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病程:园林植物遭受其他生物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后,首先是正常的生理程序发 生改变,继而导致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病态,称为 病理变化过程。 损伤:如果植物在瞬间或极短的时间内因外界因素的突然袭击而受到伤害或破坏,如受到 昆虫、其他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以及冰雹、台风等袭击,受害植物在生理上没 有发生病理程序,就不能称为病害,而称为损伤。 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因子称为病原; 间接因素则称为诱因。 1.病害三角:寄主、病原物、外界环境。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互相传染的。 3.寄主:被病原物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 4.植物病害的概念: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 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应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 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 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 5.寄生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其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 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称为非侵染性 病害。 7.植物病害发生三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寄主、病原物、外界环境。 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无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第二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1.分生孢子:是真菌的一种无性孢子,产生于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 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 2.转主寄生现象:有的锈菌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寄主上完成全部生活史。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内层为疏丝组织,外层为拟 薄壁组织它是一种抗逆性结构,既是真菌的营养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的 休眠体。 4.厚垣孢子:是真菌的一种无性孢子,是菌丝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 二形成的一种休眠孢子,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5.症状: 6.子座:由菌丝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形成的(此时称为假子座) ,一般为垫状, 也有球状或其他形状,能够进行繁殖产生孢子也能抵抗不良环境。 7.试比较植物病原病毒和植原体在基本特性、引起植物的症状和传播特性方面的异 同点。 1 基本特性:病毒、非细胞生物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核组成,植原体是原核生物, 没有细胞壁; 2 二者均为专性寄生物,人工不能培养;3 病毒引起花叶畸形、萎缩、坏死等症状;植原体多引起重枝、黄化、萎缩等症 状; 4 传播特性:病毒能够被昆虫传播也能够通过机械、种子等传播;植原体也能被 昆虫传播,但通常不能被机械和种子传播。第三章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1.病程:园林植物遭受其他生物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后,首先是正常的生 理程序发生改变,继而导致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 病态,称为病理变化过程。 2.侵染循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包括 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源、再侵染源以及病程。 3.专性寄生物:又称活体寄生物,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专性寄生物包括植物 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大部分植物病原线虫及某些真菌。 4.兼性腐生物:又称强寄生物,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如外囊菌、外担子菌、黑粉菌等。 5.垂直抗病性:只对病原物种群的某一小种或某几个小种起作用的抗病性,对其他 小种无效。 6.植物病害的传播有哪些方式?各举一例说明。 (1)自然动力传播:1,、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 (2)主动传播,如细菌的游动 (3)人为传播,如园艺操作 7.植物病害病原物的越冬场所有哪些? 1、 有病植物 2、 病植物残体 3、 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 4、 土壤和肥料 5、 昆虫等传播介体 8.病原物侵入植物有哪些途径?各特点如何?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1.柯赫法则:1、病植物上都发现有这种生物;2、这种生物能够从植物组织上分离培养,并纯化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与原来发病植物同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够引起同样 的病害症状;4 从接种发病的植物组织上能再分离出这种生物。 2.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在病害诊断上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 各方面内容如 何?蛴螬对园林植物有哪些危害?有哪些主要防治措施? 第一,观察症状。不少侵染性病害产生特异性的病害症状, 第六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1.简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定义和生防的机制。 生物防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害; 狭义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 污染环境。 机制:竞争、抗生物质、重寄生、捕食、交叉保护等。 2.植物病害防治的方针是什么?此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增强植物抗病性、减少病原、改善环境3.柯赫法则包括哪几个步骤? 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 3 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4.病害防治方法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或病害防治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 抗病育种;2 栽培措施;3 生物防治;4 物理防治;5 外科治疗;6 化学防治。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白粉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症初为白粉状,在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最明显的特征是由 表生的菌丝体和粉孢子形成白色粉末状物。秋季时白粉层上出现许多由白而黄、 最后变为黑色小颗粒闭囊壳。 2.炭疽病的主要识别特点是什么? 炭疽病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常在叶片上产生界限分明、稍微下陷的圆斑或沿主脉纵 向扩展的条斑,还可在幼嫩的枝条上引起小型的疮痂或溃疡,造成枯梢。在潮湿 条件下病斑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出现。 3.试述白粉病的侵染循环和防治方法 白粉菌的无性阶段在植物的生长季节中有多次再侵染,湿度较大有利于病害发生, 但是降雨过多则不利于病害发生。 白粉病的防治主要采取消灭初侵染源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当叶片上出现病 斑时喷药,每年喷一次基本上就能控制白粉病的发生。温室中防治白粉病时,可 在冬季夜间喷硫磺粉。 4.写出 5 种园林叶部病害和病原(每一大类病害只能出现一次) 。 1 白粉病:黄栌白粉病,主要危害是秋季红叶不红,变为灰黄色或污白色,失去 观赏价值。病原为黄栌钩丝壳菌。 2 叶锈病:海棠锈病,主要危害使海棠叶片上布满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早落。 病原为山田胶锈菌。 3 炭疽病:兰花炭疽病,主要危害使兰花细长的叶片上布满黑色的病斑,剪除病 斑后的兰花叶片长短不一杂乱无章,使兰花叶片的观赏性大大降低。病原是兰炭 疽菌。 4 叶斑病:芍药褐斑病,使芍药叶片早枯,连年发生则削弱植株的生长势,植株矮小,花少、花小,乃至全株死亡。病原为半知菌的牡丹枝孢霉。 5 叶部畸形病:杜鹃叶肿病,使杜鹃叶、果及梢畸形,降低观赏性。病原为日本 外担子菌。 5.煤污病主要症状?对植物有何影响?煤污病的发生与虫害有何关系? 在叶面和枝梢上出现黑色小霉斑,渐渐扩大连成片,霉层布满叶面及枝梢,有的 呈黑色片状翘起,可剥离。 严重危害时会使植物逐渐枯萎。 煤污菌由风雨、昆虫传播,在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植物自身分泌物 上发育。 6.试分析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各举一例说明 之。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1.简述松材线虫的症状类型有哪些? 松树感病后,其输导组织被破坏,蒸腾作用明显减弱,针叶逐渐失去绿色并变为 枯黄色,最终全株枯萎死亡。枯死的针叶鲜黄色,长时间不会脱落;病死树的木 质部失水变轻并失去黏性。 2.写出 5 种常见的园林植物枝干病害名称,再对应写出引起这些病害的病原和侵染 循环(越冬、传播、侵染)特点。 1 杨树腐烂病:病原病菌的有性阶段是子囊菌的黑腐皮壳菌,无性阶段为金黄壳 囊孢菌。 2 银杏茎腐病:病原是菜豆壳球孢菌。 3 槐树溃疡病:病原为半知菌门三隔镰孢菌 4 松瘤锈病:病原是担子菌门的栎柱锈菌。 5 竹子杆锈病:病原为担子菌门的皮下硬层锈菌。第九章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1.简述疫霉根腐病的病原和侵染规律。 病原为樟疫霉。 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无寄主时休眠体能长期存活。该病原菌由水流、 病土、有病苗木传播。土壤温度在 1528的范围内均可发病,22时最适于发 病。土壤湿度是该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土壤排水不良或淹水时均能加重该病 的发生。 2.确定检疫对象的依据和原则有哪些? 病症类型可分为根部及根颈部皮层腐烂;根部和根颈部出现瘤状突起;根部或干 基部腐朽并可见有大型子实体等。 3.简述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嫩的支根和侧根上,小苗有时主根也可能被害。被害根上产生 许多大小不等、圆形或不规侧形的瘤状虫瘿,直径有的达 12cm,有的仅 2cm 左 右。初期表面光滑,淡黄色,后粗糙,色加深,肉质,剖视可见瘤内有白色稍有发亮的小颗粒物,镜检可观察到梨形的雌根结线虫。病株根系吸收能减弱,生长 衰弱,叶小,发黄,易脱落或枯萎,有时会发生枝枯,严重的整株枯死。 4.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侵染性病原有哪些?各如何越冬? 腐霉菌、镰刀菌、丝核菌。分别以卵孢子、厚恒孢子和菌核越冬。第十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1.咀嚼式口器 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 5 部分组成。 2.刺吸式口器 上颚与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1 对上颚口针较粗,末端有倒刺,在下颚口针的 外面,主要起穿刺的作用;下唇延伸成分节的喙,背中部有 1 条纵沟用于包藏口 针,起着保护口针的作用;食窦和咽喉的一部分形成强有力有抽吸机构,即食窦 唧筒。 3.休眠 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消除时,就可恢复生长发育。 4. 为何说昆虫头部是其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头壳表面着生有口器、触角、复眼及单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 5.昆虫有哪些主要的外部特征? 身体左右对称;整个体躯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身体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体 节具有分节的附肢;体腔就是血腔,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背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 腹面。 6.IPM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为何说昆虫胸部是其运动的中心? 胸部坚硬,3 节连接紧密,内具发达的内骨骼和强大的肌肉,支撑足和翅的运动。8.触角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是昆虫觅食、求偶、避敌等重要生命活动的基础。第十一章 昆虫的生物学1.世代 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并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 1 个世 代。 2.羽化 不全变态的末龄若虫,全变态类的蛹,脱皮后都变为成虫,这个过程称为羽化。 3.兼性寄生物4.年生活史 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越冬虫态和场所,越冬后开始活动的时间,各代各虫态发 生的时间和历期,发生与寄主植物发育阶段的配合等。 5.滞育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但通常不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 6.完全变态 全变态类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 4 个不同虫态。第十二章 昆虫分类1. 学名 是物种的科学名称,它在全世界是通用的。每一个种只有一个学名。 2. 物种 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它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第十三章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1.致死低温为何短时间内会使昆虫死亡? 原生质结冰,组织或细胞受损,短时间内死亡。 2.根据昆虫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反应,将温度划分为哪几个温区? 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高适温区、最适温区、底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 致死低温区。 3.植物的抗虫机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P234 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4.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有哪些? 1 改变了昆虫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 2 改变昆虫的食料和天敌 3 改变昆虫异地传播的可能性及传播速度第十四章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原理1.农药剂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