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引言 1 1 1 引言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对信息化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信息技术不再仅仅被看作是模拟传统手工处理、支持业务变革的助推器。从现实技术环境来看,数据大集中完成后,我国银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已经基本构成,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完成数据大集中工作,信息系统得到升级改造。业务集成化、决策智能化等信息化建设成为数据大集中工作完成后需要重视的问题。 当今时代,信息已被公认为是商业银行除人、财、物以外的第四种资源,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 每年商业银行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占总投入20%以上,这一比例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信息技术投入,根据计世资讯的调查,2002-2005 年中国银行业 IT 投资规模分别是 198 亿元、 200 亿元、 212.35 亿元、238.2 亿元,对信息化建设的大量投资已经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种趋势,以银行卡为例,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7 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量为 15亿张,较上年同期增长 32.6%,这表明平均每个中国人手中持有一张以上的银行卡。 全国POS机总量118万台, ATM机12.3万台, 同比分别增长44.4%和25.8%。在 2007 年,全国使用银行卡办理支付业务 136.1 亿笔,金额 111.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7%和 57.9%。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中却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困扰,这种困扰成为金融管理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在解决了很多局部的应用问题时,却形成了大量分散异构的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整体成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中还有很多。 针对这种情况, 本人选择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题目,在系统研究商业银行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上,对招商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者对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重新思考,从而给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提供一些帮助。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2 1.11.1 选题意义和背景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正步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信息化使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正在通过实施信息化战略对传统业务进行整合和改造,银行业也不例外,逐步推出了诸如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新的业务品种。信息技术、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和金融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银行信息化建设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信息化是商业银行适应新时代的选择,是我国银行业提高金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重要保证。其次,信息化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银行开拓市场,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以及金融业务创新的重要基础。 1.2 1.2 相关文献综述相关文献综述 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使得信息不仅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而且变成比物质、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美国政府在 1993 年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建议并发展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议题以来,各国对发展信息化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争取在世界信息化进程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入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研究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美国是推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内涵及内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商业银行信息化理论内涵及产生的原因与发展阶段进行文献综述。 1 引言 3 1.2.11.2.1 信息化及其理论研究信息化及其理论研究 (1)国外信息化内涵研究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 60 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是 70 年代后期才开始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1。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2。 1961 年,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最早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3;对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 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4;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 1977 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5;对于信息社会的形态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描述,代表性著作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6、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7、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8、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9,日本学者在 60 年代中期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归纳起来,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有两个基本方向: 一是从人类信息活动的经济角度和生产结构、就业分类角度,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考察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 GNP 中所占的比例。基本论点是:信息产业已成为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所形成的第四产业,其产值可以用投入产出法从 GNP 中分离。 波拉特依据自己对美国信息产业的独特划分,建立了一个以信息部门占 GNP 比例为指标体系的测算模型。即利用投入产出表和部门分类,分别对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增值加以测度,依据信息经济占 GNP 的比重与信息劳动就业比重来衡量信息产业规模与信息化发展的程度。这一理论分析和指标体系为研究信息化发展程度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理论与方法,被称为波拉特法。波拉特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一识别出来,并将信息部门区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两大类。识别的标准是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4 和信息的形态转换的相关程度而确定,一级信息部门与二级信息部门的区分标准是看其经济活动的结果产品或服务是否在市场上直接出售10。 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角度,研究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化社会所引起的经济格局的变更。其基本观点是:信息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资源要素,信息是生产力,信息社会是继农业、工业后的又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形态。1965 年,日本学者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受到世人极大关注。信息化指数是在信息化指标体系基础上计算而得的。这一指标体系选取了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指标,包括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万人每天报纸发行数、每万人书籍销售网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每万人计算机指数、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数、第三产业人数百分比、个人消费中杂费的比率11。 (2)国内信息化内涵研究 梁滨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一书中提到,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上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等,及时地为企业领导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和决策参考。 李跃认为,广义的信息化就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如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享用和相互传递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以提高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决策能力,提高各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文化教育与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狭义的信息化是指将积蓄的大量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和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进行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和分析,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使其实现最佳选择,进行及时动态调整。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2。 学者吕斌认为,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1 引言 5 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13。 从事多年军队后勤信息化和广义信息化建设方面研究与探索的学者侯勇认为,相比于信息化实践,其理论要滞后很多,信息化的理论只是表现为一篇篇探讨性文章、一个个政策性文件,更多地存在于个人的理解中,远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时机和条件业已成熟。一是信息技术是跨国界的,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参考;二是我国多年的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三是多年的信息化或自动化建设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四是蓬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市场拥有充足的建设资源14。 (3)关于信息化的内容研究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三个层面,六大要素。三个层面指,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具体说,完整的信息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第二,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第三,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四,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总而言之,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农业社会的基础是农民,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市民,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网民。在以网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5。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6 1.2.2 1.2.2 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1)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方,它是研究企业如何动态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SWOT战略。以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人物的SWOT战略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组织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给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威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如何制定战略16。 第二,竞争战略。波特在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了深刻的阐述,形成了通过培养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思想。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分析方法,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企业在特定产业中的竞争通用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17。 第三,创新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战略理论都比较偏重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的日益动态化,创新和创造未来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企业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创新成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18-20。 (2)商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