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0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5页 / 共120页
第6页 / 共120页
第7页 / 共120页
第8页 / 共120页
第9页 / 共12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2014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堂随堂训练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堂随堂训练目目 录录第 1 章 第 1 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 3 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第 4 讲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第 1 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第 2 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 3 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第 1 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第 2 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第 3 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第 1 讲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 2 讲 平抛运动第 3 讲 圆周运动第 4 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 1 讲 功 功率第 2 讲 动能定理第 3 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 4 讲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第 1 讲 电场力的性质第 2 讲 电场能的性质第 3 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 1 讲 电流 电阻 电功 电功率第七章 第 2 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 2 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第 3 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8、第 4 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应用实例8、第八章 第 1 讲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 1 讲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3第 2 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 39、第 3 讲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一) (电路和图象)39、第 4 讲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二) (动力学和能量)3第 1 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第 2 讲 变压器 电能的传输第 1 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第 2 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11、第 3 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第 1 讲 机械振动第 2 讲 机械波12、第 3 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12、第 4 讲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第 1 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 2 讲 波粒二象性13、第 3 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随堂巩固提升1. (2012贵阳质检)2012 年 6 月,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又向前跨进一步。如图 111 所示是它们的对接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111A对接过程中,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都可视为质点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 “神舟九号”在做匀速运动C对接成功后,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就静止在太空中D对接成功后,研究它们的运行周期时,可以视为质点解析:选 D 对接过程中需要调整相对速度、方位等,故不能视为质点,A 错;对接之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 “神舟九号”静止不动,B 错;当没有特别指明所选参考系时,一般就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对接后的整体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C 错;当研究整体的运行周期时,可以视为质点,D 对。2(2013合肥模拟)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解析:选 B 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仍然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反过来,乙看到甲一直朝下运动,故只有 B 项正确。3如图 112 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 8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图 112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A11 m/s2 B5.0 m/s2C1.4 m/s2 D0.6 m/s2解析:选 C 题图甲为初速度,示数约为 20 km/h5.6 m/s,题图乙为末速度,约为60 km/h16.7 m/s,则加速度 a m/s21.4 m/s2,故 C 选项正确。16.75.684.图 113 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13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解析:选 A 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能较大,A 正确,B、D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 C 错误。5.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cm 的遮光板,如图114 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3.0 s。试估算:图 114(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 m/s0.10 m/sLt10.030.30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v2m/s0.30 m/sLt20.030.10故滑块的加速度 a0.067 m/s2。v2v1t(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t0.6 m。v1v22答案:(1)0.067 m/s2 (2)0.6 m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随堂巩固提升1(2012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则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A. B.14v13vC. D.12vv解析:选 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半段时间与后半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3,匀减速至零的逆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该车前一半时间与后一半时间的位移之比为 31,则 ,联立得, ,选项 B 正确。v3xt/2vxt/2vv32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的位移分别为 3 m 和 2 m,那么从 2 s 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A1.5 m B1.25 mC1.125 m D1 m解析:选 C 由平均速度可求 0.5 s、1.5 s 时的速度分别为 3 m/s 和 2 m/s,得 a1 m/s2。由 vv0at 得 v03.5 m/s,共运动 3.5 s,2 s 末后汽车还能运动 1.5 s,由 x at2得12x1.125 m。3(2012武昌调研)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3 s 内的位移为 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 3 s 末的速度一定是 6 m/s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 2 m/s2C物体在前 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25 mD物体在第 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9 m解析:选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根据第 3 s 内的位移为 5 m,则 2.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5 m/s,2.5 s 时刻即为前 5 s 的中间时刻,因此前 5 s 内的位移为 xvt55 m25 m,C 项对;由于无法确定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以及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故 A、B、D 项均错。4如图 123 所示,以 8 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 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图 123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 5 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选 AC 若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则 2 s 末的速度为 12 m/s,2 s 内的位移为 x2 m20 m,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 正确;若立即做匀减速运动,8122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小于 18 m,则不能通过停车线;如果距离停车线 5 m 处减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为 6.4 m,不能停在停车线处。C 正确。5(2013湖北八校联考)已知 O、A、B、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1,BC 间的距离为 l2,一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 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 与 A 的距离。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 点的速度为 v0,通过 AB 段和 BC 段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l1v0t at212l1l22v0t2at2联立得l2l1at23l1l22v0t设 O 与 A 的距离为 l,则有 lv2 02a联立得 l。3l1l228l2l1答案:3l1l228l2l1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随堂巩固提升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C6.0 m D10.8 m解析:选 C 石块在连续三段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35,所以第 3 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1.25 m6 m,故 C 项正确。2(2013庆阳模拟)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解析:选 AC 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 g,方向向下,A 正确,B 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 正确,D 错误。3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作出的图象如图 132 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 取 10 m/s2)( )图 132A1.8 m B3.6 mC5.0 m D7.2 m解析:选 C 由 Ft 图象可知,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 2.0 s,则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为 1.0 s,最大高度为 h gt2 101.02 m5.0 m,故 C 项正确。1212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5 倍,甲从 H 高处自由下落,同时乙从 2H 高处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度 H 远大于 10 m)(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B下落 1 s 末,它们的速度相等2014 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堂随堂巩固提升C各自下落 1 m,它们的速度相等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解析:选 BC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相同,由于同时释放,由 vgt 可知,相同时刻有相同的速度;由 v22gx 知,下落相同位移时速度也相同。5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