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教新报B2/教学电话:0731-84326418?E-mail:kjxb0731-178163.com编辑:尹慧 版式:黄利2010 年 8 月 11 日 星期三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 而有效的途径。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幼 儿园的绘画教学中只重视幼儿怎样依样画葫 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按照老师的示范摹 仿, 偏重以技法为主, 而忽视了对幼儿想象 力、创造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 如果一味偏重技法摹仿将会挫伤幼儿学习的 积极性和限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那 么,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通过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绘画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很多,有的来自于教师本身的,也有来自家长 和幼儿方面的。 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 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教师。 戈特弗里德 海纳指出: “ 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 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 ”幼儿大 都喜欢摹仿教师, 他们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与 教师相似的行动, 从而学到教师的某些行为 和思维方式。 创造型的教师在教法方面,倾向 于采取“ 建设性的行为” 来发展幼儿的创造 力。 这些富于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就成为幼儿 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良好刺激和榜样。 因此,有 必要加强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最大限度 地给予幼儿表现创造力的机会。 二、为幼儿提供宽松环境,营造创造氛围 (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分宽松的心理环 境。 在活动中,我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方式 方法,自己的理解。 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 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传统教育观念下 教师教与幼儿学,在绘画创作中转变为一种 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幼儿的言 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不时闪现。 ( 二)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丰富的材料是发挥幼儿创造性的物质基础。 在蒙台梭利 看来,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 他们 “ 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信 息,并将它们纳入自身”。 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 在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 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为了 能让儿童作出及时的反应,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做精心 的准备。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幼儿绘画教育中的创造活动, 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 动,这个指向性实际上是教师设计的创造意图,如何将这个 创造意图传导给幼儿,是一种较高的教学技巧,创造意图可 通过多种方式途径传达,因此,教师在绘画教育活动中要根 据教材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 言,帮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使幼儿的创造活动基于教材之 上,又发散于世界无限空间之中。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 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 那么选择内容就显得极为重要。 幼儿心理具有泛灵性的特点,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 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绘画活动中经常 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 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如 果说教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 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 四、鼓励幼儿运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 绘画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 以往绘 画活动衡量的标准是以幼儿模仿作品的效果为基准,即在造 型、构图、色彩上与老师一致。 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了技 巧,封闭了幼儿创造的潜能,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 而 创造性绘画活动打破了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表现方法 的多样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 彩,不同的构图来表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幼 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 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表现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在美术 教学中,多种材料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表现技能。 “ 在支 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 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针对孩子们使用的各种材料, 我们可以为孩子建立材料包,孩子们的材料包里有各种质地 的纸张,有塑料布、纸盒、吸管、纸盘、棉花、鸡毛、筷子、回形 针、纸杯等等,对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的越多,他经过头脑 加工出来的作品就会越发与众不同。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巨 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幼 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 的训练,尤其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就应给予幼 儿充分的探索时间、思考的机会,让幼儿积累和萌发出创造 的愿望,因势利导地将幼儿引向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学习 的积极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浅 谈 绘 画 教 学 中 幼 儿 创 造 能 力 的 培 养长 沙 师 范 学 校 附 属 幼 儿 园 巢 忠 诚诚学思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粹之 一。 历代儒家学者不仅重视对诚学思想的 研究,而且把诚学作为进德修业、立人立政 的根本。 周敦颐继承先儒文化的精神, 吸纳佛 道元素,以 “ 性道微言”,承源启流,打破了 理学所谓“ 孔孟而后道统中绝” 的千年幽 暗,开创了宋明新儒学之先河,其以诚为中 心、有体有用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就是他 新儒学基本框架的雏形。 周敦颐在其著作 通书中构设有 “ 形 而上”、 “ 形而下” 两个心灵世界: “ 诚”、 “ 神”、 “ 几” 组成形而上的境界; “ 刚”、 “ 柔”、 “ 善”、 “ 恶”、 “ 中” 组成形而下的境 界。 那么, “ 诚”作为组成形而上境界的一 个重要概念,其核心意义是什么呢?按周 敦颐在 通书中的表述, “ 诚”就是 “ 无妄” (即真实客观)。 当今学者认为, “ 无妄”至少 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结构:一是在 “ 本体 一一宇宙论”层面, “ 无妄”指的是事物 “ 与 生俱来”的 “ 真实客观”属性,也就是 通 书 “ 大哉乾元,万物之资始;诚之源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的真实含 义;二是在 “ 人的认识品质”层面, “ 无 妄”指的是对客观事物 “ 真实客观”属性的 肯认和操守,强调在人们的心灵中 “ 是其 所是”,反对 “ 是其不是”,而且,还将这种 肯认和操守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素质,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 “ 诚信”的意思,也是 通书 “ 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 无妄则诚矣”的意思。 其实, “ 诚” 的本意就是“ 诚实无欺”、 “ 真实无妄”以及我们平常所讲的 “ 诚恳”、“ 以诚相待”等。 儒家思想中 “ 诚”的概念除 了源于这些意义之外, 经过历代儒家学者 的不断充实、概括、提升,其内涵得以不断 扩展,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哲学范畴,并成为 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其中所内含的忠信、笃 敬、 正直等品格不仅为历代儒学雅士所称 道,还广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所推崇。 封建社会, 哲学的任务往往是从维护 中央专制集权的角度全面地解释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问题,其哲学的主张、范畴有其 局限性,甚至是精华与糟粕俱存。 诚学思想 也不例外。 但是作为传统文化,只要对它有 生命的内涵及其一些优质元素进行发掘、 利用, 无疑能为现代社会补偏救弊提供宝 贵的人文资源和强大的思想原动力, 从而 对包括廉洁文化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产生极其有意义的影响。 它不是简单地传承传统, 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需要创新、也需要继承,从传统文化 中寻找优质的文化元素予以辩证地吸纳诚 学思想中的优质元素, 可以丰富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境界, 为学生迈向社会提供建设性的 文化依据。 首先,守 “ 诚”是学生迈向丰繁社会保 持本性,获得社会认可的内在要求。 守 “ 诚” 就是要求我们将周子之 “ 诚”的本体论意义 转换为人生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精神境 界。“ 诚”作为 “ 自然、实在、真实、无欺”等义 项的概括, 从政者要担当起对自己所言所 行的责任,就得守 “ 诚”。 人道之诚如天道之 诚一样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生长的,永不止 息的,不诚无物,不诚也无人、无事。 人世间一切有价值的事物,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利 用实实在在的物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给 创造出来的。 其次,践 “ 诚”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 的客观需要。 周子认为 “ 诚”是一切道德的 根源,既是的超然本性,又是至善的本性, 而要达到 “ 诚”的至善的本性,就要通过 “ 主 静”的方法进行道德的修养。 周子在 太极 图说中对主静的解释是: “ 无欲故静。 无 欲”就是不能有物质欲望。 在现代社会我们 绝不能否认和放弃改善物质生活、 追求物 质文明享受的要求, 但是我们更不能不择 手段,甚至是违法违纪、损人利己式地去满 足物质上的 “ 私欲”。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 学生来说,一切济公肥私、不仁之富、非理 之求的欲望都是一种 “ 纵欲”。 我们要严以 律已,慎独慎欲,通过自我教盲、自我监督、 自我克制、 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实现无欲 诚心、淡泊明志的境界。 第三,育 “ 诚”是净化大学校园生态的 需要。 按时代的要求,积极培育 “ 诚”的社会 属性,大力培养现代人契约诚信、制度诚信 的观念,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是净化校 园生态的需要。 “ 诚”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 思想文化和精神的重要部分,我们在了解、 掌握其生成渊源历史背景的基础上, 扬其 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今天的时代特点, 呼应今天的时代要求, 对其范畴赋予新的 内涵, 可以肯定地说, 对我们匡正不良风 气、完善自我人性、构建和谐有序、真诚美 好的现代社会定能发挥重要的积极有益的 作用。试论诚学思想对大学生的作用郴州电大 文艳数学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 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 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 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 年龄段感兴趣而做得了的。 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 数学知识的内涵。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 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调动学习情感, 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 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我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以生动的生活实例,合理组织教材, 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 “ 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首 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父亲节快到了, 小明想给爸爸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 1 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 50 个,拿着这 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 爷爷来帮忙想办法, 老爷爷说这好办,收 了小明的 50 个 1 角硬币, 又给了小明 5 张 1 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 亏。你们说小明拿 50 个 1 角硬币换 5 张 1 元钱的纸币亏不亏? 为什么? 首先组织学 生讨论: 有的学生将这 50 个硬币一角一 角地数,每 10 个 1 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 诉大家这 10 个 1 角就是 1 元,5 个 10 角 就是 5 元, 所以 50 个 1 角和 5 元是相等 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 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 “ 看看元和 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 1 元 10 角相等”, “ 10 个 1 角就是 1 元”, “ 1 元就是 10 个 1 角”, “ 1 元10 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 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 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 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 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生活实践,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到超市购物是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活 动,五年级教材中的 购物策略一章,从 生活实践出发研究超市给予消费者优惠 后应该选择哪种购物策略。 甲商店买一瓶 大的送一瓶小的,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 店 30 元以上八折优惠, 教材提出四个数 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学生根据自己的 购物需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