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一)恒久的滋味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 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 ”、“ 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 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 为惨绿少年, 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 那种酸, 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 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 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 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仿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 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 用热油爆炒, 还没有吃, 远远闻着, 扑鼻一阵咸、 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 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 上。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 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 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 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 苦味,我终于知道: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 我也终于知道: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 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母亲 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她教会了 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 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 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 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 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 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 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1. 文章第 5 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 2. 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 3. 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4. 画线的问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第 2 页(二)心中有间小木屋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 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赖以生存的生意,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 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 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 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 二三十平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 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 正坐在沙发上看书; 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 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 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不错! ”老公看了看,也 赞同道:“是不错 ! 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走,进去看看。”我提议。谁知老公 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 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后来,北风凛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 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 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 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 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 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 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感 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位三十多 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光转向电脑 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 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 怎么能是呢 ?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 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当他决定把这个 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 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也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 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 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 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 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1. 通读全文思考:文章两段写出小书屋(1) 的特点,第段却说“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2) ,表达了 (3) 作者对之情。2. (1)结合语境,说说第段加点短语的含义。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2)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3. 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的理解。4. 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 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第 3 页(一)恒久的滋味 1. 文中指青涩、强说愁的青少年。 2. 甜:童年,酸:青少年,苦:成年。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3. 一是体验各种生命的滋味,一是“我”的成长历程。 4. 用问句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对母亲艰辛一生的感叹,引起下文对人生的感悟。(二)心中有间小木屋1. (1)柔和温暖,静逸雅致(2) 书屋变了样子,充满了商业气息(3) 作者对原本温馨雅致的书屋在利益 洪流的冲击下变得商业化的惆怅可惜、失望2. (1)“柔和而温暖”是“温和轻柔”的意思,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照射下小屋给人以温暖轻 柔的氛围,突出了小屋静逸雅致的特点。 (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书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两本书几乎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 有人去买以及“我”找到这两本书的困难,表达了作者对弥漫书香的书屋变成商业气息书店的惋惜惆怅之 情。 3. 温馨的书屋虽然已经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书店,但是那间静逸雅致、充满书香的书屋却在作者心里久久 不能忘怀,表现了作者对书屋的喜爱、不舍之情。 4. 以回忆的方式写作,抑扬结合,对比衬托,比喻象征等,选择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第 4 页(三)舍得 父亲去世 10 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 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 一天,母亲对先生说,星期天喊你那些朋友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我替先生解释,母亲摇头,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他们带回家来聚一聚。 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 店应酬的哥们,立刻被几盘小菜和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 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 做。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 地说,送给大娘尝尝。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现 在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 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密切的同 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要舍得,好 人一生平安。我们听了母亲的。 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了,在单位的推荐选票上,他的票数遥遥领先。先生回来笑着 说,这是妈的功劳呢, 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 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 这几天天气出奇的煦暖,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 一概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 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一个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 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埋头便开罚单。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 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 看, 警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 ?便急着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 看清楚,城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