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方法比较实验如何设计?结果如何进行统计和分析?目的:检测候选方法的系统分析误差,包括比例和恒定系统误差。设计:对 40-100 例病人的标本用候选方法和对比方法同时进行分析测定,最后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 统计和分析:做散点图提供研究的初步结果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y=a+bx;X对比方法测定结果 , y候方法的后升值,回归直线的截距 a 表恒定误差,回归系数 b 比例误差作相关分析2.酶偶联测定法中,常用的指示酶有哪些?常监测的指示反应是什么乳酸脱氢酶 LDH、过氧化物酶 POD,NAD(P)+或 NAD(P)H 偶联的脱氢酶及其指示反应;偶联 H2O2 的工具酶及其指示反应3.什么是层析法?层析法是如何分类的是一种基于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是它们在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按分离原理分为分配层析法、吸附层析法、离子交换、凝胶、亲和层析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所处状态分为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层析法;按操作形式不同分为纸层析法、薄膜、薄层、柱层析法4.何谓光谱分析技术?可分哪几类?他有什么特点?是指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包括原子、基团、分子以及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浦西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技术。分为吸收光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和散射光谱分析。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选择性较高、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用途广泛5.什么是内标法?如何选择内标物分析时准确称取试样 W 内含待测组分 mi,精确加入一定量某纯物质 ms 做内标物,进样并测出峰面积 Ai 和 As,按公式计算组分 i 的百分含量。 纯度要高,结构与待测组分相似,内标峰要与组分峰靠近但能很好分离,内标物和被测组分的浓度相接近6.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有哪些(1)溶剂:增大溶剂的极性将使电子跃迁的能量降低,荧光增强(2)溶液的 ph 值:当荧光物质本身为弱酸或弱碱时,溶液 ph 值改变将对溶液的荧光强度产生较大影响(3)温度:温度升高,荧光强度降低7.根据反应时间不同,目前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分哪两类?解释两类方法并对两类方法做出评价定时法和连续监测法,定时法是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内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的方法,连续监测法指连续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求出酶反应速度的方法定时法评价;优点是简单,无需保温装置,显色剂的选择也可不考虑对酶活力的影响,缺点是如果不用预实验确定,无法了解酶作用的这段时间内是否都是零级反应:连续监测法评价;优点是可动态观测酶促反应进程,容易找到线性期,结果准确可靠,适合自动化分析仪,缺点是要求精确控制温度 ph 值和底物浓度等反应条件,仪器需要具有恒温装置及自动监测功能8.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光系统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何优缺点?目前多采用哪种?前分光和后分光。 前分光的光路是光源分光元件样品检测器,前分光一般不可以进行不同波长项目的不间断检测,通常只能单项一次测完后,再测第二项: 后分光的光路是光源样品分光元件检测器,即光源光线直接透过样品,通过光栅,再进行吸光度的检测。使用后分光技术,可以在同一体系中测定多种成分。无需移动仪器的任何部分,噪声低,分析精确度和准确度高,故障少。后分光可以连续不断检测不同波长的反应,但光强度过高时可引起血清胆红素降低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采用后分光,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也有少数采用后分光原理9.试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点1.具有分子筛作用;2.样品用量少,设备简单;3.不带电荷,几乎无电渗作用;4.可通过控制凝胶浓度控制调节凝胶的孔径;5.化学性质好;6.机械强度好10.何谓 roc 曲线?如何绘制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将连续变量设定出多个不同的临界值,从而计算出一系列敏感度和特异度,再以敏感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而成绘制方法:根据专业知识,对疾病组和参照组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测定值的上下限,组距及截断点,按选择的组距间隔列累积频数分布表,分别计算所有截断点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假阴性率(1-spe) ,以 sen 为纵坐标,代表真阴性率,以(1-spe)为横坐标表假阳性率,绘图成 Roc 曲线11.影响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有哪些成立条件:1.入射光为单色光。2.稀溶液影响因素:1.非单色光的影响。2.溶液本身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溶液浓度影响介质不均影响溶液发生化学变化12.何谓荧光效率?要发生荧光,分子必须具有怎样的荧光效率荧光效率:物质产生荧光的能力,指激发态物质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分子必须有较高的荧光效率才可发出荧光。13.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主要有哪些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内加标准法14.全面质量控制过程分那三个阶段?简述其主要内容标本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分析前;检验人员的培训、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试剂和标准品的选择和评价、病人准备、标本的采集、处理、储存与转运、实验室用水等: 分析中;建立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和结果分析、登记和填发报告: 分析后;发送实验报告、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病人投诉的调查、临床信息反馈15.试述 和 n 跃迁 重要区别1.摩尔吸光系数不同:*摩尔吸光系数在 104 左右,nn*跃迁的摩尔吸光系数少 2.溶剂的极性对这两种跃迁的吸收峰波长影响不同(溶剂效应) 。溶剂极性增加时,*红移,n*蓝移。16.电子跃迁类型有哪几类?为何主要是那两种?原因:这两种跃迁所需能量较小,吸收的波长可用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17.何谓电泳迁移率?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称为电泳迁移率1.电场强度(常压 2-10V/cm,高压 20-200V/cm) ;2.电泳缓冲液缓冲液的化学组成PH4.5-9.0离子强度;3.支持介质(电渗作用,吸附作用);4.分子的性质和形状;5.蒸发18.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较 原子吸收 可见紫外本质 原子吸收 分子吸收谱带 窄带谱线吸收 宽带吸收光源 锐线光源 连续光源被测物状态 原子蒸气 分子状态渗液仪器结构 分光系统在原子化器之后 分光系统在比色杯前测定温度 高温 常温19.简述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基本原理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凝胶浓度或缓冲液 PH,利用样品的浓缩效应,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进行分离。20.什么是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反应装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哪几类?哪类最常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将生物化学分析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混合、保温反应、自动检测、结果计算、数据处理和打印报告,以及实验后的清洗等步骤自动化的仪器。根据仪器反应装置结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式、离心式(严格讲也属于分立式范畴) 、分立式和干片式。根据仪器的功能及复杂程度,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及超大型。根据同时可测定项目数量不同,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单通道每次只能检测一个项目,多通道可同时检测多个项目。根据自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分立式21.试述等电聚焦电泳的优点1.分辨率高;2.区带清晰;3.蛋白质可保持原有活性,分离速度快;4.电泳结束后可直接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22.简述离子选择电极的一般作用原理当电极置于溶液中时,电极膜与溶液界面的离子交换和扩散作用,改变两相界面原有电荷分布形成双电层产生膜电位;因参比电极电位固定,所以 ISE 只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23.临床生化方法学分级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级?各自用途?分级依据:根据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的不同,分为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1.决定性方法: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一级标准品。2.参考方法:主要应用于鉴定常规方法,评价其误差大小,干扰因素,并决定其是否可以被接受,也用于鉴定二级标准品。3.常规方法:指方法的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他目的的需要,有适当的分析范围,而且经济实用。用于服务性实验室的常规定量分析。24.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指标有哪些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性能评价指标有精密度、波长的准确性和线性、与其他仪器的相关性等。精密度包括:批内重复性、总精密度以及与厂商估计的精密度或临床要求的精密度比较是否合格。波长的准确性和线性应符合要求。不同仪器系统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别,为了取得一致的结果,有必要进行仪器之间的相关性校正。25.离子选择电极分哪几种类型分为基本点极和敏化电极。其中基本电极又分为晶体膜电极和非晶体膜电极,前者分为均相膜电极和非均相膜电极,后者分为刚性基质电极和流动载体电极;敏化电极分为气敏电极和酶电极26.比浊法的突出问题是颗粒大小对浊度曲线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比浊法中必须力求做到什么?1)混悬液中颗粒大小应尽可能相同,并易重复。标准管和测定管中颗粒大小也应力求一致 2)混悬液在一定时间内至少在 10 分钟内应维持稳定,也就是颗粒应该不易相互聚集、变大变粗27.简述试剂盒的性能指标的具体内容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作用、灵敏度、稳定性28.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设置包括哪些样品与试剂量、测定方法、校正方法、反应时间、测定波长、控制因素等29.简述离心密度梯度材料的选择原则与被分离组分的生物材料不发生反应即完全惰性,且易与所分离的生物颗粒分开;可达到要求的密度范围,且在所要求的密度范围内,渗透压低,ph 值和离子强度变化较小;不会对离心设备发生腐蚀作用;容易钝化,价格便宜易回收;浓度便于测定;对于超速离心分析工作来说,他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应是已知的30.线性范围如何测定?造成线性范围变窄的原因有哪些选择在直线段浓度范围内进行测定。31.简述常规方法选择的原则、方法学误差与评价试验之间的关系原则:重点考核可靠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的性能指标。其中可靠性指标包括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及检测能力等。 方法评价的实验是配合检测各种类型的分析误差而设计的。重复性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随机误差,即考察候选方法的精密度。回收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比例系统误差,衡量其准确度。干扰试验用来检测候选方法的恒定系统误差。方法比较实验检测候选方法的系统分析误差,包括比例和恒定系统误差 32.室内质控的方法有哪些?常规质控图、Westgard 多规则质控法、改良 Monica 质控图33.室内质控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设定靶值?简述 L-J 质控图的制作方法和结果分析目的: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以提高常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如何设定靶值;以最初 20 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制作方法;在纵坐标上标出 x、x+2s、x-2s、x+3s、x-3s 的标志,并将其具体值标在左侧标尺上,画出均值线(x) ,警告线(x2s) ,失控线(x3s) 。还应填齐图纸上的各项,此即成为一张质控“空图”结果分析;1)正常分布规律 2)异常表现;曲线漂移、趋势性变化、精密度的变化、失控34.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哪些参数描述?他们在色谱分析中各有什么意义基线、峰宽、半峰宽、峰高和峰的保留时间。峰宽、半峰宽的大小反映了色谱柱或所选的色谱条件的好坏;保留时间用来描述层析峰在层析图上的位置;峰高与组分的浓度有关35.试述米氏常数在酶学分析中的意义1)鉴别酶的最适底物 2)发现同工酶 3)判断在细胞内酶的活性是否受底物抑制 4)测定不同抑制剂对某个酶 Km 及 Vmax 的影响,可以区别该抑制剂是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 5)设计适宜的底物浓度36.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哪些系统组成?其关键部件是什么流动相输送系统、进样系统、色谱分离系统、检测记录数据处理系统;检测器系统37.简述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测定的影响及防治的方法使很多指标明显异常。注射器和容器要清洁,抽血时使用针头不能过小,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