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2期 (总第 91期 ) ? 2008年 6月?贵 州体 育 科 技Guizhou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 . 2 Jun. , 2008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 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闫领先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系, 河南? 焦作? 454000)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进行全面了解, 旨在为阳光体育运动的贯彻落实提出科学、合理、 有效的措施, 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青少年学生; 身心健康; 策略1?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20世纪 9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健康解释为: ?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健全, 才算是完美健康的 人。 ? 1? 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 健康的心理、 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新时代才子, 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 而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重要突破口。如今, 生活富裕了, 文化水平提高了, 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能和健康素质不但没有相应提高, 而且呈 现出不同程度的滑坡。我国从 1985年开始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结果显示, 2000年学生的体能水平比 1995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教育部 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 最近二十年,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主要表现在学生肺活量、 速度、 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 20年下降, 学生肥胖率比 5年前增长了 50 %, 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 1/4 ; 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 60%、 高中生为 76 % 、 大学生高达 83 %。在 2005 年高校招生中, 有 85 % 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 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 有 63 . 7 % 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3。今年, 重庆全市 17万余名考生中, 仅 4万余名考生体检合格, 约 13万名考生因近视、 体重超标、 转氨酶偏高等原因体检合格受限, 600余名考生体检不合格。更可怕的在体能下降的同 时, 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也在弱化。中小学生中 10% 15 %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 还有 3% 6 %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 5。20世纪末, 国家 教委在 调查 的 12?6 万 名大 学生 中有20?23 %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6;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91年调查表明, 在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高达 25 . 4 % 7; 1998年, 崔玉华等在首都北京的 7所重点大学和 1所普通大学作调查表明, 有 心理障碍者占 26 . 4 % 8; 在对北京海淀区 16所大学的调查发现, 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休学的占休学人数的 37?9 % , 退学的占退学人数的 64 . 4 % , 各居 第一位 9。 2006年, 在北京 8所重点大学实施的有关重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显示, 在接 受调查的 790名大学生中, 有 46. 2 % 表示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 44 . 7 % 的人表示压力一般, 另有 4 . 2 %则几乎被压力压垮, 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处于郁闷、 无聊和迷茫的情绪中 10。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 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鉴于此, 探析改善青少年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之策略, 对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 改善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之举措 在生活富裕、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而体能和健康素质却相对滞后。其原因如下: ? 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相适应的健康、 科学、 文明的生活方式尚未建立, 现代健康的观念尚未树立, 全民健身的氛围尚未形成; ? 科学的教育观、 成才观尚未深入人心; ? 片面追求升学率, 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 重营养、 轻锻炼, 重技能、 轻体能的倾向; ?应试教育和就业择业制度的变更造成学生课业负 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 体育设施和?25?条件不足, 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总 之,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不容乐观,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鉴于此, 本人就改善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之举措提出如 下建议:2 . 1? 提高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 加强领导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但具体执行单位是学校, 学校是实施主体, 直接监控实施的过程、 细节、 存在的问题, 因此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规划, 并把学生 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 尽快 改变学校体育?形式上重要、 实践上次要?的不良现状; 其次加大学校的权利, 使其在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更加有利于健康 促进措施的实施。2 . 2? 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 迅速掀起学 生阳光体育运动高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 要意义, 切实把在全体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认真组织、 积极动员全体学生参 加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逐步在全校形成人人参与锻炼的良好气氛。要加强舆论宣传, 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 入开展。学校要借助媒体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宣传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战略意义, 掀起学习、 普及身体健康知识、 体育运动知识、 体育欣赏知识、 运动营 养知识等的高潮,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使 ? 健康第一 ?、 ?达标争优、 强健体魄 ?、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 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等口号深入人心。要结合校工会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的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身运动, 在教职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 运动, 带动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2 . 3?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投入, 保障阳光 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体育建筑、 场地、 设施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 设,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从体育经费投入、 条件建设、 师 资配备、 课程指导、 督导检查等各个方面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 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有关体育 场地、 设施的维护提供经费保障;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工作重点, 积极促进教育与体育的结合; 学校在实施过程 中必须注意联合家庭、 学校、 社会三方面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共同挖掘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潜力, 加大健康促进的物质保障, 为学生营造健康、 安全、 优美 的学校物质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 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更应该加大资金、 师资、 条件设施等的投入力度, 使这些地区的学生尽可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2 . 4? 以体育教学为基本平台, 端正办学思想、 提高 教学质量, 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首先,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 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 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 积极主动地发展。其次, 改革原有的 ? 教师为主体、 考试为目的 ?的上课 制度, 真正保证让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为使体育课真正发挥它的应有功效, 学校要加快体 育师资队伍培养步伐、 在保障正常上课秩序的前提下, 通过多种形式对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打造高素质体 育教师团队, 为实现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人才支持, 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上一轮课 程结束前, 体育教师给学生讲授不同项目体育运动的特点、 适宜的人群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依据个人的体质和爱好自由选课; 彻底改变以往的学生喜欢 体育运动,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不良局面。2 . 5? 以课外活动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调动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首先鼓励学生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学校要把开展 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 形成制度。并根据学生的年龄、 性 别和体质状况, 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 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探索学 生有兴趣、 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 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 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掀起校园青春健 身活动的热潮, 真正形成 ?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活动、 周周有安排、 月月有比赛 ?的活跃的校园体育文 化氛围。?26?第 2期 (总第 91期 )贵州体育科技2008年 6月其次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 让?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的理念真正深 入人心。为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 各级各类学校在继承? 两操一课 ?的优良传统基础上, 明文规定除当天开设体育课的班级外, 其他 所有班级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课外锻炼时间, 安排体育教师组织辅导,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辅导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并负责到人, 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指导、 有监督、 有目标、 落到实 处。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考核? ? 在每个活动场所入口安装, 全年课外活动参加次数凡不低于 108次的学生, 并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 ?阳光体 育证章 ?, 优秀等级的颁发 ?阳光体育奖章?, 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2 . 6? 全社会都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 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都离不开来自学校、 社会、 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关注、 支持和帮助。为确保使学生 ? 想练就练, 随处可练 ?, 学校和社会 体育场馆设施应当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 学校的体育场在节假日也要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项体育资源对促进学生健康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作用。新闻媒体要宣传健康、 科 学的现代生活方式, 普及体育健康知识,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开展咨询活动, 为学校体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学 校、 社区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 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健康观、 成才观, 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学校、 社区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 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 促进家庭、 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 式。学校的新闻媒体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赛事的报道力度, 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 2 . 7? 积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学生肩负着改造和建设社会、 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 而社会总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尤其是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各行各业的体制在改革, 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不断地变 化, 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意识到社会的迅速变革, 而且必须认清形势, 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 体验生活, 了解社会, 以便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体制的改革, 从而造福于社会。3? 结束语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神圣 使命,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对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需要全国人民共同支持和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 况, 真正贯彻落实 ?人本主义?、 ? 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 重视与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校要明确目标导向, 真正构筑起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内 容和多种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 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