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招”发挥论据最大效力“第一招”:构建得体,境界开阔1.充分认识材料的特点,从时间、空间、性质和范围等方面给材料归类。2.在区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组织: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正反结合;点面结合。例子:(古今结合)诸葛亮谨记刘备遗言,尽心辅佐刘禅。他明知敌强我弱,却义无反顾地六出祁山,最终病故于阵前。他本可以弃政治、诺言而去,在山林中逍遥,然而,道德告诉他,只有“鞠躬尽瘁” ,方能闪耀于历史长河之中。而现代的一名公交车司机黄志全,也在用生命实践着道德。在心脏病复发之时,比忍着剧痛,刹车、靠边、打开车门。车安全了,乘客安全了,行人安全了,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中外并举)马克思如果不用他毕生的精力矢志不渝地追求,大英博物馆地板上那两个深陷的脚印又怎能引导人类通向解放的道路?刘翔如果不用矫健的双腿奋力地奔跑,又怎能实现他为亚洲赢得第一枚短跑金牌的价值?(正反相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文天祥和郑思肖宁死不屈的气节既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终于名垂青史。“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厚颜无耻的慈禧竟然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不惜抛弃国家的尊严,倾全国之财物去讨好各帝国,所以留下骂名也就不足为怪了。(如点面互补)古有晏子使楚,楚国刻意刁难,开了个小门让晏子钻。晏子据理力争,说:“下等人出使下等国家,小国开小门。 ”他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负气回国,而是适时弯一曲,据理力争,用言辞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与祖国的尊严。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刘备三顾茅庐,他们能屈能伸,屈为积蓄力量,伸为博取尊严。“第二招”:裁剪得当,有的放矢选用事例论据时,不能一味照抄照搬,要将事实材料紧扣题意展开,写细写实,使之有血有肉,饱满有力,以实现其最大效力。例子:(“人不是天生便优秀的,努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丘吉尔在演讲时无论是措辞、语调还是手势,都包含着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但也许大家还不知道,他在青年时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期期艾艾。那是什么使他从一个羞涩的年轻人变成一位风度翩翩、语惊四座的政治家的呢?这离不开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离不开他连续几年的刻苦训练。(“远大目标和抱负是成功的动力”)有一个人在青年时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但他在确定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和抱负后,便决心克服这个缺点,为自己的前进道路扫清障碍。后来这个人最终成为了风度翩翩、语惊四座的政治家。这个为远大目标和抱负所激励,努力提高自我的人,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丘吉尔。“第三招”:精炼语言,文采飞扬1.换人称:把“他”换成“你” ,拉近读者与事例主人的距离(见上例) 。2.改句式:不用常见的陈述句,改用对偶句、排比句和反问句等增强气势。例子:钱学森冲国科技界的巨军,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历经艰难于 1955 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偶句)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 年归国路,10 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3.炼词语:通过选用贴切的词语着力描写人物、事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子: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位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走上大殿。韩愈,这个时刻准备为民解忧为国效力的文弱书生,在满朝文武自保乌纱、官官相护的污浊中毅然挺身,直言不讳。虽然他最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天涯海角,但是他始终泰然处之。他没有停留于江畔沉吟。反而大开教育之功,著文倡道。就算在蛮夷之地潮州,他仍时刻不忘为百姓谋安乐,为国家谋昌盛、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利,一片江山尽姓韩”成为了对韩文公最美的赞歌。4.多修辞: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句更有表现力,使事例更加文采飞扬。例子:心有准备,宠辱不惊。【(对偶)得意时,你没有沾沾自喜;失意时,你没有一蹶不振。 】【(比喻)你把贬谪当成笔,把苦难研成墨,把胸中郁闷之气凝成一张又一张白纸,挥洒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辞章。 】 【(对偶、引用)贬官黄州,你却在长江边快哉亭高唱“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谪居岭南,你却在罗浮山梅花亭笑吟“日吹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设问)苏子,你何能如此?只因你心有准备,居高位时常思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被贬谪时常想“长风破浪会有时” ,人生何处没有好风光。】只因你心有准备,面对生活坎坷,面对人生浮沉,你才能时时处处乐观豁达。 【(比喻)最终化身为一座一让人仰止的高山。 】“第四招”:分析得法,挖掘深入1.紧扣材料,切忌泛泛而谈:不能只有结论,没有分析,要灵活运用四种分析方法。2.紧扣观点,切勿游离题意:紧扣题意关键词。3.一分为二,切忌简单化、绝对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