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更新】Google 与微软的春节大戏 新浪微博抄袭了 Twitter ? 微信和 kik,山寨产品的欲说还休 Larry Page 时代的 Google 应该做的五件事 05 十一再见,再见,QQQQ ; ; 你好,移动互联网你好,移动互联网李楠 于 2010-11-5,07:30 Comments (161) 归类于:业界趋势/Trend 标签: Apple, Facebook, qq, Twitter. by 李楠 (newkhonsoutwitter), newkhonsougmail.com关于 QQ 和 360 的恩怨已有大量文章分析了。但是很遗憾,战火还没有烧到手 机平台。这上面, QQ 有 1 亿左右的用户, 360 也有手机安全软件。不过, PC 上的大战给我们灵感,设想下 IM 软件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未来。在线在线PC 时代的 IM 软件有一个概念是:在线。用 56K 猫连接网络的时代,“在线”的含义很自然:电脑连接了网络,而你坐 在电脑前。早期 IM 软件的概念中,它曾是最重要的前提:两个人全在线才可 能聊天(离线消息是后来的事情了)。今天,宽带包月的普及让这个概念不合时宜了。 QQ 大量的隐身用户无疑已经 意识到“在线”的不妥。移动互联网上,“在线”更加诡异:我们随时在线,又是随时不在线。我们随时在线,又是随时不在线。随时在线是因为手机不会下线,而你会随身揣着手机。随时不在线是因为相应 QQ 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开会,开车,干点事情或者独自消遣。“在线”有 一种很快响应的暗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很少在线。“在线”已经是一种奇怪又老套的状态了。IMIM的确,人们把 MSN , QQ , GTalk 分类为 IM 。 Gmail , Hotmail 分类为 Email 。把 Facebook ,人人,开心网分类为 SNS 。但是, IM 其实就是“实时消息” ( Instant Messaging )。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可能比 PC 更早拥有了 IM 功能 :短信。手机可以连接互 联网之后,把网络服务 IM 化的努力从未停止过。 Blackberry 搞定了 Email 的实时推送。 苹果的 Push Notification 则让 Email , Twitter , Facebook 等各种网络服务也变得 IM 。不过,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虽然支持推送,但是“在线”消失了。他的后 果之一是:消息的通知和回复被更清晰的分割开。消息的通知和回复被更清晰的分割开。 Push 功能在 AppStore 上的流行可以证明:消息的回复也许不是越快越好(人需要弹性),但是重要消息的通知却是越快 越好(机器不妨压榨)。关系关系传统 IM 软件有长期积累的关系,所以会有“被 QQ ”的事情发生:你要联系 一个人就只好上 QQ 。个人认为,腾讯“关系”这张牌,是能管住 360 “安全” 那一张的。但是,具备 IM 能力的 SNS 同样网罗了你的关系。( Facebook ,人人,开心 网)IMIM 软件的关系网,软件的关系网, SNSSNS 网络的关系网,网络的关系网, EmailEmail 的关系网,手机地址簿的关系的关系网,手机地址簿的关系 网,在智能手机上高度重叠的。甚至,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网,在智能手机上高度重叠的。甚至,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我要联系在本地的朋友,可以发个 SMS 。如果他有能推送消息的手机,那么一 个 Twitter DM 同样快捷。这里, SNS 关系代替了手机关系。而 Facebook 支持 Push 的结果是,我不再需要用 MSN 联系一些人了。这里, SNS 关系代替了 IM 关系。简化甚至统一这些关系的服务会有市场( FriendFeed 的收购价格保密想来不 是因为太便宜)。而无论是 IM 软件商 , SNS 网站, Email 网站甚至手机/手 机 OS 制造商都在蠢蠢欲动,打算一统天下。其中 IM 软件商占多少胜算?人人网已经支持 Pushmail 和 iPhone App 的推送。开心网这方面落在了后面。Facebook 更进一步。除了不断完善 App 之外,更是和微软和 Android 厂商 合作,把 Facetbook 深度整合进了地址簿和手机 OS 的消息系统中。时机时机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台数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 67% 。关于 Android ,这里还 有更新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疯狂的增长了 886% !而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 是天然结合的。(ATT 曾经给出过数字, 3% 的 iPhone 用户消耗了 ATT 网络 带宽的 40% 。日本的孙正义也提供过类似的数据。)现在 iPhone 的推送还嫌原始:不停的弹窗会让用户有砸了手机的冲动。不过 设计了 WebOS 优雅的推送框架的大牛已经在苹果工作了。相信一个能处理大量 推送消息的 iOS 将在版本 5 到来。而 Android , WebOS , Windows Phone7 等系统似乎已经准备就绪了。美国, Facebook 在 2007 年已经甩开 MSN 。而移动互联网的硬件,网络, OS 陆续就位后,移动 SNS 对传统 IM 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人人仍然没有超越 QQ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发生了的事,在这里还没 有到来?而移动互联网,说不定有机会扮演催化剂。iPhone4 的多次断货清晰的释放着信号:中国的智能手机的需求足够强劲。而 Android 厂商将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开始圈地。移动网络接入成本?这是这个故 事中的中国特色:要看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博弈了。最后的话最后的话互联网移动化是一次洗牌。正在从最基本的概念上颠覆一些旧模式。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则是机会: Facebook 这种拥有真实关系的 SNS 推送已经威 胁 IM 甚至手机短信。苹果的 Facetime ,Google 的 Google Voice 分明盯上 了手机语音。网络即关系,语音即数据。网络即关系,语音即数据。 IMIM 当然在目标中,运营商也早被纳入射程了。当然在目标中,运营商也早被纳入射程了。和苹果, Google 或者 Facebook 的跃跃欲试比较,中国互联网企业似乎无人敢 挑战腾讯,更别提运营商了。360 的意义正在于此:他没有攥着能压过腾讯的那三张 A ,但是,他为手里有 牌的提供一个难得的榜样(这也是腾讯的反击不留余地的原因)。对腾讯而言,更要小心的真的是 360 ?也许地面上双方的硝烟散尽,另一拨人却统治了天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