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 课 网 G M A T 备 考 资料GMAT阅读提速个人经验-智课教育相信前辈们一个个GMAT高分故事能够在你备考GMAT考试的过程 中送上一丝鼓励与指导。下面就分享一位GMAT考生的备考经验。 1. 是否回去定位,如何定位。我发现自己GMAT阅读速度慢的原因 之一,在于回去定位。这种定位不仅是细节题,包括宏观类的主题题、 态度题。 细节题回去定位大家都理解,主题题有时也要定位,因为文章逻辑 曲线七拐八弯了好几次,在做主题题时,可能需要很快地回看一下文章 整体的flow。例如,文章先介绍了对一种现象的解释,又介绍了一种的 解释;这时可能需要很快地去看一眼文章描述这几种解释的概括性句子, 从而决定主题到底是“介绍一种现象的几种理论(并列重要)”,还是“ 介绍一种现象的新理论(重点是新理论)”。 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尽量在GMAT阅读备考中训练自己主题题 不要回去定位,读时留意,因为最后考试时4篇里一般至少有3篇是要考 主题题的。而细节题有时候能够不定位,凭印象做,但是我发现为了保证正确 率,最好的方法还是回去定位。所以对于细节题,我的方法是读文章时 尽可能读懂每一句话,但是不要追求记得太细;例如一看到大列举,我决 不会跳过(以免影响理解,你看过我写的机经就会知道,我从来没有跳读 过,什么都至少读过去),但也决不会去记得太细,只需记得这里为什么 列举了、大概列举了什么就行了。 对于细节题,适当做笔记,就是提炼首字母,如人名、地名、年份 。这需要做纵向比较,对出题点敏感,(这一点NN们说得很多了,我就 不罗索了)。 2. 还有一类易耽误时间的原因,是对错误选项的理解。因为从A读 到E,你不由自主会对A到E都进行一下思考,这样错误选项排除得慢, 就会耽误时间。而排除得慢的原因,是因为往往错误选项确实在文中出 现过,对记忆有干扰。 我把题目分类型,然后归纳一下错误选项的特点。以主题题为例, 错误选项可能是1)以偏盖全,只写了某段的主题;2)用词错,如明明讲理 论 theory,它用 explanation,明明是 strategy,它用method(这个请参看第三点);3)重点错,例如长篇大论地引用了一个实验,其目的是 为了证明一个理论(理论本身可能只在文章开头闪现了一次,但是为全文 定了调子),但选项说是为了解释这个实验。等等等等。以文中提到的两 个对象的对比题为例(例如问它们有哪点相同),错误选项可能是1)明明 它们不同的方面,2)根本没有提到过的方面,3)不同的方面说对了,但 内容说反了(比方说他们年代相同,但明明他们都是古代的,说成他们年 代都是现代的)一旦你熟悉了错误选项的类型,就敢凭正确选项的那 一处定位,毫不犹豫地否定错误选项,而不是把错误选项出现的地方也 去定位一下。 3. 对抽象词的理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作者对文中老观点 全盘否定,可能主题题会用dispute、point out flaw;如果作者承认老 观点也有道理,那主题是supplement(补充)、extend(延伸)、introduc e several(介绍几种)、qualify(有保留地界定)在我的总结过程中,会 加深对GMAT对哪些类型的思路用什么词。类似的词很多,从名词如str ategy/ method,动词如define/contrast等等,做完题分析时,想想 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在这题这篇文章是贴切的、不贴切的, 肯定非常有帮助。4. 最后的最后,通过机经,事先了解背景理论。有时候慢的原因, 是文章介绍的那个东东很难,而GMAT文章比起真正的原文来说都很短 ,要用非常概括的语言表达一个复杂的事务。如果你对这个东东已经有 理解了,那就会好理解得多。 这里有一个极生动的例子。本月机经中有一题,讲一种叫“共感” 的疾病,这种病的症状及其诊断方法本来就超难。(我先解释一下,这种 病就是说,有一种人,天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等感觉是连在一起的 ,例如,他们听到不同的数字,眼前会浮现出不同的色彩,如5是红的 、2是绿的。这种病长期以来,科学家都是不了解也不相信的,觉得这 样人心理作用自欺欺人。一直到60年代,人们才开始慢慢了解这种病, 而且发明了一些方法去确诊,他们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和正常人不一 样。有一种方法叫pop-out(跳出),就是给他们看一堆密密麻麻不规则 排列的数字,都是黑白印刷的,但是其中的数字不同,例如一堆5中, 夹杂着一些2,这些2刚好排列成三角形。我们正常人看起来,就是一片 数,费好半天劲也看不出区别;但因为他们眼中的不同数字是不一样色彩,他们能很清晰地看出一片绿色的5中,有一个红色的2组成的三角形p op-out(跳出)。通过认出这个三角形的反应时间,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 否真的能“共感”。) 你想想,用英文说“有一种disease叫XXX(一个不认识的单词),科 学家们用pop-out的方法来关判断病人(many 5s(用s表示复数)中2s能 否pop-out)”,这么抽象怎么能理解呢?(除非大牛吧?)但是如果你看了 我上面那段说明,再看看这幅图,你马上就知道什么是pop-out了。 所以最后的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通过机经中的关键词,把 背景资料学习一下。我这次就尽可能把48篇机经都google/wikepedia 了一把。但是,这并不能直接帮助你做题,因为题目还是紧扣考试文章 本身的,做题目所要求的细节在背景资料中根本没有(这是我在考试中的 实际体会)。但是通过机经,可以帮助你排除陌生单词,帮助你理解特别 难理解的问题。这里顺便补充说明一下,我考前把机经都google/wiki 了,但是在实际考试中,发现作用并不大,题目内容本身越难,这种工 作作用越大。而我考到的,只有最后一篇论述对象本身略有点难,其它 都难在句子结构故意复杂、逻辑思路故意曲折、题目像逻辑题(要求推理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