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 1. 20 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展现出哪些新特点?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 学校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功能;基础教 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还有延时的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功能。3.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4.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 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5 教师如何培养班集体?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 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二 1 信息技术对教育生产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 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2 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 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3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 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结合。4 教学上课应符合的具体要求有哪些(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5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就有障碍的学生而言,目标是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 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任务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三 1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2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 教学的一般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 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在学生个性发展。3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 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科学有效、灵活的教 学方法和教学艺术。4 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安排课本;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 对教学单元和课程类型及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开展教学;评价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5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同二、5)四 1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同二、1) 2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上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人格上是平等民主关系;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 系 。 3 教学的一般任务?(同三、2) 4 班级授课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有利于大面积地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难以完全适宜学生的个别差异 ,不利于因材施教。5 如果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五 1 教育对科技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 能。 2 简述学校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同一、2) 3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同二、4) 4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同二、3) 5 简述班集体的形成及培养过程。 (同一、五)六 2004.7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 简述学校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同一、2)33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飞重点的 教育。4 简述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同四、2) 5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 转化规律;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七 2005.1 1 学校文化有什么特征? 是一种组织文化;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习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有特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统一是校风。2 教师职业有什么特点?(同一、3)3 教科书有什么作用? 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 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 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根据本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 系。 4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同二、3)5 班主任如何组建形成培养一个班级?(同一、5;五、5) 八 2005.7 1 学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 响。 特征: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2 如何理解学生和教师关系?(同四、2;六、4)3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同二、4;五、3)4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5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同六、5)九 2006.1 1 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同七、1)2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何影响?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4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3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评价;改革课程管理。4 教师如果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 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用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 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5 简述班级管理功能。 有助于实习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 力,学会自治自理。十 2006.7 1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2 简述新课改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做了哪些调整。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 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同一、4)4 简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 简述班主任如何进行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包括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等;协调校内 外各种教育力量。十一 2007.1 1 学校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同一、2;五、2;六、2)2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同二、2)3 简述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 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4 我国中学德育应遵循什么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样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 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 育能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