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 第二部分第二章课外文言文阅读语文 第二部分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 词语的意思。(能力层级 :理解 )2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 :理解)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能力层级 :理解)一、命题规律以一个语段形式出现,题型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词语 解释、断句、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人物分析、评价感悟。但总题 量只有四道。其中第 1题词语 解释近几年都有考查,比较语文 第二部分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 :理解)5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 :运用)稳定,第2题从断句和翻译中选一种, 2011年考句子翻译;第3题内容理解近几年都有考查,比较稳 定,第4题从人物分析和评价感悟中选择 ,2011年考评价感悟。二、2012 年中考趋势1仍考查浅易的课外文言文,内容 以人物的奇闻逸事为主。22011 年考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重新修订,考纲的表述也有很大变化,历年考查点考查年份词语 解释2008、2009、2010、2011断句2008、2009、2010句子翻译2011语文 第二部分内容理解2008、2009、2010、2011估计这 种新的考查方式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课外文言文的题型及题量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仍然只有四道题。预计 2012 年课外文言文语段的第 1题仍然是词语 解释,第 2 题主要考查句子翻译或断句,第 3 题仍然考查内容理解,第 4 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或评价感悟。人物分析2009、2010评价感悟2011语文 第二部分(一)复习策略1以本为本只要认真分析历年的中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课外文言文试题都和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是课外的,但所有考查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不要轻易舍弃课本。语文 第二部分2善于归纳要想在复习中有针对性,必须在复习时根据考点归纳有关的知识点。(1)文言实词。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用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所谓常用实词,是指课本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实词,尤其是多义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实词。通过古今比较掌握常用实词。就是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实词的常用义。如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今义指“交通运输事业的总称”。集中掌握一词多义中与现代汉语联系少的义项。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有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比如“见”: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语文 第二部分秋风所破歌)中“见”是“显现、出现”的意思,B.“胡不见我于王”(公输)中“见”是“引见”的意思。剩下的“看见”、“拜见”、 “召见”、“会见”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积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加强记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2)句子翻译在前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中有详细解说,此处不再赘述。语文 第二部分(二)整体阅读指导1整体感知要训练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所谓整体把握文章,是指对一篇文言文,通过阅读,快速准确地把握以下信息:写的是什么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做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哪些人,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等等。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是要训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大意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提高了,就能提高答案的正确率,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的错误。语文 第二部分2善于推断在文言文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连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中,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语意。文言文词语解释题和句子翻译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如果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一般都能在课本中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较,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语文 第二部分3信息整合 (1)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 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进行独立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组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之间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的、局部的研究, 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的、全局的研究,既要忠于 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全盘思考。分析和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完全 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 成的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2)筛选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 把握文中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道理、情感等信息,筛选并正确的表述出来。(3)归纳要点。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 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归纳时要注意全面,不遗漏要点。语文 第二部分一、词语解释词语解释考查考生对课内重点文言词语在课外语境中的运用能力。题型为解释词语的意思;内容主要是所选文段的重点词,以实词为主;题量一般是两道题,大部分都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分值为 2 分。语文 第二部分【典例】文侯与虞人期猎【注释】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罢:停止,取消。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约定。哪里。语文 第二部分解题时,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记忆中搜寻该词词义,对号入座,代入检验即可确定答案。比如典例第(2)题的“焉”,可以搜到愚公移山中的“且焉置土石”,而此句中的“焉”解释为“哪里”,然后就把“哪里”代入句子检验,发现可以说得通,所以此题答案就是“哪里”。第二步,如果搜寻不到或没有学过,就根据语境理解或猜测,再联系上下文检验,若意思符合语境,则为正确答案。语文 第二部分二、断句断句就是给出没有句读的句子,让考生标出句子的句读。主要考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 | ”线在句中标出句读;另一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出句读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典例】(原文见第一点“词语解释”下的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 ”标出来。是 日 饮 酒 乐 天 雨。【答案】是日 | 饮酒乐 | 天雨。语文 第二部分断句是一种经典题型,规律性较强,可以寻找规律,巧妙断句。1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2句首语气词之前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语文 第二部分3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如: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口技)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山市)4关联词之前往往断开主要关联词有:故、由是、是故、是以、苟则、然则、然、然而 等。如: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隆中对)语文 第二部分5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6对偶句之间、排比句之间断开如: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7找名词(代词)、辨主宾,主语前、宾语后断开如: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语文 第二部分三、句子翻译考查方式是直接给出句子让考生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是一句话,主要考查选文的重点句、关键句、难解句、特殊句、特色句、主旨句等。【典例】(原文见第一点“词语解释”下的文侯与虞人期猎)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答案】虽然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语文 第二部分见前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下“二、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过关技巧”。语文 第二部分四、内容理解与概括对这一点的考查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选文的整体、部分或细节的有关内容的理解。一般是信息筛选,根据试题要求,认真阅读,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本所写的人、事、物、景、情等内容要点,并对有关要点进行辨析、判断、提炼和表述。【典例】(原文见第一点“词语解释”下的文侯与虞人期猎)你认为魏国为什么从此就开始强大了呢?【答案】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不无关系。语文 第二部分见前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下“三、用原文语句填空”的“过关技巧”。语文 第二部分五、人物形象分析考查考生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主要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时是直接分析,有时要求间接分析。题型为简答题。【典例】(原文见第一点“词语解释”下的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魏文侯是一个信守约定,讲诚信之人。语文 第二部分关于评析文本中的人物,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从正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正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就是通过文本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如 2009 年广东省卷附加题中的第 4 小题:“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陈良祐是个怎样的人。”选文刻画人物,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张说的语言描写很多,而陈良祐一句话也没说,直接描写的也不多,但他一直没有参加张说的宴会,这就是行为。宋代是禁止士大夫集会宴请的,这主要是防止官员串通结党,通过这个行为可以看出,陈良祐拒绝参加宴会反映了他是个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清官。语文 第二部分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就是通过分析文本中描写的其他人物的言行或起烘托作用的景物,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典例】晋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乡官),公之故之,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乡官啬夫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此文段对啬夫没有进行正面描写,但晋文子意味深长的话,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乡官啬夫是个重利轻友、献媚取宠的 小人。语文 第二部分3从评价性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典例】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 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 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作者借狐、猪、羊比喻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答案】要知道狐、猪、羊比喻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就应 找到文段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句子,就是最后的评论句(画线句)。这 里的“奴隶”和“动辄言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概括出:狐、猪、羊 比喻现实生活中谄媚主子、动辄言功的人。语文 第二部分4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典例】余谓侯本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