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牛山一中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第三单元是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 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 和源泉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所以说本单 元是第二单元的深化。1从知识目标看,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怎样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对立统一观点是 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本单元着重从方法论角度 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 2从能力目标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用联系、 发展、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等。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本单元的主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用唯物辩证法 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 思想方法,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之,本单元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承第二单元“如何正确看待周围世界”,下启“如何认 识社会树立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本书的 终结和归宿。为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 了方法论的指导。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共设计了四部分内 容:四课、一个综合探究。基本结构是: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第七课、第八课)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 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 第十课 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说明科 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哲学基础:(综合探究)。(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总特征)(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根本要求) 创 新第三单元结构示意图(应用) 综合探究学习第九课首先应当明确,对立统一规 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结为 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 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 需要说明和发挥。” “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 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 法的实质。”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观 点和发展的观点。但是,相对于是否承认矛盾、承认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说,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发展 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还不是最深刻分歧所在。因 为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 在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 观点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而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九课之前要让学生大致清楚本课在哲学体系中的位置。是否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 分歧所在,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 的焦点。1 本课的要点有三: (1)通过对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的对立统一现 象的观察和思考,领会矛盾的观点,即初步掌握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2)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理解矛盾 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树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观点,懂 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解 决矛盾的关键。 二本课的主要内容内容目标关键词内容运用生活中 的事例,说明事 物自身“对立统一 ”的辩证关系,理 解矛盾分析方法 的普遍意义,具 体问题进行具体 分析,解决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理 解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3、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 证关系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其重要意义 运 用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 理分析问题 2、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 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比较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第九课知识点总揽第 九 课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 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 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及其相互关系3第九课结构示意图坚持两点论与 重点论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 具体分析讲讲第一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讲清楚什么是矛盾二是讲清楚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4知识点解析一是讲清楚什么是矛盾。从表述上看,新教材“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旧教材: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 一的关系叫做矛盾”。我们讲,新教材这里强调了事物内部都有矛盾的思想 ,当然不是否定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或对立 统一的关系。不过,当某一事物和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 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时,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对于这个事物 来说是外部矛盾或事物之间的矛盾,对于更大范围的新的 统一体来说则是它的内部矛盾,不处在统一体中的两个事 物不构成一对矛盾。(这层含义一定要和学生交待清楚。 另外还要让学生注意区别哲学范畴中的矛盾和逻辑矛盾。 以上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框第一目。)二是要讲清楚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这里所说的普遍性既是指矛盾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即 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又指一定范围内事物矛盾的共同性质 ,而这同时也就是由矛盾的性质决定的事物的共性或一般 。(这一点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点)。与矛盾的普遍性相 对应的特殊性,则是说不同事物、不同时间的矛盾以及矛 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时也是指由不同性质的矛 盾所决定的事物的个性或个别。讲清楚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辩证关系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一原理是马克思普遍原 理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以上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框第二目。第一目重点讲清以下几个含义:(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 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 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他们 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既是重点也 是难点,分清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 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 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 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 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3)矛盾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 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 离的倾向和趋势。(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 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 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注意同 一性和斗争性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是:同一性是相 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联系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这也是这一目的难点所在)第二目重点讲清以下几个原理:(1)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 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 贯穿每一个事物发展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 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矛 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要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 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学会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 存在矛盾。)(2)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 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 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 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 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 点。 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 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 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含有普遍性的特殊性是 没有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教材p72第二框的内容目标是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学习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讲讲第二框要注意的问题: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坚持两点论与 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 题作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包括 矛盾规律的全部内容 在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中的运用。这一框中讲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认识方法;同时强调必须对具 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运 用矛盾分析方法时必 须遵循的原则。 第二框第一目要讲清以下几个内容: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 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就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 响。在一定条件下主、次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注意条 件有两种情况:一是原主要矛盾解决;一是未解决但新 条件出现。这种转化是地位上的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既要克服不 分主次,抓不住中心的和关键的均衡论,又要克服只抓 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的一点论。要学会抓重点和统 筹兼顾,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弹钢琴”防止“ 单打一”。(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每一 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 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起主导作用,处 于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 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 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 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 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 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 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 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 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地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 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注意:在这一目中,要注意一个区别:一是主要矛 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二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 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众多矛盾来说的,一般一个, 次要矛盾可以多个,而矛盾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有表格)第二框第二目要讲清以下几个内容: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 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 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 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矛 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离开了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 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 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区别:一是唯物论;一是 辩证法;哲学依据不同。联系:都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前者是 总原则,根本要求,后者是保证做 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1阿凡提染布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坊,给乡亲们染布。巴依见大家都夸阿凡 提布染得好,十分妒忌,小要刁难他一下。一天,巴依挟着一匹布 ,来找阿凡提:“听说你的布染得好,能不能给我染一染?”“你要 什么颜色?”阿凡提问道。“我要染这样一种颜色,它不是红的,不 是绿的,不是黄的,也不是蓝的,不是紫的,不是黑的,连白的也 不是不知道这种颜色你能不能染?”巴依洋洋自得地说道。“当 然能染,染完后保你满意。”“什么?你能染?那好。我取布的日期 是哪一天呢?”“日期嘛!”阿凡提微微一笑,顺手把布扔到柜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