些图像的文化内涵 。 如有些茶具本身的造型和壶身上的图像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如有寓有宗教色彩的,有祈福求祥的,也有寄托君子之风的道德诉求, 作为茶具鉴赏者,就要留心考察和探索 ,力求更为全面地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四. 主题的层次 : 在经过了上述三个层次的探索之后, 人们就开始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及 作者所要表现的基本意义 。如唐代金碧辉煌的宫廷金银茶具所体现的富丽豪华的皇家气派 ,紫砂壶所体现的儒雅风流的文人情趣, 民间茶具所体现的广大群众的纯朴民风 ,以及一些名家杰作所体现独特神韵 ,都是要在经过多层次的综合考察和探索之后才可能加以把握的。 五. 材料的层次 : 对一件艺术品的鉴赏仅进行上述的探讨还不够 ,还需对作品的材料的特质及其引发的视觉经验进行考察。就茶具的鉴赏而言更是如此 ,如金 、 银、玉、 石 、 陶 、 瓷等茶具的材料也都是鉴赏的对象 ,因而瓷器的瓷土, 紫砂器的泥土以及各种釉色的原料等都是茶具鉴赏的重要对象之一。 六. 环境的层次 : 最后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判断其在发展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每一件茶具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都是为了满足某一阶层人们的需要 ,都有其相对的历史价值, 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准确的判断 ,不能仅凭今天的意识形态和某个阶层的喜恶来取舍。 下面 ,我们根据上述的几个原则来鉴赏一下中国古代的茶具艺术 ,主要是瓷器茶具和紫砂187茶具的鉴赏。一 . 瓷器茶具的鉴赏在所有茶具中, 使用时间最长 、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瓷器茶具 。社会各阶层都要使用 , 只是 质地精粗不同而已。早在东汉晚期 ,江南地区就已开始使用青瓷茶具 ,浙江湖州出土的那件刻有“荼”字的青瓷瓮, 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瓷茶具 。从东汉末至南朝 ,盛行的主要是器身施满青釉的青瓷器。故西晋的赋提到茶具时就说“器择陶拣 ,取之东隅” ,陆羽茶经引用这段文字是“器择陶简,取之东瓯” ,说明连当时北方地区也喜欢使用浙江一带生产的青釉瓷器的茶 具。从隋代开始 ,北方生产的白瓷开始流行, 逐渐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至唐代, 全国生产茶具的七大名窑中, 以南方越州窑的青瓷和北方邢州窑的白瓷最具代表性 。故陆羽茶经中特地论述南北两大名窑的胎质和釉色的差异 : “若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 ,邢不如越三也 。 ”显然,陆 羽评价邢 、 越二窑优劣的着眼点是在于它们的釉色晶莹度及其对茶汤颜色的影响,是从观赏的角度出发的。其实 ,唐代的瓷窑除了生产白瓷和青瓷之外, 还生产其他釉色的瓷器茶具 ,如寿州窑的黄 釉和黑釉茶具, 洪州窑的褐釉茶具 ,鼎州窑也生产过黄釉茶具,婺州窑还兼烧黑釉茶具。不过 ,都是单色釉的素瓷。只是有的地方产品陆续出现了一些装饰 ,如长沙窑的产品中出现了青釉绿彩新产品,长沙窑瓷托盏,通体施浅青色釉 ,在盏内有等距的三组绿釉自然流淌形成的纹饰 ,盏口沿也可见点状绿斑纹 。长沙窑褐彩贴花瓷茶瓶,在系及流下各贴一块褐色浮雕模块 ,均加 强了茶具的艺术性。到了宋代, 瓷器茶具的装饰手法就日益增多 。除了丰富多彩 、 晶莹润澈的单色釉之外 ,陆续出现刻花、 划花、 印花、彩绘 、 贴花和元代的青花等技术。刻花 、 划花 、 印花是在单色釉瓷器上 刻划压印纹饰, 彩绘 、 贴花 、 青花则是采用不同的色釉来装饰茶具 ,大大增强了茶具的观赏性 。其中又以北方磁州窑的彩绘和南方建窑和吉州窑的黑釉茶盏较为突出。磁州窑的彩绘开始是用黑色或褐色颜料在白瓷上描绘花鸟、人物、走兽、虫鱼等图案, 以后发展为用红绿等颜色描绘,为明代五彩瓷器开辟了道路 。建窑的黑釉茶盏利用烧造时釉中的化学元素产生液相分离 的现象 ,形成棕黄色和银色的细流纹和斑点纹, 被称为兔毫纹、鹧鸪斑 、 虎皮斑, 精美异常 。吉州窑的贴花是利用剪纸图案或木叶脉络贴在施过黑釉的瓷坯上再施上一层淡色釉, 烧造后形成不同颜色的图案, 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风格 ,极富艺术韵味。青花则是在白瓷坯上用氧化钴 作颜料描绘图案 ,罩上透明的白釉入窑烧造, 形成的蓝色花纹清新秀丽,魅力无穷,至今常盛不衰。明清时期, 由于制瓷业高度发达, 各种颜色釉齐备, 除了传统的白釉、青釉、黄釉 、 黑釉之外,还研制出孔雀绿 、 松石绿、霁蓝 、 霁红 、 宝石红、胭脂红、 紫金、茶叶末等色釉, 绚丽多彩 , 令人目不暇接。又先后创造了五彩 、 斗彩、 粉彩及珐琅彩, 最后把中国的绘画艺术移植到瓷器茶具上 ,每一件彩绘茶具简直就是一幅幅绘画作品, 中国茶具的装饰艺术至此已是登峰造极 ,至今还不易超越 。对于瓷器茶具的鉴赏 ,一般可从胎质、 釉色、 造型、技艺 、 纹饰 、 主题、 背景等几个方面进行 。 胎质 瓷器是由高岭土烧制成的 ,胎质细腻 、 洁白、 坚硬。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原料来源 、188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水平的不同 ,其产品质量自然也会不同。一般而言 ,质地优良的瓷器 , 其胎质细腻、 洁白,匀薄, 对光望之有半透明感 ,质地坚硬,轻扣之铿然有声 ,如景德镇瓷器就有“薄如纸, 明如镜 ,白如玉 ,声如磬”之特点。当然, 作为茶具 ,要承受滚烫的茶汤 ,不可能采用薄胎瓷器,但也不宜太过厚重,以免给人以笨拙之感 。 釉色 瓷器施釉固然有其实用功能,如便于洗涤擦拭。但釉色也给瓷器增加极大的艺术美感。早期的瓷器茶具都是施单色釉 ,也称素釉, 古人称之为“素瓷”( 如皎然诗: “素瓷雪色飘沫香”) 。最初以白釉和青釉为主 ,后来逐渐出现黑釉、黄釉 、 褐釉 、 青白釉、天蓝釉以及各种各样的颜色釉, 形成五彩斑斓的瓷釉世界,给瓷器茶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单色釉的茶具给人 以素雅、 秀丽、 柔和、恬静 、 温馨的感觉, 使人的内心得以宁静、深沉下来 ,有助于进入品茶的艺术境界 。但是不同的釉色给人感觉并不一样 ,可以满足各个阶层人士的需要 。如文人雅士一般喜欢影青、 月白、 青花等冷调的釉色, 而富贵人家则更可能喜欢霁红、黄釉、紫金等暖调的釉色。但不论什么釉色 ,都要求晶莹润澈 ,厚薄均匀 ,犹如给瓷器披上一层玻璃外衣,令人爱不释 手。同时 ,釉色的选择也与所品茶叶种类有关 ,如暖调的釉色茶具适宜冲泡红茶 、 乌龙茶 、 普洱茶等 ,冷调的釉色茶具更适宜冲泡绿茶 、 白茶等。造型 茶具的造型是为饮茶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在鉴赏茶具的时候首先要 考察它的实用功能, 然后才欣赏它的艺术水平 ,理想的茶具应该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演进, 饮茶方式发生变化, 茶具的造型自然也产生变化, 其中尤以煮水 、 泡茶的汤瓶( 茶壶) 最为明显。真正的汤瓶在唐代后期出现 ,西安东郊出土的大和三年( 829) 的绿瓷壶,瓶底墨书: “老导家茶社瓶” ,可见此类茶具应该称为“茶瓶” , 其主要功能是烧煮开水冲点茶 碗中的茶粉 ,这是唐代晚期已经开始流行点茶方式 ,茶瓶就应运而生。早期的茶瓶器身较矮 ,圆腹 ,近似瓜形 ,瓶嘴很短 。稍后, 无论是金属或是瓷制的, 瓶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